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3)
- 2023(12730)
- 2022(10688)
- 2021(9753)
- 2020(8541)
- 2019(19299)
- 2018(19196)
- 2017(37347)
- 2016(20521)
- 2015(23239)
- 2014(23396)
- 2013(23312)
- 2012(21532)
- 2011(19286)
- 2010(19750)
- 2009(18880)
- 2008(19440)
- 2007(17968)
- 2006(15779)
- 2005(14637)
- 学科
- 业(90634)
- 济(90480)
- 经济(90342)
- 企(82692)
- 企业(82692)
- 管理(80342)
- 方法(40304)
- 财(33437)
- 数学(31486)
- 数学方法(31238)
- 业经(30089)
- 农(29693)
- 务(24006)
- 财务(23976)
- 财务管理(23934)
- 制(23893)
- 企业财务(22691)
- 中国(20951)
- 农业(20605)
- 技术(18487)
- 体(17163)
- 和(17005)
- 划(16584)
- 理论(16187)
- 策(16119)
- 贸(15381)
- 贸易(15374)
- 易(14907)
- 地方(14734)
- 体制(14685)
- 机构
- 学院(306275)
- 大学(301342)
- 济(129456)
- 经济(126851)
- 管理(122165)
- 理学(104118)
- 理学院(103110)
- 管理学(101720)
- 管理学院(101148)
- 研究(96181)
- 中国(77099)
- 财(65427)
- 京(62620)
- 科学(56296)
- 农(53430)
- 财经(50661)
- 江(48874)
- 所(48852)
- 经(45673)
- 中心(45061)
- 业大(44154)
- 研究所(43413)
- 农业(41985)
- 北京(39079)
- 经济学(39046)
- 州(38005)
- 财经大学(37030)
- 经济学院(35377)
- 范(35236)
- 师范(34894)
- 基金
- 项目(192416)
- 科学(152427)
- 研究(143364)
- 基金(139809)
- 家(119664)
- 国家(118555)
- 科学基金(103227)
- 社会(91763)
- 社会科(86918)
- 社会科学(86891)
- 省(77002)
- 基金项目(74182)
- 教育(65839)
- 自然(65625)
- 自然科(64073)
- 自然科学(64053)
- 自然科学基金(62973)
- 划(62881)
- 编号(59065)
- 资助(56617)
- 成果(47964)
- 部(43208)
- 创(42995)
- 重点(42850)
- 业(41431)
- 发(40994)
- 制(40641)
- 课题(40142)
- 创新(39432)
- 国家社会(37567)
- 期刊
- 济(150921)
- 经济(150921)
- 研究(89846)
- 中国(61003)
- 财(57137)
- 农(50449)
- 管理(49256)
- 学报(42836)
- 科学(40832)
- 农业(33694)
- 大学(33233)
- 学学(31606)
- 融(30042)
- 金融(30042)
- 技术(28656)
- 教育(28131)
- 业经(26717)
- 财经(26198)
- 经济研究(22898)
- 经(22524)
- 业(20283)
- 问题(19960)
- 技术经济(17659)
- 财会(17137)
- 贸(15316)
- 现代(15095)
- 商业(14925)
- 版(14433)
- 世界(14334)
- 会计(14306)
共检索到464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是与国有企业低效率的激励约束机制密切相关的,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重塑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传统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府主导型机制,其集中的表现是激励约束的外部化和软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是市场主导型的内部化、硬化的高效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丽华
当前国有企业经理激励与约束存在低效率问题,要解决低效率问题,仅从提高代理人收益,出让部分剩余索取权的角度解释是不够的。可从微观的角度,引入博弈分析方法,探究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经理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特征,进而得出阻碍旧制度变革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萧延高 唐小我
文章认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企业市场主导型激励约束机制,是以效率为目标,以产权为基础,以民商事契约为纽带,运用市场机制所形成的高效激励约束机制。其制度支持是国有企业的多元、开放式产权结构和企业产权运营“民营化”。其内在结构和运作的原动力是企业中投资者、管理者、职工三大产权主体在产权投入基础上对企业产权的分割和享有,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相互分权和相互制衡格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狄运中
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效应分析●狄运中国有企业效益的提高、国有资产的不断增值,不仅需要适合的产权制度,更重要和更核心的问题是人力资本的运用问题。无论有多么好的企业组织形式都需要人去执行,企业的活动最终是靠人来完成的。本文试图分析通过制度来激励和约束国有企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叙果
委托代理理论揭示了国有企业低效率的原因 ,指明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即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但是该理论在中国的运用遇到了制度性障碍。本文试图分析制度性障碍产生的根源 ,以及弱化和解决制度性障碍的办法 ,期望对国有企业改革有所启示。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制度性障碍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知 赵奇伟 严兵
基于国有企业改制的样本,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国有企业长期投资水平低于非国有企业,这可能是造成国有企业投资非效率的重要因素,而这一点却是既有文献所忽视的。本文从委托—代理的理论视角出发,剖析国有企业董事长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期揭示国有企业长期投资偏低的深层原因。文中利用国有企业董事长总任期刻画其约束机制,利用国有企业董事长的持股数占总股本的比例来测度其激励机制。OLS回归结果显示,国有企业董事长总任期越短,长期投资越少,而持股比例对长期投资无显著影响;非国有企业董事长总任期对长期投资无显著影响,而持股比例越高,长期投资越少。为克服OLS回归中的内生性问题,论文进一步利用Ⅳ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舒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薪酬激励和约束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很多人认为薪酬是企业的一项成本支出,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采取“减员增效”的政策。本文将融合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的知识,把薪酬视为企业的一项投资,全面分析企业员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把薪酬作为激发、鼓励和约束员工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手段。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薪酬 激励 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邹照菊
合理的激励约束机1制能有效降低国有企业中的委托代理成本和风险,但目前对我国国有企中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存在着激励不足、激励过度、约束不足和约束过度等不对等、不均衡问题。本文分析了激励约束不对等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构建动态均衡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委托代理 激励约束 动态均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天学 张晓天 鞠耀绩 遇华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敬嵩 曾庆丰 尹庆双
本文提出建立基于项目管理时序的报酬、控制权系统激励约束机制,并就机制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从企业内部提出的激励约束机制,阐述了企业外部市场建设有助于激励约束机制有效发挥作用。
关键词:
激励约束 报酬机制 市场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骉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完成这一重要任务的重中之重。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真正做到责、权、利既相互对称、又相互制衡。通过这种机制的作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的分析,从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两方面谈了改进的办法,为切实解决目前国有企业中存在的这种问题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营者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淑君,王丽静,黄群慧
在分析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问题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的思路。针对国有企业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本文进一步给出了改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十建议。
关键词:
经营者 激励约束机制 改革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范建军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传统体制下 ,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劳酬失衡 ,激励不足 ,权力滥用的缺陷 ;而约束机制则存在政出多门 ,权力分散 ,流于形式的弊端。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形成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必须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分配方式、用人机制、企业制度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营者 激励与约束 机制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