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3)
- 2023(7907)
- 2022(6371)
- 2021(5932)
- 2020(5206)
- 2019(11692)
- 2018(11874)
- 2017(22397)
- 2016(12466)
- 2015(13894)
- 2014(13971)
- 2013(13771)
- 2012(12522)
- 2011(10823)
- 2010(11608)
- 2009(11489)
- 2008(12059)
- 2007(10948)
- 2006(10324)
- 2005(10134)
- 学科
- 业(73280)
- 企(69625)
- 企业(69625)
- 管理(56835)
- 济(55131)
- 经济(55023)
- 业经(25525)
- 财(24611)
- 农(21750)
- 方法(19887)
- 务(18588)
- 制(18573)
- 财务(18565)
- 财务管理(18540)
- 企业财务(17501)
- 农业(15834)
- 技术(15197)
- 体(14172)
- 中国(13983)
- 策(13906)
- 体制(12645)
- 理论(12538)
- 数学(12305)
- 划(12246)
- 企业经济(12189)
- 数学方法(12107)
- 和(11679)
- 经营(11228)
- 银(10046)
- 银行(10046)
- 机构
- 学院(180216)
- 大学(173603)
- 济(78687)
- 经济(77153)
- 管理(74509)
- 理学(61548)
- 理学院(61044)
- 管理学(60439)
- 管理学院(60078)
- 研究(55412)
- 中国(49478)
- 财(43354)
- 京(36942)
- 江(32273)
- 财经(31772)
- 科学(28897)
- 经(28472)
- 农(27759)
- 所(27708)
- 中心(26438)
- 州(25188)
- 北京(24093)
- 研究所(23627)
- 财经大学(22764)
- 经济学(22406)
- 商学(21702)
- 业大(21600)
- 商学院(21521)
- 农业(20989)
- 范(20951)
- 基金
- 项目(100238)
- 科学(80866)
- 研究(80483)
- 基金(72095)
- 家(59509)
- 国家(58804)
- 科学基金(53040)
- 社会(51898)
- 社会科(49070)
- 社会科学(49055)
- 省(41069)
- 基金项目(37268)
- 教育(36804)
- 编号(33609)
- 自然(31990)
- 划(31969)
- 自然科(31282)
- 自然科学(31275)
- 自然科学基金(30796)
- 资助(29214)
- 成果(28233)
- 业(28139)
- 创(24471)
- 课题(23369)
- 制(22572)
- 部(22346)
- 性(22157)
- 重点(21983)
- 发(21892)
- 创新(21791)
- 期刊
- 济(104069)
- 经济(104069)
- 研究(62434)
- 中国(41374)
- 财(39778)
- 管理(35431)
- 农(28171)
- 融(23656)
- 金融(23656)
- 教育(22574)
- 科学(19868)
- 业经(19769)
- 技术(18898)
- 农业(18403)
- 学报(17847)
- 财经(16992)
- 大学(15346)
- 经济研究(14905)
- 经(14798)
- 学学(14018)
- 问题(13305)
- 财会(11997)
- 业(11661)
- 技术经济(11608)
- 会计(10697)
- 贸(10416)
- 现代(10148)
- 世界(9822)
- 经济管理(9733)
- 商业(9216)
共检索到305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家顺 夏有利
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刘家顺,夏有利(一)国有企业是深深根植于政治土壤上的经济种子,它既有一般企业的自然属性,但又有一般企业不具备的社会属性。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单纯从构造企业模式的思路展开,而必须从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更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学敏
我国国有企业当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其突出表现就是,国有企业的亏损额和亏损面近年来一直呈上长趋势。国有企业的大幅度亏损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会严重削弱国有经济的支柱力量和主导作用,严重弱化国家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因此,弄清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为国企进一步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据是非常必要的。为此,笔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赖少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燕 张金诚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三年目标之后,国有企业目前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存在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社会负担非常沉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舒志军
1995年11月2—6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在京召开了“90年代后期大中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11月14日国有资产管理局召开了“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理论研讨会”。笔者参加了这两次会议,现将两次会议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及一些专家学者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洪 刘世锦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马洪,刘世锦一、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在实践和理论上都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其中一个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常修泽 赵晓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问题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常修泽国家经贸委政策协调司赵晓一、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状况及评析以中共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这些年的工作来看,总的来说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目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汉斯约尔格·赫尔 潘德平
国有企业的亏损和呆帐问题已成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巨大障碍。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①把银行和企业从现有的呆帐中解脱出来;②避免再发生新的呆帐。围绕这两个方面,本文提出了解决呆帐和改组亏损企业的具体思路,并提出了与之配套的财政预算、社会保障、货币政策、对外经济等方面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国有企业,呆帐,改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绩效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要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到度的国企改革方向,更要准确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严格区分产权明晰和私有化的界限;对于“抓大放小”的方针,我门不能仅从企业规模而要从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去把握“大”与“小”的区别,对于大企业和小企业都有抓与放的问题,关键是如何抓、如何放。在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当前深化国企改革要抓的“战略调整与改组”、“加大兼并破产、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作力度”和“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和内部经营机制、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等关键措施。
关键词:
国企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抓大放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天才
一、企业行为不是政府行为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以劳动收入弥补劳动支出从而获利,享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权、责,具有法人资格的商品生产经营单位,其行为是以劳动收入弥补劳动支出,从而以盈利为目的。政府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其行为一是维护社会稳定,政权巩固,制订法律并保证它们的实施;二是有助于实现被认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普遍的愿望。政府应竭力对企业搞好服务,帮助企业开辟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企业对政府照章纳税,并根据自身的实力为政府所倡导的社会福利及社会公益事业尽力。企业活动于市场之中,或从事生产活动,或从事经营活动,或从事流通活动等都要支付一定成本为代价,使劳动收入大于劳动支出从而获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家用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对国企实行分类管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大监督力度,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落实国企收益由人民共享,加强高管薪酬管理。
关键词:
深化 国有企业 改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兰国庆
文章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问题,是对国有企业的性质认识不清。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制企业,而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低级组织形式。要建立企业管理委员会,行使国有企业的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国有企业能正常运行。企业管理委员会选拔和任用经理,并对企业重大事项作出决策。职工既是国家的雇员,也是全体劳动人民中的成员,应实行固定工制度,要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管理委员会 职工身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于飞
国有企业作为一种官办事业自古有之,从国家这种行政建制产生起,它就存在并得到了发展,国有企业无论在什么国家都是为国家政权和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服务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国有企业是社会大生产的一种组织经营形式,它的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的,而不是以人们的主观好恶为转移的。就其经营目标和职能而言,国有企业具有公用和公益性质,为整个国家、整个国民经济服务是所有国家国有企业的共同特点。从总体上搞好国有企业,是塑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关系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重大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云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黄云一、企业制度的生命力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症结企业制度的生命源泉究竟在哪里?放眼世界经济史,我们发现,当代一些最流行的富有生命力的企业制度曾经遭到理论家的极力否定和非议,现代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曾被论证为注定天桥的企业制度,但它在美国经...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阎恕生 钟国辉
国有企业改革是巨大的系统工程,矛盾错综复杂。要有成效地把改革引向深入,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改革的实践。正确理解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