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05)
2023(21037)
2022(17979)
2021(16506)
2020(14093)
2019(32199)
2018(31951)
2017(60690)
2016(33372)
2015(37123)
2014(36694)
2013(36100)
2012(32856)
2011(29378)
2010(29360)
2009(27436)
2008(27471)
2007(24013)
2006(21438)
2005(19040)
作者
(97775)
(81382)
(80971)
(77021)
(51649)
(39089)
(36684)
(31824)
(31068)
(28983)
(27719)
(27578)
(26007)
(25883)
(25374)
(25015)
(24359)
(24184)
(23456)
(23354)
(20380)
(20007)
(19979)
(18651)
(18265)
(18096)
(18070)
(18035)
(16416)
(16048)
学科
(134284)
经济(134098)
(111384)
管理(106916)
(98300)
企业(98300)
方法(63453)
数学(52876)
数学方法(52143)
(41732)
(39612)
业经(37126)
中国(33143)
(30669)
(28183)
财务(28100)
财务管理(28047)
农业(27084)
企业财务(26654)
(26645)
理论(24241)
地方(23759)
技术(23523)
(23239)
贸易(23228)
(22539)
(22241)
(22138)
(20859)
(20840)
机构
学院(475315)
大学(474332)
(188869)
管理(186823)
经济(184932)
理学(161445)
理学院(159679)
管理学(156736)
研究(155944)
管理学院(155858)
中国(118780)
(100760)
科学(98123)
(91164)
(86271)
(78899)
业大(75322)
财经(72192)
研究所(71606)
(71258)
中心(71155)
农业(68010)
(65727)
北京(62927)
(59134)
师范(58420)
经济学(57043)
(56467)
(56418)
财经大学(53574)
基金
项目(322964)
科学(253601)
基金(234957)
研究(230605)
(206924)
国家(205185)
科学基金(176305)
社会(145600)
社会科(138067)
社会科学(138032)
(126731)
基金项目(123819)
自然(116831)
自然科(114173)
自然科学(114139)
自然科学基金(112129)
教育(106878)
(106652)
资助(97467)
编号(92312)
成果(74191)
重点(72704)
(70725)
(68182)
(67698)
课题(64121)
创新(63361)
科研(62314)
教育部(60386)
国家社会(60258)
期刊
(207215)
经济(207215)
研究(137244)
中国(90954)
学报(80098)
(78443)
(73647)
管理(72241)
科学(71432)
大学(60982)
学学(57909)
农业(53361)
教育(49980)
技术(42810)
(41813)
金融(41813)
财经(36174)
业经(35149)
经济研究(32445)
(31018)
(29821)
问题(26980)
技术经济(24223)
(23730)
统计(22985)
科技(22900)
理论(21447)
现代(21391)
(21264)
商业(20833)
共检索到697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蓝晓燕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了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消除选择性偏差以及异质性偏差后,国有企业改革后全要素生产率(TFP)显著提高,且国有控股型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还略高于完全私有化改革,而非国有控股型混改只在竞争性行业中对企业的TFP有提高作用。同时,与垄断性行业相比,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本文进一步发现,对于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TFP的影响不受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影响,而对于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凌志雄  夏倍蓉  
文章旨在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2011—2015年国有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为基础,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消除选择性偏差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提高国企的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与非管制性行业相比,管制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东部地区的国企比中西部地区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更好。此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促进企业投资效率提升的同时提高了企业价值。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的积极效应,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惠献波  
文章基于融资约束和公司治理视角,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即股权主体多元和股权融合程度越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越高,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对企业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而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弥补制度缺陷,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研究为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评价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有力证据,对实现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惠献波  
文章基于融资约束和公司治理视角,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即股权主体多元和股权融合程度越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越高,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对企业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而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弥补制度缺陷,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研究为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评价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有力证据,对实现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艺明  赵焱  
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生产率、价值转形、利润率平均化等理论,本文构建了衡量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指标,实证地检验国有独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提升其劳动生产率水平。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促进了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国有资本保留企业控制权的改革效果优于非国有资本取得企业控制权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提升了国有资本控股企业的人均工资水平,但对非国有资本控股企业人均工资的影响不显著。此外,混合所有制改革对非国有资本控股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抑制效应但对国有控股企业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资本控股和非国有资本控股企业的利润率皆存在提升作用。在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本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盛明泉  陈一玲  鲍群  
以2009—2018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入不同性质的资本,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缓解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及增加创新投入两条路径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在企业所处制度环境更完善、国有股东保持控股及实施低杠杆政策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为此,应将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提升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改善制度环境、合理安排混改企业控制权、加大去杠杆力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崔兴华  林明裕  
