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7)
- 2023(8705)
- 2022(6749)
- 2021(6192)
- 2020(5461)
- 2019(12449)
- 2018(12489)
- 2017(24905)
- 2016(13205)
- 2015(14975)
- 2014(14676)
- 2013(14557)
- 2012(12757)
- 2011(11062)
- 2010(11454)
- 2009(11012)
- 2008(11183)
- 2007(10094)
- 2006(8823)
- 2005(8295)
- 学科
- 业(76729)
- 企(73314)
- 企业(73314)
- 济(64755)
- 经济(64675)
- 管理(58671)
- 方法(32096)
- 业经(26044)
- 数学(24559)
- 财(24179)
- 数学方法(24050)
- 农(21039)
- 务(19199)
- 财务(19162)
- 财务管理(19147)
- 企业财务(18119)
- 技术(16075)
- 农业(15543)
- 理论(13509)
- 策(13355)
- 制(13118)
- 划(12865)
- 企业经济(12431)
- 和(12104)
- 中国(12083)
- 经营(11881)
- 技术管理(10719)
- 体(10603)
- 决策(9584)
- 贸(9416)
- 机构
- 学院(196062)
- 大学(187673)
- 管理(86265)
- 济(84889)
- 经济(83464)
- 理学(74309)
- 理学院(73753)
- 管理学(72568)
- 管理学院(72228)
- 研究(52758)
- 中国(45370)
- 财(40256)
- 京(38379)
- 财经(31801)
- 江(30224)
- 科学(29978)
- 农(29858)
- 经(28802)
- 业大(26868)
- 所(25481)
- 中心(24883)
- 经济学(24662)
- 商学(24640)
- 商学院(24418)
- 北京(23917)
- 州(23574)
- 经济管理(23464)
- 财经大学(23283)
- 农业(23264)
- 研究所(22512)
- 基金
- 项目(124290)
- 科学(100544)
- 研究(92323)
- 基金(92057)
- 家(77949)
- 国家(77227)
- 科学基金(70030)
- 社会(60350)
- 社会科(57435)
- 社会科学(57417)
- 省(50430)
- 基金项目(48042)
- 自然(45636)
- 自然科(44731)
- 自然科学(44722)
- 自然科学基金(44007)
- 教育(42307)
- 划(39930)
- 资助(38562)
- 编号(37309)
- 业(31324)
- 创(29495)
- 成果(27922)
- 部(27129)
- 重点(27014)
- 创新(26564)
- 发(25989)
- 制(24886)
- 国家社会(24720)
- 课题(24720)
共检索到288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崔宏 张黎焱
我国国有企业收益分配的现状模式是在1993年实施"两则"、"两制"、财税改革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诸多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形成的。这里,劳动者(包括经营者与一般工人)的报酬通常并不包括变动报酬部分,形式上看是典型的资本单边治理逻辑,即"资本雇佣劳动"下的企业收益分配模式。暂不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玉德
本文从知识视角重新审视了新经济下的企业性质及由此决定的收益分配模式。分析认为,新经济下企业是财务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订立的特别契约,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财务资本和技术性、管理性等知识以及聚合财务资本与各种知识的能力决定着企业的效率边界;股票期权制不仅仅是一种激励制度,而是企业所有权范式基于知识的转换,进而导致收益分配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文章最后对以净利润为基础的收益分配模式进行了澄清,提出新经济下的企业收益分配应以EVA为基础,以真正体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小及其创值能力的高低。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企业性质 人力资本 收益分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武立东 范家瑛 王凯
股利政策相关研究发现了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在职消费、盈余管理等短期行为问题,但是较少文献关注股利相关政策与公司长期行为的关系,尤其是该政策可能引发的创新驱动问题。本文选择财政部、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收益分配政策》)实施前后三年(2004—2010)作为样本区间,并以该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收益分配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不受该政策影响的民营企业来说,央企的创新水平在新政策实施后显著提高。同时,本文使用平行趋势检验、动态效应、替换变量、PSM匹配及剔除其他解释等方法开展稳健性检验,结果保持一致。影响机理检验发现,收益分配政策通过转变经营目标和强化外部监督来提高国有企业创新水平。并且,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收益分配政策》的创新提升效应仅在内部治理机制(如较强董事会胜任力和高管技术能力)和外部治理机制(如较高分析师关注度和外部环境丰富度)较完善的样本公司中存在。本文研究补充了收益分配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也为公司治理机制分析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研究结论对相关部门制定收益分配和公司治理政策具有较强的实践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舒
本文回顾了我国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发展的历程,提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情况,分析了目前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模较小的状况及其成因。最后提出壮大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模的几点政策建议,以期对实践工作有所指导。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收益分配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包翼 吴君民 胡淼
