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83)
2023(14536)
2022(12443)
2021(11775)
2020(10079)
2019(23080)
2018(23201)
2017(44540)
2016(24561)
2015(27550)
2014(27562)
2013(27204)
2012(24909)
2011(21987)
2010(22331)
2009(21044)
2008(21316)
2007(18900)
2006(17087)
2005(15651)
作者
(70238)
(58230)
(58003)
(55063)
(37394)
(27889)
(26311)
(22703)
(22211)
(21113)
(20062)
(19675)
(18696)
(18418)
(18048)
(17614)
(17450)
(17134)
(16661)
(16610)
(14453)
(14430)
(14126)
(13455)
(13143)
(13034)
(12928)
(12921)
(11675)
(11560)
学科
(101005)
经济(100858)
(95186)
(86831)
企业(86831)
管理(86198)
方法(44541)
数学(34716)
数学方法(34215)
(33042)
业经(32113)
(31266)
中国(24728)
(23919)
(23787)
财务(23715)
财务管理(23675)
企业财务(22417)
农业(21589)
理论(20268)
技术(20172)
(18933)
(18760)
地方(17863)
(17806)
(17385)
(17212)
(17175)
贸易(17165)
(16643)
机构
学院(350336)
大学(347771)
管理(143083)
(139452)
经济(136365)
理学(122133)
理学院(120882)
管理学(118952)
管理学院(118314)
研究(112446)
中国(88784)
(75319)
科学(68645)
(68618)
(56964)
(56278)
(53777)
财经(53254)
中心(51163)
研究所(50838)
业大(50362)
(48217)
北京(48208)
(44632)
师范(44269)
农业(43753)
(43311)
(40507)
经济学(40039)
财经大学(39162)
基金
项目(225901)
科学(178089)
研究(169096)
基金(163067)
(140093)
国家(138789)
科学基金(120838)
社会(105021)
社会科(99340)
社会科学(99310)
(88920)
基金项目(86457)
自然(78481)
教育(77157)
自然科(76688)
自然科学(76671)
自然科学基金(75329)
(73300)
编号(70263)
资助(67363)
成果(57466)
重点(49485)
(49392)
(48708)
课题(47705)
(47528)
创新(44748)
项目编号(43854)
(43429)
教育部(42625)
期刊
(164486)
经济(164486)
研究(108065)
中国(69360)
管理(57990)
(56681)
(53071)
学报(50585)
科学(47907)
教育(41511)
大学(39183)
学学(36613)
农业(36427)
(33115)
金融(33115)
技术(32694)
业经(28772)
财经(26753)
经济研究(24300)
(22947)
问题(21171)
(20435)
技术经济(19131)
理论(17854)
图书(17545)
现代(17363)
财会(16623)
科技(16299)
实践(16072)
(16072)
共检索到534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郑伟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管理层收购(MBO)为完善国有资本的有进有退及合理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但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法制环境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管理层收购在定价方式、融资模式、融资退出渠道等方面不够合理,从而引发了在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国有资产重大流失的争论。基于管理层收购(MBO)处于国有企业改革"十字路口"的背景下,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外企业MBO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剖析我国国有企业MBO过程中交易定价存在的相关问题,最后通过借鉴和吸收美国管理层收购的成功经验,为解决我国国有企业在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定价问题提出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健  纪建悦  
M B O( 管理层收购) 是近二、三十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型并购形式, 西方国家的实践表明, M B O 有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管理层积极性、有效调整资产结构、提高决策效率等作用。它是大公司实现资产剥离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管理者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处于关键时刻的今天,研究 M B O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毛道维  蔡雷  任佩瑜  
本文以 1999— 2 0 0 2年间实施了MBO(管理层收购 )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在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 ,对这些公司的业务、财务、股本、管理、行为等特征以及收购定价、资金来源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证检验。通过研究 ,我们认为 ,MBO并不是“国退民进”的重要途径 ,成功实施MBO的企业需要一系列重要的条件 ;MBO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争论实质上是公众和政府对国有存量资产改革中“分配的公正性”问题的理解与管理层对该问题的理解存在差异 ;EMBO(管理层收购和员工持股 )可以作为从企业层面解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公正性和合法性的一种制度性安排。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武俊  邓锡绵  
中国的国有企业在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国有企业如何迎接这一挑战并发展壮大 ,许多问题接踵而来。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 ,对国有企业改革变迁过程中与交易成本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明春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问题朱明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制度创新阶段,加快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培育较为发达的产权组织和产权市场已势在必行。这既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的需要,也是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谭志坚  覃家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洪帖  王兵  
本文首先分析了管理者收购(MBO)的具体含义;接着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管理者收购(MBO)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意义;最后,简要指出了管理者收购(MBO)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洪静  
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迈出了前所未有的步伐。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的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如相当一部分企业还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经营机制不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生产经营艰难,经济效益下降等。本文从管理的角度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国有企业管理现状
[期刊] 改革  [作者] 迟福林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劳动力产权问题迟福林一、劳动力产权问题的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是追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改革的实践说明,实现这个目标,要有两个主要条件:一是优化资源配置;二是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我国过去十几年的企业改革在某些方面有重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清泰  
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五个问题的认识陈清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江泽民总书记在上海、长春召开的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阐明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不久前结束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今后1...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在全  
员工持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制度,对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产权结构,缩小收入差距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但员工持股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在员工持股的企业中,员工持股的平均化、形式化、外部化,内部人控制、激励的短期化、利益协调困难以及流动性等问题存在,使员工持股的积极作用受到影响。为此,应对职工持股计划进行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和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还应给予政策支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曙光  
文章认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成功与否,深入研究与解决好产权形式、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至关重要。现有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上的弊端甚多,解决的办法是在承认“全民所有”的前提下,实行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三方的“共有制”。对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仍然实行政府委派制或任命制,使经营者既无法获得应有的权益,又得不到有效的监控和约束,必然会导致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应当尽快让厂长(经理)彻底摆脱政府官员的系列,由企业管委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多年来一直一方面提得很高,另方面又无法落到实处,引起劳动者心态的严重失衡。在今后的改革中,既要从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伟  朱伯玉  杜军燕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始于1978年,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缺乏制衡、效率低下的企业治理结构。国有企业在公司化改组进程中,由于其股东的特殊性,使公司制在国有企业中发生了异化,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如何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于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活力与绩效至关重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汉斯约尔格·赫尔  潘德平  
国有企业的亏损和呆帐问题已成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巨大障碍。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①把银行和企业从现有的呆帐中解脱出来;②避免再发生新的呆帐。围绕这两个方面,本文提出了解决呆帐和改组亏损企业的具体思路,并提出了与之配套的财政预算、社会保障、货币政策、对外经济等方面的改革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