中国工业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其中,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测算了工业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进一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检验了FDI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净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在样本考察期间,部分典型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外资企业平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但整体上,内资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速高于外资企业,呈现出明显的赶超态势。(2)总体而言,引入外资有助于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且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程度的持续性。(3)深入到区域层面和行业层面发现,与中西部地区相比,FDI主要促进了东部地区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资源类、高耗能类工业相比,机械制造类和轻纺类工业的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最后,本文进行了安慰剂检验,得到了稳健的研究结论。据此,本文认为,引进外资应因地施策、因行业施策,根据各地区的发展阶段和各行业的生产特点,制定合理的引资政策,促进工业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闫翠苹  郭泽光  李校红  
立足于“治理”与“管理”相融合的视角,选择2008—2020年A股主板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路径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通过降低双重代理成本和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促进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在竞争类国有企业与垄断类国有企业均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在垄断类国有企业提升空间更大。研究结论揭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能仅停留在“资本”融合、“治理”融合层面,还需要“管理”融合,有助于认识到非国有股东深度参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意义,为混改实践中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提供了证据支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昶生  王正寒  
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新常态下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保持我国宏观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国有企业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提升了企业价值。实证结果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的实施对企业价值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企业的控制权发生转移时,这种促进效果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并通过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两种途径作用于企业价值。按照企业在政策实施前的不同初始状态进行分组,高负债率组和高代理成本组的企业价值的提升幅度更明显,与地方国企和垄断性企业相比,中央国企和竞争性企业的改革效果更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卫婧婧  
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国有企业并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并购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可作为供给侧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但同时长期绩效稳定性也较差;控制权的转移对国有企业并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保证目标企业控制权或管理权稳定很重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卫婧婧  
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国有企业并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并购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可作为供给侧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但同时长期绩效稳定性也较差;控制权的转移对国有企业并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保证目标企业控制权或管理权稳定很重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喻宏伟   祁怀锦   刘艳霞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突破口。文章以国有上市公司2010—202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在职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会约束管理层在职消费行为。异质性检验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管理层在职消费的抑制作用在地方国有企业、非垄断行业以及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样本中更为显著。文章的创新点主要是从在职消费的视角,揭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及其在不同类型样本中的差异,丰富了有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文献。研究结论对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稳步实施与持续深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冰石  马忠  夏子航  
本文在对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难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相关理论,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涉及的垄断国有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的融合、多元化资本主体的产权关系、国有资本管理体系以及集团企业多层级公司治理等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框架,为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自然垄断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速建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混合所有制在中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2年底,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占到总企业户数的52%。今天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微观实现形式,除了提供制度合法性以外,还进一步明确了这种混合所有制的制度意义与高度,明确混合所有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实现形式,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空间。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情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双燕  苗进  
在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中,由于国有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引入国有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机不同,其股权制衡效果可能存在差异,且该效果也会随行业而变化。本文区分国有类和非国有类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证研究了差异化股权制衡度对两类混合所有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公司治理制衡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混合主体制衡度能促进生产率的提升,混合主体深入度对生产率的影响在两类混合所有制企业下有显著差异。分行业考察发现,在垄断行业中,公司治理制衡度的提高能促进生产率的提升,而混合主体制衡度对生产率影响不显著。混合主体深入度对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只存在于国有类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在竞争行业中,三类股权制衡度对生产率的影响接近总体样本结论。在公益类行业中,公司治理制衡度对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混合主体制衡度对生产率有负向影响,混合主体深入度与生产率的"U"型关系只在非国有类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呈现。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在制定混合所有制分层分类改革的政策时,应视行业差异与企业性质不同,设计恰当的公司治理结构,并适度把握混合主体的多样性与深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