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5)
2023(7692)
2022(6057)
2021(5600)
2020(4895)
2019(11005)
2018(11218)
2017(21464)
2016(11628)
2015(12700)
2014(12619)
2013(12490)
2012(11051)
2011(9588)
2010(9954)
2009(9678)
2008(10068)
2007(8935)
2006(8302)
2005(8056)
作者
(30777)
(25991)
(25615)
(24586)
(16677)
(12148)
(11695)
(9831)
(9733)
(9444)
(8802)
(8671)
(8662)
(8187)
(8181)
(7737)
(7649)
(7502)
(7449)
(7335)
(6479)
(6415)
(6220)
(6064)
(5863)
(5800)
(5772)
(5631)
(5021)
(4950)
学科
(73424)
(69604)
企业(69604)
管理(54746)
(53920)
经济(53830)
业经(24920)
(23109)
方法(22808)
(20976)
(18326)
财务(18318)
财务管理(18307)
企业财务(17378)
(16289)
农业(15775)
数学(15392)
技术(15377)
数学方法(15327)
(13174)
(12809)
中国(12488)
企业经济(12191)
体制(12073)
(11650)
理论(11403)
经营(11346)
(10918)
技术管理(10763)
决策(8907)
机构
学院(168064)
大学(161489)
(77195)
经济(76009)
管理(73101)
理学(62135)
理学院(61679)
管理学(61169)
管理学院(60837)
研究(48484)
中国(42639)
(39869)
(32907)
财经(30359)
(27536)
(27179)
(26228)
科学(24854)
(23564)
经济学(22759)
中心(22424)
商学(22290)
商学院(22091)
财经大学(22091)
业大(21026)
北京(20768)
(20713)
经济学院(20473)
研究所(20411)
经济管理(20273)
基金
项目(100452)
科学(82087)
研究(77869)
基金(74855)
(62365)
国家(61676)
科学基金(56278)
社会(52148)
社会科(49535)
社会科学(49523)
(40052)
基金项目(39557)
教育(35315)
自然(34862)
自然科(34155)
自然科学(34149)
自然科学基金(33632)
编号(31586)
(31204)
资助(29908)
(28892)
(24858)
成果(24592)
(22927)
(22647)
创新(22140)
国家社会(21553)
重点(21463)
(21026)
(20811)
期刊
(94386)
经济(94386)
研究(53103)
中国(36125)
(36082)
管理(34038)
(25604)
科学(19261)
(18723)
金融(18723)
业经(18341)
农业(17099)
技术(16952)
学报(16587)
财经(16323)
教育(15251)
经济研究(14459)
大学(14435)
(14222)
学学(13773)
问题(11764)
(11621)
技术经济(11176)
财会(10888)
现代(9781)
商业(9658)
世界(9327)
会计(8975)
经济管理(8924)
(8696)
共检索到266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灿  
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劳动者个人产权○刘灿文章认为,我国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动力机制不能增加职工的责任感和有效地激励其积极性,因而导致了企业的低效率和低效益。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的企业改革虽然着眼于放活企业和激励劳动,但由于忽视了制度创新和产权激励,...
