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7)
- 2023(8046)
- 2022(6511)
- 2021(5949)
- 2020(5287)
- 2019(11766)
- 2018(11913)
- 2017(22386)
- 2016(12614)
- 2015(13904)
- 2014(13919)
- 2013(13779)
- 2012(12534)
- 2011(10952)
- 2010(11643)
- 2009(11412)
- 2008(11968)
- 2007(10793)
- 2006(10072)
- 2005(9725)
- 学科
- 业(72392)
- 企(69208)
- 企业(69208)
- 济(55949)
- 经济(55850)
- 管理(55178)
- 业经(25285)
- 财(24023)
- 方法(21342)
- 农(20707)
- 务(18177)
- 财务(18166)
- 财务管理(18147)
- 制(17516)
- 企业财务(17156)
- 技术(15281)
- 农业(15266)
- 体(13778)
- 数学(13681)
- 数学方法(13496)
- 策(13486)
- 中国(13022)
- 理论(12405)
- 体制(12337)
- 企业经济(12212)
- 划(12066)
- 和(11913)
- 经营(11153)
- 技术管理(10066)
- 银(9198)
- 机构
- 学院(182090)
- 大学(177225)
- 济(78829)
- 经济(77391)
- 管理(74320)
- 理学(62050)
- 理学院(61509)
- 管理学(60827)
- 管理学院(60458)
- 研究(58740)
- 中国(49336)
- 财(42038)
- 京(37826)
- 科学(32520)
- 江(32212)
- 农(31619)
- 财经(31220)
- 所(30152)
- 经(28065)
- 中心(26924)
- 研究所(26337)
- 州(24810)
- 业大(24747)
- 北京(24431)
- 农业(24419)
- 经济学(22807)
- 财经大学(22515)
- 商学(21839)
- 商学院(21653)
- 院(21127)
- 基金
- 项目(107124)
- 科学(85393)
- 研究(82424)
- 基金(77113)
- 家(65623)
- 国家(64897)
- 科学基金(57280)
- 社会(52875)
- 社会科(50001)
- 社会科学(49989)
- 省(43549)
- 基金项目(39906)
- 教育(37467)
- 自然(35660)
- 自然科(34885)
- 自然科学(34876)
- 划(34413)
- 自然科学基金(34337)
- 编号(33244)
- 资助(31706)
- 业(29849)
- 成果(27658)
- 创(25825)
- 部(23852)
- 重点(23706)
- 发(23360)
- 课题(23355)
- 创新(23121)
- 制(22741)
- 性(22258)
共检索到300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井辉
产权理论和超产权理论是用来指导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理论体系。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 ,不仅要引入产权理论来推进改革的进程 ,而且要注意竞争机制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作用。本文试从产权理论与超产权理论的对比分析中得出结论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 ,产权改革是发挥竞争机制作用的前提 ,只有推进产权改革 ,才能积极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兰国庆
文章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问题,是对国有企业的性质认识不清。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制企业,而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低级组织形式。要建立企业管理委员会,行使国有企业的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国有企业能正常运行。企业管理委员会选拔和任用经理,并对企业重大事项作出决策。职工既是国家的雇员,也是全体劳动人民中的成员,应实行固定工制度,要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管理委员会 职工身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于飞
国有企业作为一种官办事业自古有之,从国家这种行政建制产生起,它就存在并得到了发展,国有企业无论在什么国家都是为国家政权和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服务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国有企业是社会大生产的一种组织经营形式,它的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的,而不是以人们的主观好恶为转移的。就其经营目标和职能而言,国有企业具有公用和公益性质,为整个国家、整个国民经济服务是所有国家国有企业的共同特点。从总体上搞好国有企业,是塑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关系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重大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云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黄云一、企业制度的生命力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症结企业制度的生命源泉究竟在哪里?放眼世界经济史,我们发现,当代一些最流行的富有生命力的企业制度曾经遭到理论家的极力否定和非议,现代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曾被论证为注定天桥的企业制度,但它在美国经...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阎恕生 钟国辉
国有企业改革是巨大的系统工程,矛盾错综复杂。要有成效地把改革引向深入,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改革的实践。正确理解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等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熊映梧
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黑龙江大学熊映梧国企改革为什么举步维艰?改革15年来,国有企业(简称国企)改革明显地落后于其他方面的改革,如今真是举步维艰,进退两难,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国企改革的许多困难,盖源于改革的思路是要维持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企大摊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章昌裕
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选择章昌裕如果说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一种临界状态,那么,这个临界点的关键就是国有企业改革(包括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这场改革不是表面意义上的企业股份制改造或政企分开管理方法的建立,而是对中国现有政治制度的一场挑战,所以,这场改革令每个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冬林 金成晓
经济主体是凭借各自的经济权利索取收益和从事经济活动的。因此,考察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必须从研究经济权利入手。任何一个经济组织的自愿形成,都是不同经济主体在遵循权利与责任相对称的原则前提下,通过签定一组契约而实现的。市场里的企业便是其典型的代表。之所以会形成经济组织,或以组织的形式获取经济利益,而不是以个体的形式进行,是因为合作的方式比分散的方式能获取更多或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经济组织的日益宠大与实现规模经济的要求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石泉
理顺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李石泉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是否已经理顺用“理顺国有企业改革思路”题目做文章,必然遭来非议。因为有些同志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子已经明了,再提理顺改革思路至少是多此一举。然而,我还是坚持认为理顺国有企业改革思路仍有必要;换言之,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易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俊江
国有企业,作为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经营组织形式,已在世界各国获得普遍发展。但目前世界各国的国有企业几乎都面临着如何生存与发展的共同挑战,各国都在设法克服国有企业共有的弊端,为国有企业正常发展创造适宜的经济环境。借鉴这方面的国际经验,对于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推进和建立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纪显举
一、“两权分离”与产权分割的共生关系国家所有制企业改革的思路是什么?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提法。一种认为“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同经营权分离;另一种认为是产权分割,实现企业内部所有权多元化。我认为,“两权分离”和产权分割二者可以兼容,而且具有共生关系,不能把它们看成是互相排斥的东西。二者的共生关系表现在,“两权分离”会派生出产权分割,即经营权会派生出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军 程艳霞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细胞,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十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简政放权、承包经营、股份制改造等几个阶段,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从总体上来说,国有企业的活力普遍得到了增强。但是国有企业与国际惯例相比,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比,国有企业的现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而且随着改革由易到难,一些深层次问题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本文就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