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5)
2023(6945)
2022(5407)
2021(4898)
2020(4287)
2019(9626)
2018(9811)
2017(18541)
2016(10109)
2015(10968)
2014(10993)
2013(10825)
2012(9584)
2011(8154)
2010(8547)
2009(8441)
2008(8886)
2007(7959)
2006(7434)
2005(7087)
作者
(26730)
(22462)
(22352)
(21133)
(14463)
(10600)
(10121)
(8509)
(8382)
(8166)
(7642)
(7603)
(7479)
(7148)
(7063)
(6629)
(6569)
(6419)
(6400)
(6328)
(5613)
(5590)
(5428)
(5269)
(5129)
(5101)
(4988)
(4842)
(4455)
(4297)
学科
(67986)
(65865)
企业(65865)
管理(49145)
(48187)
经济(48031)
业经(24072)
(21512)
(18993)
方法(18646)
(17097)
财务(17056)
财务管理(17039)
企业财务(16127)
(14711)
技术(14270)
农业(13960)
(12252)
(12230)
企业经济(12027)
数学(11547)
数学方法(11493)
体制(11282)
(11138)
经营(10721)
理论(10406)
(10345)
中国(10234)
技术管理(9806)
决策(8493)
机构
学院(146514)
大学(139185)
(67174)
经济(66135)
管理(63267)
理学(53486)
理学院(53074)
管理学(52649)
管理学院(52362)
研究(42838)
中国(37004)
(34952)
(28621)
财经(26172)
(24259)
(23669)
(22874)
科学(21814)
(20760)
经济学(19485)
中心(19347)
商学(19293)
商学院(19132)
财经大学(18879)
(18472)
业大(18118)
北京(18066)
研究所(17955)
农业(17612)
经济学院(17580)
基金
项目(86240)
科学(70371)
研究(68795)
基金(63185)
(52244)
国家(51637)
科学基金(47282)
社会(45826)
社会科(43356)
社会科学(43344)
(35351)
基金项目(33389)
教育(30922)
自然(28360)
编号(27943)
自然科(27736)
自然科学(27728)
自然科学基金(27329)
(27054)
(27027)
资助(24607)
(22054)
成果(21947)
(20423)
创新(19514)
(19440)
(18955)
国家社会(18899)
课题(18859)
重点(18664)
期刊
(84780)
经济(84780)
研究(47014)
(32384)
中国(31475)
管理(30183)
(23098)
业经(16727)
科学(15974)
(15826)
金融(15826)
技术(15762)
农业(15633)
教育(14585)
财经(13954)
学报(13414)
经济研究(12753)
(12195)
大学(11875)
学学(11295)
问题(10827)
(10698)
技术经济(10181)
财会(10075)
现代(8954)
世界(8711)
(8351)
会计(8177)
商业(8177)
经济管理(8167)
共检索到234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冒天启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直接障碍:政企不分冒天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尽管“十五大”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新的具体部署,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有很大的障碍,其中最重要的是政企不分。政企分开,在70年代末就已经提出来了。但搞了近20年,政企分开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绵勇  
影响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根本原因,是观念问题,即国有企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国有企业古已有之,它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是国家职能的延伸。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把国有制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国有化的弊端。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有企业也主要履行国家的职能,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种实现形式,但是,是特殊的实现形式,其公有性质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公有制原则,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性质在所有制上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由劳动者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所构成的集体经济。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丝毫不会损害社会主义,相反,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范章  
推行股份制的严重障碍———政企不分○黄范章1、用股份制来改革国有企业,经过了几年试点之后已获得中国共产党“十五大”肯定,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进步,确实令人鼓舞。目前,在这个大好形势下有两个倾向值得注意,甚至令人担忧。一是中国习惯于用搞政治运动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宁  
市场、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但我国过去超越社会发展阶段通过国家以行政干预的方式配置资源,加大了交易费用,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今要克服困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使市场和企业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小萍  
