- 年份
- 2024(6393)
- 2023(8777)
- 2022(7037)
- 2021(6488)
- 2020(5643)
- 2019(12456)
- 2018(12111)
- 2017(23403)
- 2016(12796)
- 2015(14313)
- 2014(13872)
- 2013(13665)
- 2012(12745)
- 2011(10983)
- 2010(11273)
- 2009(10782)
- 2008(11469)
- 2007(10551)
- 2006(9358)
- 2005(8888)
- 学科
- 业(78107)
- 企(72731)
- 企业(72731)
- 管理(57222)
- 济(56256)
- 经济(56173)
- 财(26348)
- 业经(25963)
- 农(23710)
- 方法(23063)
- 务(22182)
- 财务(22177)
- 财务管理(22142)
- 企业财务(21064)
- 农业(17972)
- 数学(15354)
- 数学方法(15208)
- 技术(15133)
- 制(13333)
- 策(12714)
- 企业经济(12247)
- 划(12234)
- 和(11747)
- 中国(11520)
- 理论(11424)
- 经营(11201)
- 体(10832)
- 技术管理(10082)
- 体制(9349)
- 贸(9268)
- 机构
- 学院(189885)
- 大学(182792)
- 济(79680)
- 管理(78412)
- 经济(78281)
- 理学(66801)
- 理学院(66146)
- 管理学(65308)
- 管理学院(64961)
- 研究(57588)
- 中国(49289)
- 财(41645)
- 京(37909)
- 农(34647)
- 科学(33576)
- 财经(31968)
- 江(31464)
- 所(29302)
- 经(28886)
- 中心(27192)
- 农业(27187)
- 业大(26904)
- 研究所(25969)
- 州(24209)
- 北京(23510)
- 商学(23345)
- 商学院(23168)
- 经济学(23146)
- 财经大学(23146)
- 范(21505)
- 基金
- 项目(118492)
- 科学(95160)
- 研究(89378)
- 基金(87233)
- 家(74492)
- 国家(73687)
- 科学基金(65290)
- 社会(57968)
- 社会科(54895)
- 社会科学(54875)
- 省(48029)
- 基金项目(46464)
- 自然(41625)
- 自然科(40680)
- 自然科学(40668)
- 教育(40066)
- 自然科学基金(40060)
- 划(38015)
- 编号(36085)
- 资助(34795)
- 业(31733)
- 成果(28814)
- 创(28236)
- 重点(26474)
- 部(26263)
- 发(25561)
- 创新(25407)
- 制(24681)
- 课题(24395)
- 性(23951)
共检索到293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荣刚 刘小玄
1995年9月,我们接受有关部门的委托,去湖北襄樊市就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进行调查。在对若干个企业的债务问题调查之后,我们选择了湖北钢丝厂作为典型案例。主要理由是,该厂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在其产品市场和发展前途都较好的条件下却有着沉重的债务包袱。这与一般市场销路不好、经营不善的企业具有沉重债务的状况相比,显然有其特殊的含义。这也正是我们想了解和剖析的根本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海珍 王岩
试论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及其对策曹海珍王岩最近几年来,一些国有企业出现严重亏损,给部分职工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也给国民经济良性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这已引起政府、企业、居民和学者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就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及其政策做些初步的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冼国明 刘晓鹏
本文从参与企业债务重组各方之间的关系与信息结构角度出发 ,分析了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下的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债务重组博弈 ,得出债务重组无效率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企业债务重组的博弈过程 ,指出中国企业债务重组的最大障碍在于 :“内部人”控制所导致的企业经理与国家之间的严重信息不对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枫 余利平 杨明
<正>核心提示本文基于湖北省地方国有企业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工作专项调研成果,阐明了国有企业盘活存量土地的重要性,探讨了存量低效闲置用地的成因及盘活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优化多种盘活方式、分类稳慎处置问题、强化信息化管理机制等盘活路径及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芃芃 武斌
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大型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暴露事件增多。基于此,工商银行推出了支持困境企业开展资产债务重组,实现经营脱困的投行重组业务,积极支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回归初心,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作风第一,打破信用幻觉,执行只唯优劣的客户选择观。信贷投放质量依赖于客户优质性和项目可靠性。过去一些机构习惯于集中向贴有"国有""大型"
关键词:
