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1)
2023(9480)
2022(7653)
2021(6940)
2020(5849)
2019(13036)
2018(12680)
2017(24832)
2016(12929)
2015(13877)
2014(13513)
2013(13435)
2012(12161)
2011(10401)
2010(10746)
2009(10397)
2008(10755)
2007(9900)
2006(8801)
2005(8275)
作者
(35118)
(29505)
(29322)
(27601)
(18660)
(13800)
(13097)
(11237)
(11072)
(10616)
(9922)
(9818)
(9672)
(9204)
(9124)
(8872)
(8823)
(8527)
(8285)
(8229)
(7315)
(7214)
(7083)
(6759)
(6649)
(6500)
(6462)
(6445)
(5852)
(5669)
学科
(79386)
(76074)
企业(76074)
管理(61790)
(61274)
经济(61208)
业经(27204)
方法(24724)
(24216)
(21244)
(19768)
财务(19761)
财务管理(19746)
技术(19207)
企业财务(18791)
数学(16868)
数学方法(16795)
农业(15658)
(15460)
中国(14339)
(13760)
(13588)
技术管理(13476)
(12899)
企业经济(12585)
理论(12141)
(11972)
经营(11787)
体制(11597)
地方(9914)
机构
学院(190465)
大学(182792)
(86278)
经济(84952)
管理(83823)
理学(72012)
理学院(71447)
管理学(70861)
管理学院(70482)
研究(55202)
中国(46368)
(41875)
(36909)
财经(32803)
(30005)
(29710)
科学(29523)
(27895)
(25881)
经济学(25519)
中心(25300)
商学(25159)
商学院(24956)
业大(24213)
财经大学(24047)
(23252)
经济学院(23015)
经济管理(22806)
研究所(22795)
北京(22790)
基金
项目(120544)
科学(99107)
研究(92844)
基金(89600)
(75599)
国家(74856)
科学基金(67953)
社会(63195)
社会科(60141)
社会科学(60125)
(49322)
基金项目(47620)
自然(41724)
教育(41031)
自然科(40837)
自然科学(40829)
自然科学基金(40254)
(38548)
编号(35999)
资助(34462)
(32726)
(32261)
创新(29390)
成果(27730)
(26949)
(26780)
重点(26710)
国家社会(26396)
(26362)
课题(24500)
期刊
(101705)
经济(101705)
研究(57412)
管理(39127)
(37301)
中国(36156)
(27246)
科学(23788)
学报(20146)
业经(19728)
技术(19475)
农业(18578)
(18513)
金融(18513)
财经(17281)
大学(17215)
学学(16613)
经济研究(15867)
(15097)
教育(14874)
技术经济(13501)
问题(13006)
(12394)
财会(11550)
现代(11085)
商业(10714)
科技(10650)
经济管理(9862)
世界(9779)
(9489)
共检索到287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瑞龙  
本文对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三种典型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股东至上主义”逻辑使国有企业改革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必须实现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一个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要求体现“共同治理”原则;治理结构的相机性是提高企业决策效率的保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晶  
“大而全”、“小而全”;技术创新速度慢;生产柔性差;对市场需求反应迟缓这些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积弊,医治好这些积弊,国有企业也就会生机盎然。在这方面,西方国家的虚拟企业运作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所谓虚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余菁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在经历"放权让利"、"制度创新"和"国资发展"三个阶段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和问题。从国际环境看,国有经济面临国家使命提升与国际环境严峻的双重压力;从国内经济环境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国有企业所熟悉的要素驱动型的发展环境正在改变;从市场化进程看,国有企业改革总体还不到位,现有国有企业行为离成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这种形势下,国有经济不仅要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使命,同时还要承担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走出去"和适应建设成熟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等新使命,这意味着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时期。在新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熊映梧  
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黑龙江大学熊映梧国企改革为什么举步维艰?改革15年来,国有企业(简称国企)改革明显地落后于其他方面的改革,如今真是举步维艰,进退两难,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国企改革的许多困难,盖源于改革的思路是要维持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企大摊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冬林  金成晓  
经济主体是凭借各自的经济权利索取收益和从事经济活动的。因此,考察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必须从研究经济权利入手。任何一个经济组织的自愿形成,都是不同经济主体在遵循权利与责任相对称的原则前提下,通过签定一组契约而实现的。市场里的企业便是其典型的代表。之所以会形成经济组织,或以组织的形式获取经济利益,而不是以个体的形式进行,是因为合作的方式比分散的方式能获取更多或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经济组织的日益宠大与实现规模经济的要求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龙  周业安  
论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战略的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报告课题组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如果说93年以前,政企之间的行政性放权让利是企业市场化进程的主旋律,那么,93年以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成为改革舞台的主角。人们逐渐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薛云飞  
在目前 ,我国国企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政府的行政干预使企业治理结构中的相互制衡机制失灵 ;另一方面表现在外部监控方式不健全 ,诸多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国企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同时 ,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和调整应该考虑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优化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团队的责权利和制衡机制 ;二是充分保障董事和监事的独立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娜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目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得出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不是“内部人控制”,而是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这种治理结构带来了很多弊端。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思路,即建立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锋  
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善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问题,然后对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分析,认为外资并购主要通过三个中间变量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产生推动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章昌裕  
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选择章昌裕如果说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一种临界状态,那么,这个临界点的关键就是国有企业改革(包括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这场改革不是表面意义上的企业股份制改造或政企分开管理方法的建立,而是对中国现有政治制度的一场挑战,所以,这场改革令每个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和丽  
企业创新 ,首先 ,要求企业内部要进行体制创新 ,在企业的产权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企业文化方面有一个彻底的变革 ,从理念、制度到规范进行一次彻底的革命 ,改变不利于企业创新的观念 ,重新制定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制度和规范 ,营造一个鼓励和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环境。其次 ,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经济因素对企业创新的动力和水平构成了结构性的影响。再次 ,制度环境、社会资源配置体系和社会文化的底蕴共同构成了对企业创新的可持续性产生潜在影响的社会环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卢华根  
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产出本位公有论》评介卢华根由赵诗清教授等著的《产出本位公有论》一书于1996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的最显著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针对旧体制弊端和国有企业改革难点,大胆采用逆向思维方法,创造性地提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定  赵旭亮  
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真问题"是国有企业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承担起自己必要的、特殊的功能,创造出推动创新的新机制。国有企业是实现中国国际发展战略的基石和支柱,是推动创新的新制度源泉。应选择与国有企业战略和创新功能相适应的国有经济体制与模式,创造现代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