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1)
- 2023(14713)
- 2022(12419)
- 2021(11598)
- 2020(9881)
- 2019(22240)
- 2018(22042)
- 2017(42558)
- 2016(23015)
- 2015(25854)
- 2014(25043)
- 2013(24821)
- 2012(22472)
- 2011(19860)
- 2010(19892)
- 2009(18451)
- 2008(18278)
- 2007(16204)
- 2006(14203)
- 2005(12662)
- 学科
- 济(94581)
- 经济(94474)
- 业(94439)
- 企(86863)
- 企业(86863)
- 管理(82892)
- 方法(42296)
- 数学(32794)
- 数学方法(32436)
- 业经(32133)
- 财(29779)
- 农(29117)
- 中国(23294)
- 务(22623)
- 财务(22558)
- 财务管理(22537)
- 技术(22216)
- 企业财务(21355)
- 农业(20708)
- 理论(19240)
- 制(19017)
- 和(17901)
- 地方(17537)
- 划(16874)
- 学(16247)
- 策(16135)
- 贸(15633)
- 贸易(15620)
- 易(15140)
- 技术管理(14346)
- 机构
- 学院(323224)
- 大学(318977)
- 管理(137005)
- 济(130217)
- 经济(127534)
- 理学(118139)
- 理学院(116973)
- 管理学(115345)
- 管理学院(114756)
- 研究(99760)
- 中国(77537)
- 京(67853)
- 科学(60629)
- 财(60360)
- 农(50155)
- 所(48575)
- 江(48138)
- 财经(48043)
- 业大(46715)
- 中心(45357)
- 研究所(43882)
- 经(43689)
- 北京(42652)
- 范(39601)
- 师范(39277)
- 农业(39203)
- 州(38951)
- 经济学(37495)
- 商学(37094)
- 商学院(36730)
- 基金
- 项目(217642)
- 科学(173187)
- 研究(163697)
- 基金(157841)
- 家(135396)
- 国家(134140)
- 科学基金(118022)
- 社会(103340)
- 社会科(97974)
- 社会科学(97949)
- 省(86905)
- 基金项目(84365)
- 自然(76031)
- 自然科(74324)
- 自然科学(74309)
- 教育(73936)
- 自然科学基金(73044)
- 划(70835)
- 编号(67306)
- 资助(63560)
- 成果(53214)
- 创(50022)
- 重点(47588)
- 部(47268)
- 发(46476)
- 创新(45795)
- 课题(45399)
- 业(43293)
- 项目编号(42262)
- 国家社会(41876)
- 期刊
- 济(146759)
- 经济(146759)
- 研究(94921)
- 中国(61676)
- 管理(55822)
- 财(49320)
- 农(46446)
- 学报(44625)
- 科学(43794)
- 教育(36291)
- 大学(34747)
- 学学(32729)
- 农业(32613)
- 技术(30949)
- 融(27335)
- 金融(27335)
- 业经(26974)
- 财经(23648)
- 经济研究(22457)
- 经(20269)
- 业(19509)
- 问题(18667)
- 技术经济(18514)
- 科技(17151)
- 现代(16576)
- 图书(15697)
- 理论(15546)
- 商业(15487)
- 财会(15181)
- 实践(14097)
共检索到475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传谌 张行
我国国有企业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受到了诸多制度方面的制约,阻碍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更是放慢了我国经济转轨的脚步。因此,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消除相关的制度约束。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因,在动力充足的前提下寻找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缓慢的原因,从而引入制度约束的影响,最后针对当前我国国企面临的制度约束提出化解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自主创新 制度约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于凡修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具有特殊性与不可替代性。但现阶段,国有企业自主创新仍面临市场化改革、技术转化、人才培育等方面问题。为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切实推动其向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结构更优的方向发展,需要完善国有企业创新的外部政策与制度环境,突出国有企业创新引领地位;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完善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发挥政府补助的引导作用,带动国有企业创新投入;主导搭建信息化合作平台,畅通创新信息资源流动;改善金融环境,实现金融助力国企创新发展;优化政策方案,引导非国有资本参股国企。同时,要强化国有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和能力,以党建为引领夯实国企创新发展认识基础;以国有企业为主体,构建高效的产学研体系;加强技术引进和国际资源利用,促进二次创新和自主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培育引进创新型人才,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深化容错纠错机制建设,使国有企业敢于创新。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林向义 张庆普 罗洪云
基于DEA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能消除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差异带来的影响,客观地反映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主观努力程度。构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多粒度语言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利用C2R模型判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对有效性,利用"投影"分析非有效DMU的成因,利用改进的DEA模型确定创新能力相对有效的企业创新资源投入产出的"扩大系数";以某地区5个开展自主创新的企业为例,利用该方法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有效和非有效DMU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评价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
本文在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框架下同时探讨了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和中国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困局。通过构建内生技术水平理论模型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具有门槛特征。当企业从事自主创新活动的利润较低时,信贷所有制偏好和软预算约束对自主创新产生的补偿效应大于挤出效应,国有企业比重增加将提高总体的自主创新水平;反之,补偿效应小于挤出效应,国有企业比重增加将降低总体的自主创新水平。进一步,本文利用1997~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以上结论。这说明在利润率较低的外部性领域,国有企业对总体的自主创新具有补偿效应。如果在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尚未改善的前提下盲目推行金融市场化改革,将无助于缓解现阶段的自主创新困局。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自主创新 补偿效应 挤出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亚旭 张建军 张娥 蔡建华
