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04)
- 2023(16892)
- 2022(14158)
- 2021(13019)
- 2020(10852)
- 2019(24924)
- 2018(24680)
- 2017(47051)
- 2016(25989)
- 2015(29499)
- 2014(29978)
- 2013(29667)
- 2012(27963)
- 2011(25387)
- 2010(26334)
- 2009(24636)
- 2008(25301)
- 2007(23376)
- 2006(20952)
- 2005(19592)
- 学科
- 济(116814)
- 经济(116646)
- 业(98306)
- 管理(91134)
- 企(87072)
- 企业(87072)
- 方法(45248)
- 财(36987)
- 农(35996)
- 数学(35349)
- 数学方法(34985)
- 业经(34957)
- 中国(31863)
- 制(28423)
- 地方(26402)
- 务(25194)
- 财务(25144)
- 财务管理(25085)
- 农业(24857)
- 企业财务(23766)
- 技术(21400)
- 学(21224)
- 和(20679)
- 理论(20608)
- 贸(20410)
- 贸易(20393)
- 银(20116)
- 银行(20069)
- 体(19804)
- 易(19716)
- 机构
- 学院(389217)
- 大学(384307)
- 济(160404)
- 经济(156887)
- 管理(146968)
- 研究(132269)
- 理学(123702)
- 理学院(122288)
- 管理学(120363)
- 管理学院(119615)
- 中国(104347)
- 京(83041)
- 财(80588)
- 科学(79627)
- 所(68993)
- 农(68991)
- 江(64577)
- 财经(61616)
- 研究所(61380)
- 中心(60605)
- 业大(55834)
- 经(55434)
- 农业(53831)
- 北京(52972)
- 州(50898)
- 范(50419)
- 师范(49890)
- 经济学(48276)
- 院(47224)
- 财经大学(44892)
- 基金
- 项目(239763)
- 科学(188148)
- 研究(178656)
- 基金(171181)
- 家(147936)
- 国家(146514)
- 科学基金(125509)
- 社会(112126)
- 社会科(106062)
- 社会科学(106031)
- 省(96374)
- 基金项目(90188)
- 教育(82286)
- 划(79551)
- 自然(79497)
- 自然科(77585)
- 自然科学(77559)
- 自然科学基金(76239)
- 编号(73841)
- 资助(69821)
- 成果(61353)
- 发(55620)
- 重点(54382)
- 部(52837)
- 课题(52229)
- 创(52033)
- 创新(47999)
- 制(47554)
- 业(47337)
- 性(46131)
- 期刊
- 济(195694)
- 经济(195694)
- 研究(120170)
- 中国(86365)
- 财(68146)
- 农(65203)
- 管理(60092)
- 学报(58116)
- 科学(54650)
- 教育(44961)
- 大学(44352)
- 农业(43631)
- 学学(41613)
- 融(41192)
- 金融(41192)
- 技术(36687)
- 业经(33847)
- 财经(31599)
- 经济研究(29429)
- 经(27241)
- 问题(25498)
- 业(25034)
- 技术经济(21368)
- 贸(20125)
- 财会(19034)
- 版(18903)
- 现代(18634)
- 商业(18624)
- 世界(18405)
- 理论(17633)
共检索到615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蔺晓芸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并逐渐向多层次、宽领域拓展,对肩负推动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重要责任的国有企业来说,既面临着时代赋予的巨大发展机遇,也必须全力应对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而改善内部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是吸引高品质人才,发展并留住人才的关键,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对此本文基于对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文献研究,着眼于国有企业现存矛盾分析,提出改革与完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相关看法以及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激发国有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并为各类企业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 激励理论 企业管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称萍
依据校企合作中院校和企业的关系以及院校和企业的地位、责任、角色的不同,校企合作分为以学校为主的学校本位模式和以企业为主的企业本位模式。当前我国的校企合作主要是学校本位模式,由于政府缺乏支持校企合作的力度,职业院校寻求企业合作的能力匮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不足等原因,导致我国当前校企合作育人效果不尽如人意。文章在分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动因的基础上,提出要强化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责任;加强高职院校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对企业的吸引力;凸显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体地位以真正体现职业院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企业 学校 政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迎新 刘绍东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总激励成本及总激励绩效关系的探索,提出了国有企业全员系统激励机制,并说明了在国有企业占有主体性、决定性的企业系统激励资源的条件下,全员系统激励将使国有企业系统激励成本极小化及激励绩效极大化,进而给出了对国有企业总激励资源进行系统优化配置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嬿 万文静
企业集团作为一个综合类,大范围的法人,其本身就有着广阔的概念,是一种公司的集合整体,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相互构成的一个联合整体。本文通过对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价在内容及特点上的分析,提出企业集团实施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对目前企业集团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价体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相关问题所在,并得出优化和改进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使得企业集团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价得以有效融合和实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翰雄
文章阐述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内涵及意义;从政策激励机制不足、利益激励机制不足、决策激励机制不足及绩效评估机制不足等角度指出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激励机制的缺陷,并给出探索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政策激励机制、创新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利益回报机制、提升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决策话语权机制及建立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绩效评估机制等具体优化策略。
关键词:
行业企业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激励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玲燕
从对经营者进行薪酬激励的角度看,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以下的激励制度:一是传统的奖金激励机制;二是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三是EVA薪酬激励机制。本文在分析传统薪酬激励机制和股票期权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EVA薪酬激励机制,并着重分析了EVA薪酬激励机制的具体运用——EVA奖金计划及其优点,提出了EVA薪酬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中运用具有现实意义,最后指出了具体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凌文
我国国有企业在运行实践中普遍存在经济效益不高的状况。缺乏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剩余索取权制度的安排不利于激发人力资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而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的分配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总资本构成序列+团队内绩效考核”的方式从理论上是有效的,从操作上是可行的,不失为解决激励机制问题、提高企业效益的一种方案。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资本构成 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微 唐伟
近年来,大多数国有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普遍存在着激励方式滞后、激励手段匮乏等问题,引起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本上升、知识型员工跳槽频繁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所以,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激发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发挥知识型员工的潜力,成为了目前很多企业的重要任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根据KANO模型数据分析员工满意度,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对策分为急需改进的因素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因素。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员工激励 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汝银
一、引言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对所有国家、所有地区以及所有企业的发展,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今天,在生产技术和资本较为容易从外部有偿获得的情况下,从根本上说,无论是单个企业的活力和竞争优势,还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竞争优势,无论是微观经济实绩,还是宏观经济实绩,都依赖于单个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努力程度,从而依赖于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长福
激励是企业管理的一项主要职能和抓手,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大致经历"精神激励-偏重物质激励-综合激励"三个演进阶段。当前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方面存在导向不明确、效能不到位、制度设置不合理、配套措施协同不得力等问题。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需要从国有企业的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已有的激励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将各种激励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因企因地因时制宜,多维度、全方位研究制定激励对策措施,以期更好地激发各级各类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