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1)
- 2023(13790)
- 2022(11466)
- 2021(10276)
- 2020(8761)
- 2019(19510)
- 2018(19248)
- 2017(37496)
- 2016(20555)
- 2015(22661)
- 2014(22320)
- 2013(22261)
- 2012(20345)
- 2011(18198)
- 2010(18454)
- 2009(17641)
- 2008(17791)
- 2007(15991)
- 2006(14261)
- 2005(13025)
- 学科
- 济(95156)
- 经济(95003)
- 业(90966)
- 企(82286)
- 企业(82286)
- 管理(79474)
- 方法(43241)
- 数学(34823)
- 数学方法(34653)
- 财(33021)
- 业经(30512)
- 农(29474)
- 中国(25022)
- 务(23588)
- 财务(23570)
- 财务管理(23539)
- 制(22871)
- 企业财务(22425)
- 农业(21297)
- 技术(18258)
- 体(16788)
- 划(16592)
- 贸(15919)
- 贸易(15911)
- 地方(15854)
- 策(15521)
- 易(15431)
- 理论(14789)
- 和(14661)
- 体制(14524)
- 机构
- 学院(304434)
- 大学(300838)
- 济(132828)
- 经济(130386)
- 管理(123404)
- 理学(106602)
- 理学院(105564)
- 管理学(104361)
- 管理学院(103792)
- 研究(95785)
- 中国(75687)
- 财(65218)
- 京(61867)
- 科学(55602)
- 农(55006)
- 财经(51590)
- 所(47293)
- 经(46960)
- 江(46632)
- 业大(45916)
- 中心(43991)
- 农业(43369)
- 研究所(42236)
- 经济学(41314)
- 财经大学(38158)
- 北京(37968)
- 经济学院(37537)
- 州(36152)
- 商学(35524)
- 商学院(35242)
- 基金
- 项目(200197)
- 科学(160231)
- 基金(149970)
- 研究(143432)
- 家(130353)
- 国家(129200)
- 科学基金(113096)
- 社会(96579)
- 社会科(91748)
- 社会科学(91725)
- 基金项目(80175)
- 省(78011)
- 自然(73387)
- 自然科(71784)
- 自然科学(71763)
- 自然科学基金(70579)
- 教育(64826)
- 划(64737)
- 资助(60194)
- 编号(54796)
- 部(45179)
- 创(44717)
- 重点(44458)
- 业(43084)
- 成果(42798)
- 制(42122)
- 发(42052)
- 创新(41019)
- 国家社会(40821)
- 教育部(39370)
- 期刊
- 济(148063)
- 经济(148063)
- 研究(89043)
- 中国(56535)
- 财(54881)
- 农(50705)
- 管理(49549)
- 学报(45293)
- 科学(43451)
- 大学(35310)
- 学学(34176)
- 农业(33698)
- 融(30115)
- 金融(30115)
- 财经(27280)
- 业经(25767)
- 技术(25176)
- 经(23413)
- 经济研究(23062)
- 问题(21633)
- 教育(21246)
- 业(20046)
- 技术经济(16948)
- 现代(15548)
- 贸(15132)
- 商业(15113)
- 财会(15053)
- 版(14269)
- 世界(14250)
- 科技(13263)
共检索到450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玲文 姚洋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工业企业的就业规模大幅度下降,许多人认为,企业改制是其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11个城市386家企业从1995年到2001年的面板数据的研究,评估了企业改制对就业的影响。我们的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和一般印象相反,改制显著地减缓了就业的下降趋势。我们还发现,改制对企业的就业增长有持续的和递增的积极作用。即使在控制了企业的绩效、就业条件、资产结构以及改制前就业历史之后,我们仍然得到相同的结论。另外,我们还使用了倾向分值匹配基础上的差分内差分方法对我们的结果进行了验证,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制 就业 倾向分值匹配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江 熊智桥 石大千
依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2-2007年数据,以环保问责制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环境规制对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环保问责制显著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技术引进(设备更新)是环保问责制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制;环保问责制对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等级和区域差异。鉴于此,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环保领域的问责制度,针对不同隶属等级、不同区域的国有企业实施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同时,国有企业应建立以技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峰 荣兆梓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利润大幅增长,但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也愈发严重,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国企利润来源问题。关于国有企业利润来源的传统观点强调了国有企业利润的垄断来源而忽略甚至否定了效率来源。本文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5个国有工业行业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松弛变量的Super-SBM效率测度模型对15个代表性行业的年度技术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分别考察了技术效率对国有工业行业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效率对利润指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国有企业利润的效率来源不容置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翠 张龙平
文章基于审计署公布的央企集团审计结果公告,研究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环保投资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环保投资具有促进作用,区域审计覆盖面的扩大能够强化这种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国家审计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增强监事会效能发挥对国有企业环保投资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度低和所处地区信息透明度低的国有企业,国家审计对其环保投资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文章丰富了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治理效应的研究,对提升企业环保投资、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晓红 张昉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薪酬管制的有效性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以2009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按照其性质(国有或非国有)以及所处行业的产业结构(竞争市场或寡占市场)进行分类,实证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薪酬管制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表明,国企高管薪酬管制对企业绩效存在正向作用,而其效果几乎不受产业结构的影响,这跟我国国有企业受到政府的保护导致行政垄断有关。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国企薪酬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短期内维持薪酬管制,而将长期目标设定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完善激励制度,最大限度保证国有企业健康稳定成长。