成果的推广应用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一环。大型国有企业能否通过自主创新最终实现提升整体核心竞争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既取决于能否取得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更取决于自主创新成果能否得到推广应用。本文深入分析了大型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推广的难点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成果 难点 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邝金丽
提高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创新动力不足是制约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推动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有利环境。只有系统整合国有企业的内、外环境要素,建立有效的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国有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主创新 动力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丹红
技术创新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技术集成对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正在不断拉大,以模仿性创新为主的创新方式已经不能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长久的动力,技术自主创新活动己经成为决定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提出了国有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两种支持体系,即基于企业内部的技术自主创新支持体系和基于企业环境的技术自主创新支持体系,旨在为系统强化国有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思路。
关键词:
技术自主创新 支持体系 构建 国有企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安新颖 冷伏海
从知识角度对自主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阐述自主创新和知识管理的关系,探讨知识管理各要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以知识管理为核心,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构建企业自主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比较不同知识管理因素对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樊哲银
作弊现象表现形式各异,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呈进一步蔓延之势。作弊抑制社会的知识创造,损害企业获取创新资金的能力,弱化企业的创新动机,削弱企业家的创新能力,阻抑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支持。采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重建社会信用、完善和健全经济和法律制度等措施,以遏制作弊文化,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作弊文化 自主创新 企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利娟
自主创新是企业实现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战略,也是企业持续高效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小企业在江苏省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自主创新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文章分析了自主创新战略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剖析了江苏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构建创新体系、培养人才、完善服务体系等相关措施来进一步提升江苏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 自主创新 创新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云斌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首次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地域范围、建设目标、建设布局和先行先试政策。确立了包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八个方面重点工作。本文从现实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三个方面,就提升泉州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泉州 企业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航 李柏洲 季晓明
提升军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军工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为之提供合理的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结合自主创新的过程和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的独特性,本文构建了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并基于产权战略管理、产权创造管理、产权保护管理、产权应用管理和产权机构管理五个系统模块,提出了提升军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知识产权管理改进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慧玲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出的评价企业自主创新的指标体系对西部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表明,整个西部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西部内部省份的差别也十分悬殊,其原因包括西部的技术创新环境不够完善、工程技术人才十分缺乏及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等,提高西部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求政府制定激励的宏观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企业在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及产学研等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陶虎 田金方 郝书辰
本文在阐释制度对企业自主创新作用的基础上,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基准,构建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测量工具,采用熵权值对山东省不同治理制度的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实际测度,并与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不同类型企业中是最高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