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29)
2023(7058)
2022(5511)
2021(5072)
2020(4401)
2019(9984)
2018(10017)
2017(18832)
2016(10204)
2015(11066)
2014(11054)
2013(10807)
2012(9560)
2011(8155)
2010(8584)
2009(8531)
2008(8880)
2007(7803)
2006(7226)
2005(6967)
作者
(26821)
(22591)
(22499)
(21194)
(14553)
(10546)
(10114)
(8545)
(8483)
(8153)
(7642)
(7604)
(7591)
(7165)
(7097)
(6664)
(6646)
(6454)
(6409)
(6344)
(5630)
(5613)
(5441)
(5283)
(5137)
(5096)
(4999)
(4895)
(4450)
(4329)
学科
(69735)
(67765)
企业(67765)
管理(50663)
(47792)
经济(47718)
业经(24155)
(21489)
方法(19100)
(18310)
(17296)
财务(17290)
财务管理(17279)
企业财务(16357)
(14559)
技术(14261)
农业(13905)
(12341)
(12333)
企业经济(12063)
数学(11920)
数学方法(11856)
体制(11307)
(11179)
经营(10837)
理论(10642)
(10413)
中国(10155)
技术管理(9765)
决策(8587)
机构
学院(147236)
大学(140232)
(66707)
经济(65697)
管理(64203)
理学(54421)
理学院(54008)
管理学(53533)
管理学院(53228)
研究(43119)
中国(37786)
(34642)
(28935)
财经(26008)
(24318)
(23554)
(22752)
科学(22135)
(20930)
商学(19612)
商学院(19451)
中心(19437)
经济学(19100)
财经大学(18842)
(18450)
北京(18408)
业大(18148)
研究所(18099)
经济管理(17696)
农业(17537)
基金
项目(86731)
科学(71105)
研究(68435)
基金(63977)
(53112)
国家(52491)
科学基金(48178)
社会(45483)
社会科(43114)
社会科学(43103)
(35312)
基金项目(33653)
教育(31049)
自然(29686)
自然科(29047)
自然科学(29041)
自然科学基金(28627)
编号(27654)
(27394)
(27039)
资助(25208)
(22296)
成果(21478)
(20063)
创新(19648)
(19577)
(18824)
重点(18823)
国家社会(18620)
课题(18617)
期刊
(83843)
经济(83843)
研究(47549)
(32332)
管理(31052)
中国(30894)
(22578)
业经(16645)
科学(16486)
(16051)
金融(16051)
技术(15951)
农业(15286)
教育(15052)
财经(13868)
学报(13718)
经济研究(12588)
大学(12102)
(12065)
学学(11404)
(10740)
技术经济(10317)
财会(10302)
问题(10298)
现代(8932)
世界(8514)
会计(8432)
商业(8425)
经济管理(8227)
(7757)
共检索到235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童年成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放权让利阶段、探索两权分离与推行承包制阶段、转换经营机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文章沿着这一脉络,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及其经验得失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麒植  李军林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对改革历程和穿插其间的理论争论进行回顾,是应对新时代挑战的重要理论准备。而国有企业作为改革的核心,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以小见大的启发意义。国企研究相关文献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三类——国企低效论、国企有效论和制度论。国企低效论以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为理论基础,但是其对经济活动的刻画过于简化,无法有效地对经济秩序变化的动态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因此其国企低效的结论也值得商榷。国企有效论和制度论均从不同角度关注经济变迁过程,为国企和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赋予了新的、符合现实的职能。但是二者仍然没有相互融合,尚未形成逻辑自洽的系统性理论,因此也无法完整地回答国企的定位和效率问题。进一步讲,对国企效率问题的理解核心在于对"经济秩序如何形成"这一宏大问题的探讨,这需要跨学科的合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石泉  
本文用“经营管理权”、“经营权”、“法人财产权”三个概念来描述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发展阶段,对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主张将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扭亏解困结合起来统盘考虑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问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邵宁  
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国有企业改革始终为人们所关注。经过近三十年不懈的探索和艰难的努力,中国国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初步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融合,从社会稳定的隐患转变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可谓成绩斐然。这场规模宏大的历史性改革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和心血,他们用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铺就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历史值得被铭记,而《国有企业改革实录》一书的问世正是对这一段改革历程最为真实和完整的还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朗辉  杨玉民  
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和80年代相比,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由扩权让利为主的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二是由单项改革为主转向综合配套改革;三是由中央统一指导企业改革转向地方主动探索企业改革;四是由着眼于搞好每个国有企业转向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今后决定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和成效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全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状况;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状况;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和国有资产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状况。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秉维  
对中、东欧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思考顾秉维一、中、东欧国有企业改革近况目前,中、东欧国家大部分国有小企业改造已基本完成,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造从1992年初陆续开始,前东德地区、捷克、波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进展较快;因受内外大环境影响,保加利亚、克罗地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朗辉  杨玉民  
“八五”国有企业改革回顾与思考黄朗辉杨玉民“八五”时期(1991—1995),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80年代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承包经营责任制在许多国有企业仍然实行,股份制试行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稳步推进,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和18城市“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虎平  徐文文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话题。国有企业如何有效融入市场经济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所在。文章从历史和逻辑一致性视角出发,通过系统梳理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政府附属物向市场经济法人主体转变的改革历程,总结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对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性质、角色及功能进行再认识。在此基础上,认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是:完善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建设,有效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茂兴  唐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经历了放权让利、企业制度创新、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分类深化改革四个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机制、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全球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在功能界定和社会责任、垄断与竞争、经营自主权和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续着眼于规范并推广国有资本投资与运营机制,进一步重组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全面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双轨并行的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国有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茂兴  唐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经历了放权让利、企业制度创新、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分类深化改革四个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机制、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全球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在功能界定和社会责任、垄断与竞争、经营自主权和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续着眼于规范并推广国有资本投资与运营机制,进一步重组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全面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双轨并行的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国有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世武  
从党的十一届王中全会至今,中国改革整整走过了十个年头。如今,改革进入了关键阶段,物价改革能否顺利,将最终取决于企业改革,取决于企业的承受力——经济效益。这是改革关键时期的关键。回顾总结广西企业改革的十年,从实践和理论上思考今后深化改革的诸问题,认清企业改革在全面改革关键时期的重要地位,将是十分必要和富有意义的。一、十年改革,活力初具 1、1978~1983年的改革起步阶段,也是承包制的第一个起伏期。这一阶段首先是根据中央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在企业中恢复原有的规章管理制度,消除“文革”的混乱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开始了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之一———税收,率先进行了改革。1983年和1984年的两步“利改税”的重大改革和工商税制的全面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面貌:从原来的单一化税制转为适应有计划的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袁礼斌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反思中国人民大学袁礼斌如果从70年代末实行企业基金和利润留成制度算起,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虽然我们采取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转换机制、产权改革等多种形式,但国有企业改革的境况并不乐观,因而有必要对国有企业改革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改革开放二十年,山西省企业工资工作认真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切实加强工资宏观管理,不断引深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实行同工同酬,企业工资内部分配渐趋合理,职工工资水平明显提高。据统计,截止1997年底,全省职工工资总额达240亿元,较1978年增长13.4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