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0)
2023(11723)
2022(9825)
2021(8733)
2020(7740)
2019(17856)
2018(17512)
2017(34365)
2016(18813)
2015(21037)
2014(21095)
2013(21177)
2012(19731)
2011(17493)
2010(17794)
2009(16831)
2008(17096)
2007(15766)
2006(13759)
2005(12683)
作者
(55427)
(46624)
(46302)
(44097)
(29585)
(22277)
(21231)
(18186)
(17248)
(16715)
(15771)
(15458)
(14985)
(14656)
(14588)
(14329)
(14154)
(13757)
(13484)
(13334)
(11670)
(11441)
(11357)
(10564)
(10532)
(10504)
(10408)
(10287)
(9393)
(9296)
学科
(90138)
经济(90039)
(84776)
(76577)
企业(76577)
管理(67800)
方法(42729)
数学(34255)
数学方法(34032)
(29943)
业经(28854)
(28758)
(21538)
财务(21521)
财务管理(21489)
农业(20724)
企业财务(20325)
中国(19280)
(19089)
贸易(19083)
(18633)
技术(17817)
(17112)
(16229)
地方(15225)
(14860)
(14781)
理论(14761)
(13849)
(13222)
机构
学院(280829)
大学(276764)
(124064)
经济(121901)
管理(113373)
理学(97368)
理学院(96432)
管理学(95172)
管理学院(94659)
研究(88290)
中国(70340)
(57615)
(57094)
科学(52849)
(52361)
财经(45687)
(45131)
(44089)
业大(42596)
农业(41525)
(41374)
中心(41196)
研究所(40619)
经济学(38335)
北京(35299)
经济学院(35124)
(33973)
财经大学(33449)
经济管理(31967)
商学(31910)
基金
项目(180117)
科学(143039)
基金(132320)
研究(131366)
(114290)
国家(113257)
科学基金(98442)
社会(85636)
社会科(81407)
社会科学(81380)
(71713)
基金项目(70598)
自然(63006)
自然科(61596)
自然科学(61578)
自然科学基金(60611)
教育(59574)
(58650)
资助(53707)
编号(52679)
成果(41546)
(40660)
(40470)
(40468)
重点(40124)
(39255)
创新(37058)
国家社会(35765)
课题(35042)
教育部(34820)
期刊
(138331)
经济(138331)
研究(79579)
中国(50890)
(49701)
(48161)
管理(44284)
学报(41726)
科学(38853)
农业(32700)
大学(31641)
学学(29863)
技术(25956)
(24991)
金融(24991)
业经(24438)
财经(23537)
经济研究(21988)
教育(21464)
(20377)
(20350)
问题(18969)
技术经济(17735)
(16344)
财会(14713)
商业(14331)
世界(14210)
统计(13856)
现代(13719)
(13121)
共检索到418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荣刚  
国有企业的产出增长与要素贡献分析张荣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一、引言产出的增长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依靠生产要素进入90年代以来的大量投入;二是提高生产要素的转换效率;而后者则是当今社会工业产出增长的主流途径。随着市场机制在要素的配置中愈来愈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喻翠玲  冯中朝  李应生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技术将影响大豆产出增长的众多要素浓缩为土地面积、资本投入和政策制度三大要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别测算了三大要素在我国大豆产出增长中的贡献率。分析发现,土地面积是我国大豆产出增长的首要制约因素,其次是资本投入和政策制度。1991~2000年,资本投入对我国大豆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土地面积,而同期政策制度的综合效应为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卫平  
运用T orngv ist-T he il指数法和增长账户法测算了1985~2003年期间我国TFP的变动及其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85~2003年我国玉米TFP的年均增长率为2.23%,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为66.13%。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国玉米TFP增长还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粮食生产和流通制度的变革,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玉米市场价格变动可能是产生玉米TFP生产率波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怀筑  何亮  
利用长期生产函数,通过分解劳动、资本、技术三个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不同历史阶段对经济增长的不同贡献度这一分析框架,我们对中国1978~2010年宏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中国经济前30年处于高速增长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未来资本深化和均衡增长阶段,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劳动对GDP增长率贡献作用将逐渐衰减,中国合理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将稳定在7.5%~8.5%之间。中国正在发生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在发生变化,我们不主张再度实施激进的经济刺激计划,而应抓住机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以实现经济的均衡、稳定、持续发展。如果说,在此之前的经济增长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那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白彦锋  王中华  
国有企业由于其国有的产权性质,并不单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一方面,国有企业避税动机可能较弱,本文通过建立模型与实证分析表明,国有企业的平均税负高于非国有企业的平均税负,当国有企业经营效益较好时,将推动税收较快增长;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承担着支持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责任,在经济增速放缓或经济下行期,为支持政府扩大支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国有企业可能多缴税,表现出"逆经济周期的支持效应",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也验证了这一效应的存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应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国有企业的作用。在预期逆周期调节加码将成为接下来我国政策主基调的要求下,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不是在所有制或产权,而是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并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管理能力,以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特有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勋  