债务重组 困境企业 以客户为中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苏宁 卢中原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国有企业体系,正经受着市场经济的残酷“洗礼”——昔日的经济骨干,刚过不惑之年就变得孱弱不堪了。国有企业之困境,是谁之过还是谁都无过?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能够站立起来吗?国务院研究室的苏宁、卢中原经过许多调查,写出了《国有企业财务困境与出路》一文,提出了他们的看法和“药方”,颇值一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伟时
论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王伟时一、国有企业为什么要债务重组中共十五大精神在深化企业改革问题上的一个鲜明观点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其资产结构不尽合理,运行机制落后,包袱重、效率低,由此而产生的企业债务是一个十分棘手并且始终困扰企业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业安 余晨阳 杨小静 全婷
本文基于1995—2014年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回归结果表明所有制因素对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即便把资本结构区分为长期结构和短期结构亦是如此。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有形资产比率、成长性、公司规模以及实际税率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公司规模。这说明虽然从总量数据上看国企负债的确构成了宏观债务的主体,但就制造业来说国企的债务水平和其经济特征是相匹配的,规模和总资产收益率足以解释这种高债务水平,国企过度负债说至少对制造业国有企业来
关键词:
资本结构 企业规模 国有企业 过度负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定核
关于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胡定核一、问题的提出:债务重组的必要性在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与专业银行的改革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两个环节。当前,这两项改革又面临着两个相互联系的难题,那就是国有企业的沉重贷款债务问题和专业银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文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研究李文如果国有企业投资资金来源于资本盈利,或者按资本盈利规模借入资金,其资产负债率就不会上升。然而,国有企业具有极强烈的扩张倾向,而资本收益又远远不敷投资支出之需,于是,债务的上升就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已达8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魁
我国企业债务问题短期内不大可能急性发作,但很有可能是一场"慢性折磨"近年来,继我国政府债务受到高度关注之后,企业债务也受到更多重视,不少人认为企业债务堆积带来了很大的金融隐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去杠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政府于2016年专门出台了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文件。企业债务高企和杠杆率攀升本身很难说是风险或危机,但若经济增速放缓超出借债时的预期,尤其是绝大多数行业营业收入增速节节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时,风险程度会急剧升高。现实当中,企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业安 余晨阳 杨小静 全婷
本文基于1995—2014年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回归结果表明所有制因素对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即便把资本结构区分为长期结构和短期结构亦是如此。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有形资产比率、成长性、公司规模以及实际税率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公司规模。这说明虽然从总量数据上看国企负债的确构成了宏观债务的主体,但就制造业来说国企的债务水平和其经济特征是相匹配的,规模和总资产收益率足以解释这种高债务水平,国企过度负债说至少对制造业国有企业来说并不成立。国企债务风险可能来自平台类国企,相关的政策应该针对这类企业来设计。
关键词:
资本结构 企业规模 国有企业 过度负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昆仑 孔凡保
化解国有企业债务可就债权转股权,财政、银行和国有企业实行债务转换,发行债券、置换贷款,拍卖债权,依法破产一部分国有企业等途径,视具体情况谨慎抉择。
关键词:
债务 清产核资 债权 股权 置换贷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魁
我国企业债务问题短期内不大可能急性发作,但很有可能是一场"慢性折磨"近年来,继我国政府债务受到高度关注之后,企业债务也受到更多重视,不少人认为企业债务堆积带来了很大的金融隐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去杠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政府于2016年专门出台了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文件。企业债务高企和杠杆率攀升本身很难说是风险或危机,但若经济增速放缓超出借债时的预期,尤其是绝大多数行业营业收入增速节节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时,风险程度会急剧升高。现实当中,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