[期刊] 改革  [作者] 迟福林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劳动力产权问题迟福林一、劳动力产权问题的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是追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改革的实践说明,实现这个目标,要有两个主要条件:一是优化资源配置;二是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我国过去十几年的企业改革在某些方面有重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永佶  
作为劳动公有制经济特殊形式的国有企业,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存在很多弊端,改革、发展和壮大国有企业应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理念和原则下进行,其根本在于确立并保证劳动者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充分发挥由劳动者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内生的民主权,以法律机制保障劳动者各项权利的落实和运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鉴合作制企业的权利体系,合理确定国有企业职工与全体公民在国有企业中的权利,选举国有企业占有权执行委员会,由其聘任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国有企业占有权执行委员会在国有企业权利体系中的地位非常特殊,需要以劳动者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永佶  
作为劳动公有制经济特殊形式的国有企业,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存在很多弊端,改革、发展和壮大国有企业应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理念和原则下进行,其根本在于确立并保证劳动者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充分发挥由劳动者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内生的民主权,以法律机制保障劳动者各项权利的落实和运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鉴合作制企业的权利体系,合理确定国有企业职工与全体公民在国有企业中的权利,选举国有企业占有权执行委员会,由其聘任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国有企业占有权执行委员会在国有企业权利体系中的地位非常特殊,需要以劳动者的民主权(选举权以及言论、结社、批评、建议等权利)对其监督和制约,确保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符合全体劳动者的利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保中  
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与劳动雇佣资本制度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国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有资本与劳动不应是对立关系而应是协作关系。资本劳动协作制能提高国有企业的独立经营地位和自负盈亏能力,改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更好地实现国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学法  曹招根  
本文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 ,分析了劳动价值论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 ,认为按劳动价值论要求 ,把产品所有权及剩余索取权交给企业是国企改革的前提。并认为要深化国企改革 ,还必须拓展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空间 ,承认价值是由全要素生产力共同创造的 ,实行劳动、资本与技术入股、经理股份期权制等改革是劳动价值论本身的要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盛丹  陆毅  
劳动者的工资议价能力是决定工资的重要因素。本文将De Loecker and Warzynski(2012)对不完全竞争的测算拓展到劳动力市场,构建指标测算了企业层面劳动者的工资议价能力,在此基础上运用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国有企业改制对劳动者工资议价能力的影响,进而探讨对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转制降低了劳动者的工资议价能力,并且国有企业改制的影响具有行业差异:在差异化产品、劳动密集型和高竞争程度行业,国有企业改制会较大程度地降低劳动者的工资议价能力,而在同质性产品、资本密集型和垄断行业,其影响并不明显。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改善劳动收入占比不断下降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局面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盛丹  陆毅  
劳动者的工资议价能力是决定工资的重要因素。本文将De Loecker and Warzynski(2012)对不完全竞争的测算拓展到劳动力市场,构建指标测算了企业层面劳动者的工资议价能力,在此基础上运用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国有企业改制对劳动者工资议价能力的影响,进而探讨对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转制降低了劳动者的工资议价能力,并且国有企业改制的影响具有行业差异:在差异化产品、劳动密集型和高竞争程度行业,国有企业改制会较大程度地降低劳动者的工资议价能力,而在同质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竹兰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仍然遵循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货币资本产权原则,不能科学地体现中国国有企业的设立宗旨和特定功能,也不能科学地建立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现实需要我们用人力资本产权原则替代货币资本的产权原则主导国有企业的下一步改革,用人力资本产权原则确定全体人民的国有资产所有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学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建立经营者更换机制周学一、经营者更换机制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手段促使经营者优胜劣汰的机制称为经营者更换机制,它是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微观基础和基本条件。经营者更换机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提高、完善、充实的过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升  
我国对国有企业实行的股份制和民营化的产权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监督激励和效率流失的问题,而劳动力资本化是一项可行的制度选择。劳动力资本化改革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一项制度补充,是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和完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潘立韫  
一、国有产权流动的积极作用 产权流动是国有企业并购、国有资产重组的前提。就微观方面讲,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迅速扩张企业规摸,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就产业方面讲,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效应;就宏观方面讲,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资产存量的流动。就目前而言,国有产权的流动将有助于我们解决如下问题: (一)解决劣势企业生存和优势企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洪曙  叶剑明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国有企业改革就一直是政府及经济学界的核心议题。在这一历程中,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润留成、利改税和承包经营的改革实验,但效果并不理想。在1993年以后,又确立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指向的股份制改造。其主要指导思想是只要改变国有制的实现形式,如改变企业的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就可以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其主要对策就是成立国资委、大力进行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全面实行两权分离的公司制。本文的研究是想证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井辉  
产权理论和超产权理论是用来指导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理论体系。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 ,不仅要引入产权理论来推进改革的进程 ,而且要注意竞争机制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作用。本文试从产权理论与超产权理论的对比分析中得出结论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 ,产权改革是发挥竞争机制作用的前提 ,只有推进产权改革 ,才能积极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