一、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研究现状(一)传统企业收益分配模型及其问题"股东至上论"的传统企业收益分配模型(如图1所示)占据了当前各种社会形态实际分配的主流地位。许多学者分别从主观风险偏好差异、团队生产理论以及资产专用性等方面,论述"资本雇佣劳动"、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独享剩余价值的合理性。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也是根据上述思想进行分析设计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宋淑琴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开始实施薪酬制度改革。但由于产权制度的制约,国有企业并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期薪酬制度的影响,收益分配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国有企业收益分配的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静杰 杨刚 徐晓梅
高科技企业的剩余是企业的知识资本和物质资本共同创造的,知识资本的存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正是由于存在企业剩余,才可能产生资本经营的动力。为了有效地激励知识资本所有者,本文设计了知识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模式。
关键词:
高科技 知识资本 企业收益 分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光辉 王刚贞
电子商务和农业价值链融资是近年来"三农"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电商企业+农业价值链"融资的发展演变路径、具体运作模式以及在国内的实践进行了梳理,进一步从合作博弈的视角对该金融模式背后的收益分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该模式下,相对于传统经营模式,每个价值链融资参与主体的收益均有所提高,最后总结了传统收益分配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为优化该模式的融资服务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光华 陈万明 王怀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企业收益分配统计问题研究高敏雪企业收益分配关系到不同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是经济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对待的大问题。改革开放十余年,企业收益分配关系几经变化,从而如何对企业收益分配状况加以统计和分析,成为一个持续讨论并不断发展变化的研究课题。随着社会主义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主体包括政府、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他们分别提供了经营环境、物质或资本、决策、劳作或执行四个要素。每个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个要素都不是同质的,每个要素也都必须参与分配。显然,这种分配不可能按照同质的标准来进行,而是根据各要素提供主体的分配博弈进行,分配博弈的位势取决于各主体提供要素的稀缺程度。分配博弈通常采取政治博弈与市场博弈两种形式,要使博弈有效,关键是使博弈的双方具有公平竞争的地位。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不同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决定了分配的不同性质和结构特征,而不同的分配性质和分配结构又决定了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晔
作者认为,立足所有者或企业,并以货币资本保全为基点,企业的收益是包括持产收益的税后净利。企业收益分配必须坚持产权明晰、制度约束等原则。同时认为,有权占有企业收益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及使用者──企业,但应考虑经营者及监督者对企业收益的索取权,并受财务制度等若干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
收益,收益分配论,同等富有,生产要素分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荣武 沈庆元
文章以产权理论为基石,重点研究了产权范式的企业本质观;产权范式收益分配制度是收益分享还是收益独占;产权范式收益分配的效率与公平。研究表明:现代企业是产权契约联结体;产权范式的企业收益分配是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社会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分享制而不是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收益独占制;产权范式的企业收益分配不仅能提升企业生产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而且有利于确保收益分配公正合理、产权平等保护和机会均等。
关键词:
产权范式 收益分配 效率与公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婷
中国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核心。国有企业改革30年来,其财务治理模式呈现出颇为曲折复杂的演进历程,并正制约着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财务共同治理模式,即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在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国有股东、机构投资者及其他法人股东、职工董事共同参与公司财务控制权的分配,同时达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双赢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