本文通过模型观察和研究36家新材料上市公司2002-2007年数据,解释和分析2002-2007年间新材料产业总产出及其增长是如何决定的。通过分析可知,中国新材料行业,特别是上市企业,资本量提高迅速,但在目前还没有取得与资本规模增长幅度相一致的产出增长率。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还发生随着产出规模的扩大,新材料产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却不断降低的现象。本文认为,这是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中一个危险的信号。说明大量新材料上市企业采用的是购并等外延式的产业扩张模式,在短时间内投入了大量的资本,扩展了行业规模,真正依赖技术进步的内涵式发展的模式十分少见。因此,要加大科技进步对产出的贡献,必须通过改革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宏  
本文利用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运用结构贡献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八五"到"十五"时期中国种植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产量对种植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持续不断但作用有所减弱,价格贡献则呈震荡趋势且对总产值变动幅度产生较大影响,而播种面积、种植业内部结构和种植业区域结构的贡献仍持续不断。在粮食作物中,各因素的贡献与它们对种植业总体的贡献基本上一致,但在经济作物中,各因素的贡献与它们对种植业总体的贡献有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文章基于2004—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生猪养殖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变系数生产函数估计生猪养殖的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并利用新增长核算法测算生猪养殖TFP的增长率及其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生猪养殖的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均呈现动态变化特征。其中,资本产出弹性在4种生猪养殖模式中均呈现上升趋势,而劳动产出弹性在散养模式中呈现下降趋势,但在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模式中趋于稳定。(2)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率的均值依次为0.338%、0.378%、0.636%、0.719%,其中,与要素无关的TFP是生猪养殖TFP增长的首要来源。(3)在4种生猪养殖模式中,投入要素和TFP均能驱动生猪养殖产出增长,但投入要素的驱动效应要大于TFP的驱动效应。在投入要素内部,资本投入是驱动生猪养殖产出增长的第一要素。在TFP内部,与要素无关的TFP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最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发友  石友金  邹新月  
乡镇企业生产中的投入要素主要是资本和劳动,两者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可运用生产函数的方法先分别估计出其产出弹性,再分别将其产出弹性和年均投入增长率相乘后与年均产出增长率相比即可求得。科技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可以通过考察科技进步前后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伟,黄丽,金玲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国培  王伟斌  
一、引言在经济增长的贡献上,除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外,全要素生产率(TFP)或者说技术进步的提高是重要的因素。许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主要有增长核算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随机前沿模型(SFA)方法等。此外,由Dale W.Jorgenson提出的KLEMS方法为TFP的估计与国际比较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目前并没有哪种方法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各方法也均存在一定的不足。除估计方法外,基础数据的选择也有重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元红  
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的增长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1979年到1994年,农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6%,种植业产值的年增长率也接近5%。毫无疑问,始于农村的改革是这一增长的基本前提,也是农业增长的最初推动力。但改革政策毕竟不是80年代农业增长的唯一源泉,特别是80年代后期农村改革进展缓慢,农业增长仍然要依赖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由技术进步等导致的生产率的提高。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考察各种要素投入的增长及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衡量技术进步在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和种植业生产中的状况和作用。这也是确定未来我国农业发展政策重点和取向的基本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薛俊波  赵梦真  朱艳鑫  
重点计算并分析了农业经济增长中资源消耗带来的增长"尾效",以及农业生产的各投入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基于DEA方法计算了各资源的节约潜力。研究发现:由于土地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的增长"尾效"存在,因此每年农业经济增长速度会下降1.32%;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为76.86%,其次是土地资源和能源——分别为1.08%和1.01%,水资源的贡献率仅为0.07%;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22.17%,劳动力的贡献率甚至为负(-1.19%)——这主要是因为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就业冗余;1983年以前,冗余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秦朝钧  张朝华  
为深入了解广东全省及四大区域1990-2008年期间农业经济增长成因,采用Solow余值法所进行的测算与分析表明:虽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的递增,但除珠三角外,依靠加大物质费用投入的增长方式始终处于较为主导的地位;劳动力的贡献率虽有所提高,但表现不稳定,还有待提升;耕地面积减少所产生的负效应愈发显现。基于此,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户农业科技的教育与培训,严格保护耕地资源,是当前与今后广东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荣  
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中国现阶段分行业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地高于外资企业和行业平均,这与先前文献所得到的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结论完全相反,对固有观念提出了挑战并为国有企业的效率及改革成就提供了证明。通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3~2008年行业加总的国有企业实证核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和分解,并与外资企业和行业平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绝对优势,但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国有企业的低效率主要体现在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较低。故而政策上应该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激励,进一步提高技术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