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59)
2023(10350)
2022(8602)
2021(7841)
2020(6993)
2019(16198)
2018(16289)
2017(31437)
2016(17345)
2015(19474)
2014(19714)
2013(19566)
2012(18071)
2011(16102)
2010(16602)
2009(15923)
2008(16528)
2007(14989)
2006(13246)
2005(12309)
作者
(50073)
(42177)
(41845)
(40053)
(26879)
(20063)
(19229)
(16291)
(15713)
(15100)
(14224)
(14052)
(13750)
(13249)
(13183)
(12898)
(12798)
(12415)
(12218)
(12114)
(10559)
(10419)
(10269)
(9587)
(9481)
(9478)
(9453)
(9413)
(8516)
(8346)
学科
(81215)
(80369)
经济(80266)
(74706)
企业(74706)
管理(65379)
方法(36220)
(28281)
业经(27895)
数学(27849)
数学方法(27657)
(26602)
(20701)
财务(20681)
财务管理(20649)
(19886)
企业财务(19534)
农业(18824)
中国(17971)
技术(16938)
(15197)
(15130)
(14761)
理论(14512)
(14154)
贸易(14149)
(14055)
(13715)
体制(13070)
地方(13027)
机构
学院(256114)
大学(250705)
(112448)
经济(110347)
管理(103330)
理学(87755)
理学院(86911)
管理学(85853)
管理学院(85355)
研究(83167)
中国(66863)
(54502)
(52746)
科学(47966)
(46001)
(42937)
财经(42000)
(41228)
中心(38295)
研究所(38225)
(37907)
业大(36648)
农业(36183)
经济学(33598)
北京(33492)
(31794)
财经大学(30548)
经济学院(30471)
(29871)
师范(29607)
基金
项目(157449)
科学(124813)
研究(118229)
基金(113827)
(97361)
国家(96422)
科学基金(84001)
社会(75307)
社会科(71333)
社会科学(71310)
(63326)
基金项目(60487)
教育(54124)
自然(53155)
自然科(51907)
自然科学(51890)
(51441)
自然科学基金(51048)
编号(48682)
资助(46106)
成果(39138)
(37135)
(36022)
(35488)
重点(35279)
(34509)
课题(32945)
创新(32812)
(31050)
(30801)
期刊
(132123)
经济(132123)
研究(77567)
中国(50808)
(47693)
(42990)
管理(42198)
学报(33996)
科学(33432)
农业(28689)
大学(26329)
(25814)
金融(25814)
教育(24881)
学学(24853)
技术(24837)
业经(23708)
财经(21830)
经济研究(20332)
(18931)
(18217)
问题(17441)
技术经济(16059)
财会(14145)
(14087)
商业(13371)
世界(13361)
现代(12972)
国际(11921)
统计(11892)
共检索到394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强  
经济改革20多年的历程,进展明显业绩可喜。国有企业的改革,几经反复不断推进,但由于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定位问题,如何到位更难谈起,因此,国有企业继续面临着严重的亏损局面,也就不足为奇。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定位 1.国有企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作用 我国在50~60年代,工业正处于集中统一的初创阶段,初办的国有企业没有包袱。物资的短缺,卖方市场的存在,国有企业根本不存在产品积压销路不畅的问题,全国经济突飞猛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芮明杰  宋亦平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多年来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重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之初采用了产权改革的方式。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起 ,针对产权改革暴露出来的弊端与不足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心转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但这仍然无法改变中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 ,诸如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中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和引入市场机制这两种路径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创新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沿着管理创新的改革路径实践国有企业改革 ,可以弥补前两种改革路径的不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毛健  
本文从新形势、新要求出发 ,结合吉林省实际 ,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减轻国有企业负担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亚平  
一、国企改革给外商投资带来的机遇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使利用外商投资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也使外商投资进入我国面临着新的课题。总体上讲,作为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动力,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而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和企业改革的推进,拓展了外商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亚平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 必然对利用外资产生诸 多影响。促进 的作用是: 外 商投资的需求增强; 外商投资的领域扩大; 投 资范围拓宽; 投资方式更为多样化; 投资环 境更为改善。带来的挑战是: 外商投资面临新的 竞争; 国内 经济环境有限制投资的因 素; 资本市场 发育滞后阻碍外商投资多样化; 国内竞争力提高对外商投资收益带来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绵勇  
影响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根本原因,是观念问题,即国有企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国有企业古已有之,它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是国家职能的延伸。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把国有制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国有化的弊端。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有企业也主要履行国家的职能,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种实现形式,但是,是特殊的实现形式,其公有性质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公有制原则,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性质在所有制上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由劳动者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所构成的集体经济。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丝毫不会损害社会主义,相反,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晖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分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何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与难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对于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目前国内学者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由于国有产权的模糊,国有财产无人负责,所有权"虚置"和"缺位"所致。所以,改革的出路在于明晰国有产...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袁康  
国有企业改革严重滞后,一方面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的难度很大,另一方面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缺乏科学性。解决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遇到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清、负担过重、负债过多等问题,首先必须科学地给国有企业定位。要根据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重新安排现有国有企业的出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速建  
中国国有企业30年的改革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78年底至1984年9月),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转换经营机制阶段(1984年10月至1993年10月),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施战略性改组为特征的改革阶段(1993年11月至现在)。国有企业改革之所以取得重大进展,与采取"尊重事实、允许试错"的基本改革方法、选择"渐进式"的基本改革路径、采用"自适应"的基本改革机制密不可分。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林清林  赖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卢超群  宁小花  
政府、企业都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组织形式,政府与企业作为博弈双方,其关系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因此,企业改革和政企关系变化背后的原因其实也是寻求资源有效利用的制度,政企之间的关系只有保持在一个合适的界限内,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地发展。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更是如此。在博弈论的视角下,从猎鹿博弈、分蛋糕博弈模型中得出:"合作"和"协调"是未来处理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方向和趋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宁宁  
关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国有企业改革○丁宁宁〔编者按:1997年7月28日至30日,本刊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支持下,在辽宁省兴城市召开了第十一届企业家座谈会。辽工大副校长何志强同志、辽工大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沈玉志、副院长仲维清、党委副书记刘家贵...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宝华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面临大量人员下岗的严峻形势,但也有许多有利条件。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做好职工思想工作,加强调查研究,搞好企业家队伍建设,实现"三年基本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问题"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