关键词:
薪酬管制 产业结构 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和军 张依
推动国资监管体制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是新一轮国资改革的关键方向。本文基于沪深A股数据,以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简称“两类公司”)的组建为切入点,以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机制分析表明,其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机制、过度投资抑制机制、“脱实向虚”纠正机制间接提升了国企抗风险能力。异质性分析显示,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效应还受行业、区域、公司治理因素影响。行业维度,垄断性、高技术行业的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效应更强;区域维度,央企与东部地区国有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效应更强;公司治理维度,具有较高混改程度、内部控制水平、独立董事比例、股权激励程度的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效应更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凯 姚洋
我们利用1995~2001年期间11个城市企业水平的面板数据对5种国有企业改制成因的假说进行了检验。我们发现,改制与企业预算约束的硬化之间有正向的关系,而过高的债务和冗员率则抑制了企业的改制。市场化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对企业的改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企业效率的改进在改制决策中不起作用。这表明,市场建设对于促成有效的制度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改制 制度变迁 转型经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克勇 刘晓光
一、行政干涉严重,税务部门未能及时介入国企改制过程,致使税收管理十分被动在国企改制过程中,税务机关的地位和作用常被忽略,有时甚至处于被排斥的境地。改制期间人民法院和企业主管部门往往不通知税务机关参与其中,税务机关作为税款征收的执法者和法定债权人的权力被削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莹莹 许家云
基于资源配置视角,本文就国有企业改制和企业市场存活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国有企业改制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存活概率。机制检验表明,国有企业改制会通过劳动效率提升效应延长企业存续时间,也会通过融资约束效应抑制企业市场存活。异质性分析表明,改制后类型为外资的企业比为民营的企业市场存活的概率更大;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进行改制企业市场经营时间更长;所属为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改制后退出市场的风险率要明显低于资本和劳动密集型行业。此外,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市场存活的抑制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毛志宏 魏延鹏
以2013~2017年国有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样本,从“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的视角研究党组织嵌入对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党组织成员任职于上市公司董、监、高后,极大地促进了信息透明度的提升;尤其是董事长兼任党委书记更加有利于这种治理效应的提升;而董事长与党委书记两职合一的同时若再兼任总经理则起到了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部控制水平低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公司中,党组织嵌入对信息透明度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而董事长、党委书记和总经理三职合一则表现出更为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朱安东
随着这次金融危机中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有化浪潮的兴起,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在国内外理论界争论已久,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证方面至今都尚未得出一致结论。现有的关于国有企业效率问题的实证分析主要集中于其微观(企业)或者中观(行业)层面,而少有宏观层面的分析。本文通过对全球60多个混合经济国家的国有企业部门的储蓄一投资缺口、盈利、与政府之间的资金往来、在国内外信用市场中角色等的实证分析,说明那种认为国有企业在宏观层面没有效率、增加了政府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压力、在国内市场吸取贷款太多从而挤占了私人借贷以及增加了外债负担等论断缺乏事实依据。这些数据证伪了国有企业天...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经济国家 效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健
国有企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60~80年代初,它们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履行社会职能和一定的经济职能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80年代以后,尽管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但国有企业运转不灵,企业亏损增加,效率低下以及给国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一军
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国有企业要抓大放小,中小企业全面改制,建立真正市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次改制工作影响到全社会的各行各业,对与企业关系密切的财产保险业的影响更加明显,企业财产保险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关注国企改制的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白重恩 路江涌 陶志刚
本文通过对1998至2003年间全部国有企业和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来研究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效果。我们不仅考察了改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而且考察了改制对企业社会效益指标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分析了改制影响经济效益的渠道、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的差别、以及改制效果的可持续性。本文的主要发现是:改制后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并且主要来自于代理成本的降低,表现为管理费用率的下降;改制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成本,但和国际经验相比程度不是很大;国有控股改制社会效益较好,而非国有控股改制经济效益较好;改制效果在一定期间内持续。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制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