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6)
- 2023(14407)
- 2022(12033)
- 2021(10861)
- 2020(9466)
- 2019(21437)
- 2018(21132)
- 2017(40723)
- 2016(22320)
- 2015(25288)
- 2014(25464)
- 2013(25271)
- 2012(23388)
- 2011(20979)
- 2010(21410)
- 2009(20543)
- 2008(21172)
- 2007(19612)
- 2006(17243)
- 2005(15998)
- 学科
- 济(99678)
- 经济(99528)
- 业(94772)
- 企(85928)
- 企业(85928)
- 管理(84745)
- 方法(44920)
- 数学(35711)
- 数学方法(35308)
- 财(35102)
- 农(31573)
- 业经(31532)
- 制(26020)
- 务(24650)
- 财务(24599)
- 财务管理(24555)
- 企业财务(23268)
- 中国(22992)
- 农业(21817)
- 技术(19305)
- 体(18819)
- 贸(17912)
- 贸易(17902)
- 理论(17662)
- 和(17645)
- 易(17385)
- 划(17314)
- 策(16816)
- 地方(16360)
- 学(16357)
- 机构
- 学院(336691)
- 大学(333137)
- 济(141028)
- 经济(138146)
- 管理(132776)
- 理学(113430)
- 理学院(112293)
- 管理学(110558)
- 管理学院(109922)
- 研究(106631)
- 中国(85265)
- 财(70667)
- 京(69599)
- 科学(63931)
- 农(59405)
- 财经(55009)
- 所(54622)
- 江(53434)
- 中心(49973)
- 经(49699)
- 业大(49160)
- 研究所(48681)
- 农业(46772)
- 北京(43608)
- 经济学(42820)
- 州(41521)
- 财经大学(40351)
- 范(39575)
- 师范(39153)
- 经济学院(38816)
- 基金
- 项目(213068)
- 科学(168534)
- 研究(155842)
- 基金(155483)
- 家(134232)
- 国家(133027)
- 科学基金(115540)
- 社会(100100)
- 社会科(94860)
- 社会科学(94831)
- 省(84439)
- 基金项目(82175)
- 自然(74355)
- 自然科(72678)
- 自然科学(72655)
- 教育(71627)
- 自然科学基金(71448)
- 划(69467)
- 资助(63619)
- 编号(62883)
- 成果(50829)
- 重点(47614)
- 部(47585)
- 创(46815)
- 发(44893)
- 业(44118)
- 制(43478)
- 创新(43060)
- 课题(42979)
- 国家社会(41399)
- 期刊
- 济(163922)
- 经济(163922)
- 研究(98486)
- 中国(66974)
- 财(60836)
- 农(55744)
- 管理(53944)
- 学报(50292)
- 科学(46986)
- 大学(38878)
- 农业(37363)
- 学学(37001)
- 融(32833)
- 金融(32833)
- 技术(31259)
- 教育(30917)
- 财经(28524)
- 业经(28401)
- 经济研究(25099)
- 经(24590)
- 业(22205)
- 问题(21583)
- 技术经济(19364)
- 财会(17537)
- 贸(17277)
- 版(16461)
- 商业(16244)
- 现代(16134)
- 统计(16056)
- 世界(15703)
共检索到510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筱萍
职工持股制度是目前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形式 ,但常常和管理层收购交织在一起 ,形成一种混合收购制度。它对经营者而言首先是一种福利 ,其次才是激励 ;而对职工来说则是就业保证金性质大于激励性质 ,并增加了职工的“就业成本”;职工兼具劳动者和投资人双重身份 ,与企业经营者相比 ,在企业里承担了与他们地位及收益不对称的风险。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产权改革 混合收购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迎辰 王晓腾
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举措和重要突破口,并购重组是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战略性调整。文章在分析并购重组作用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础上,结合当前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提出在明确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定位、健全并购重组法律法规、完善资本市场及提高金融中介服务能力等建议。
关键词:
并购 混合所有制 国有企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俊龙 汤吉军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社会经济的热点与难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假设脱离实际,无法完全解决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行为经济学则可以有效弥补。根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文章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剖析了改革中存在的自辩、沉淀成本效应、损失厌恶、现状偏爱、羊群效应、禀赋效应、自利服务偏见等现象,以及其对改革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旨在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改革 行为经济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升 姚娜娜 余振红
本文通过构建国有股东、非国有股东和监管机构的三方博弈模型,探究不同主体利益博弈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国有股东侵占非国有股东利益的概率受到非国有股东的上诉成本、监管机构可以获得的处罚收益以及查出概率、惩罚力度等因素影响,判定国有股东对非国有股东的侵占比例是否在可容忍范围,关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造的推进步伐。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 利益关系 博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升 姚娜娜 余振红
本文通过构建国有股东、非国有股东和监管机构的三方博弈模型,探究不同主体利益博弈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国有股东侵占非国有股东利益的概率受到非国有股东的上诉成本、监管机构可以获得的处罚收益以及查出概率、惩罚力度等因素影响,判定国有股东对非国有股东的侵占比例是否在可容忍范围,关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造的推进步伐。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 利益关系 博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露 杨红英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不规范、运营效率和投资回报率低下等问题。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有利于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的取长补短。文章对中国建材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联合重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做了深层次分析与探讨,提出了"联合重组—股权结构多元化—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的分析框架。研究结论表明,联合重组是国有企业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并提高企业绩效。研究结论和建议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