一、国有经济布局过于宽广,制约了资本市场 的发展,使国有资本难以进退自如 党的十五大决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要通过“抓大放小”,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和改组,使国有资本从部分产业、行业有计划、有步骤地退出,流向和加强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通过债转股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通过股份制改造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入国有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这实际上是把国有资产作为资本在资本市场上让渡和交易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一方面必须有资本投资者,而且他们愿意让渡,具有接替国有资本退出的能力;另一方面必须有资金需求者,而且有使资本增值的动机和能力。在我国...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启先  
抓住症结排除障碍深化企业改革杨启先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尽快解决的共识问题主要是:第一,对国有企业的现状如何全面加以估计?第二,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究竟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子?第三,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难度究竟在哪里,即要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解决哪些问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易庭源  
由于国有资产“所有者虚位”,导致对“经理监控弱化”,造成普遍亏本局面 ;因此要以社会平均利润作为经理受托责任“量”的最低界限 ,超奖少罚 ,凭数字说话 ,铁面无私 ,就建立了科学的约束机制。切实计算超额利润 ,大部留成 ,奖给股票期权 ,就可留住人才 ,引进人才 ,又建立了科学的激励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钊  
“政企不分”──制约我国改革的难点与关键崔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攻关阶段。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是最迫切、也是难度最大的。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认清、找准其症结所在,是找到正确出路的前提。我国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已是确定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必胜  
以往的政企不分主要表现为政府从外部干预企业,包办了政府和企业的事。而近年来,随着企业集团的组建,政企不分表现出内部化的倾向,就是企业包办了政府和企业的事。政企不分内部化的途径就是通过资产重组;建立和扩大企业集团,混淆两种不同的行政机制,误用政府行政机制取代企业内部行政机制。其后果表现为政府行政权力辐射强度与资产重组效益存在一个反向变动的关系模型。出路在于从中小企业入手,实现民营化,产权多元化,改革政府管理体制,规范市场,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否则,无论资产重组跨多少地区、行业、部门都不可能获得成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辉  
政企分开与国有企业改革孙国辉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本文试图从政企分开的角度,对国有大中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军旗  田书凡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延续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将国有企业议题单独成章的做法,并设置了较私营企业更严格的条款:重新定义国有企业以增强规制的针对性(重点针对中央一级政府所有或控制的、从事商业活动的大型国有企业),扩张非歧视原则(不仅包含最惠国待遇,还包含国民待遇)以强化国有企业的义务,将商业考虑原则作为国有企业的一项独立义务,扩大国有企业补贴规则的适用范围、明确国有企业作为补贴主体的适格性,设定更全面更高标准的国有企业透明度义务。CPTPP国有企业规则及其背后的竞争中立原则与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目标一致性,但由于过去的国有企业改革较少考虑国际市场的制约因素,国内规则与国际规则未能实现良好衔接,申请加入CPTPP则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加快制度型开放提供了双重契机。应优化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减少政府对商业类国有企业的干预,清理不合理的补贴政策,促进国内规则与国际规制接轨;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谈判,为国有企业改革和转型争取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并推动国际经贸规则朝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刁秀海  赵秀丽  
理顺政企关系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刁秀海赵秀丽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稳步推进,政企关系将呈现多元化格局。能否理顺这种关系,决定着国有企业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甚至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福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建平  朱克朋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一个竞争性市场,在这个竞争性市场上,民营企业具有较国有企业更高的效率,那么,在实践中民营化改革何以依旧争议不断,阻碍重重?改革是一个利益博弈过程,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从直观上看,只要效率提高了,就可以实现对利益受损者进行补偿,使各利益相关者都能从中受益,共同利益空间越大,改革的阻力就越小。但是,帕累托改进要求原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得到完全补偿,这抬高了新所有者收购价格的下限,而政府的多重目标又使改制的利益空间收缩。文章从补偿和政府职能目标对改制的利益空间产生影响这一角度,来分析民营化的障碍,指出补偿要求和多重政府职能会影响改制的利益空间,从而阻碍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