关键词:
企业绩效 联合重组 公司治理 企业管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欣 韩宝山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当前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多个大股东之间的制衡作用均有利于绩效改善,异质股东制衡比同质股东制衡更有利于绩效改善;第一大股东性质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当防止股权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应在大股东间形成有效的股权制衡关系;国有企业引入民营、外资等非国有资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是一种更优的股权结构。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股权结构 股权制衡 公司绩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斌
1978年,我国对外开放设定的政策目标之一,就是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实现这个政策的目标路径是引进外资,获取外国直接投资溢出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不断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其价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东升 杜恒波 唐文龙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内外各参与主体不断进行着利益分化与重新整合的动态调整,需设计激励相容机制创造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本文以企业内外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协调为切入点,将利益矛盾分析贯穿研究全过程,探究产权演变过程中国有企业利益重构的内在机理,提出有效整合利益关系、重构利益代表机制、健全利益表达与强化利益分享等机制设计。通过利益平衡满足不同主体的合理利益诉求,构建国有企业的有效治理模式,实现企业价值创造最大化。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治理转型 利益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建萍
当前,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存在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律法规内容监管真空、监事会的相关建设不完善、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行为存在道德风险、社会监管主体履行监管权利时存在制约等监管缺陷与监管理念误区。文章认为,要通过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与模式、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信息公开制度、对员工持股进行限制,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等措施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建萍
当前,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存在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律法规内容监管真空、监事会的相关建设不完善、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行为存在道德风险、社会监管主体履行监管权利时存在制约等监管缺陷与监管理念误区。文章认为,要通过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与模式、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信息公开制度、对员工持股进行限制,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等措施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进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红英 童露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一些国有企业也开始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但股权结构、委托代理关系、董事会构成及运行机制等公司内部治理问题是困扰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首先从理论上界定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公司内部治理的基本概念,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并在"股东-董事会-经理人"三者间构建了一个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其次从董事会治理模式、董事会构成以及董事会信息共享机制、权力制衡机制和决策机制等方面对国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博文 张政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多期DID方法对国企混改的碳减排效应、结论异质性及微观机制进行讨论。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与对照组相比,国企混改样本平均处理效应为-6.4%,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采用三重差分法(DDD)检验了研究结论异质性特征,发现国企混改的碳减排效应在国企参股企业、清洁生产行业、低行业集中度水平和出口企业中更显著。微观机制方面,对技术进步、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结构清洁化三条机制渠道进行了检验,发现能源效率提升是国企混改碳减排效应的最重要机制渠道,企业能源效率改善所带来的碳减排间接效应占碳减排总效应的62.96%;但国企混改未能通过促进企业能源结构清洁化这一渠道显著促进碳减排;由于技术减排效应弱于能源回弹效应,国企混改也未能通过技术进步渠道促进碳减排。为此,应持续深入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建立重点行业国企混改与节能减排政策协同机制,重视国企混改绩效多重异质性特征,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结构清洁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艳 李佳颖 李知恩
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研究微观企业投资行为开拓了新视角。本文研究发现:混合主体多样性会带来企业资本成本的差异,并且随着资本成本的提高,国有企业的投资规模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此外,混合主体制衡度与国有企业资本成本呈负向关系,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资本成本 投资支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秦华英
本文基于行业地区属性和宏观经济变量的视角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国有企业创新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相对于处于垄断行业和中西部地区的国有企业,处于非垄断行业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国有企业创新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更为敏感。而且房价增速越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越不利,但是资本市场越发达,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企业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