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5)
- 2023(13537)
- 2022(11285)
- 2021(10352)
- 2020(8757)
- 2019(19463)
- 2018(19143)
- 2017(36863)
- 2016(20023)
- 2015(22071)
- 2014(21466)
- 2013(21117)
- 2012(19396)
- 2011(17214)
- 2010(17766)
- 2009(16481)
- 2008(16799)
- 2007(15515)
- 2006(13982)
- 2005(12788)
- 学科
- 业(89542)
- 济(83797)
- 经济(83620)
- 企(81767)
- 企业(81767)
- 管理(75336)
- 方法(34303)
- 业经(30413)
- 农(28987)
- 财(28076)
- 数学(25630)
- 数学方法(25304)
- 技术(23587)
- 中国(21709)
- 务(20365)
- 财务(20307)
- 财务管理(20281)
- 农业(20272)
- 企业财务(19195)
- 制(18910)
- 策(18702)
- 理论(17021)
- 划(15796)
- 贸(15199)
- 贸易(15187)
- 和(15085)
- 易(14773)
- 技术管理(14567)
- 地方(14233)
- 体(13679)
- 机构
- 学院(286941)
- 大学(280614)
- 济(122506)
- 经济(120152)
- 管理(116622)
- 理学(99538)
- 理学院(98540)
- 管理学(97114)
- 管理学院(96563)
- 研究(93701)
- 中国(74033)
- 京(58992)
- 财(58251)
- 科学(55197)
- 农(49128)
- 所(46948)
- 江(46624)
- 财经(44833)
- 中心(42754)
- 研究所(42134)
- 业大(41218)
- 经(40714)
- 农业(38422)
- 北京(36971)
- 州(36069)
- 经济学(36061)
- 范(34928)
- 师范(34598)
- 院(33625)
- 财经大学(32786)
- 基金
- 项目(184105)
- 科学(147879)
- 研究(138481)
- 基金(134103)
- 家(115773)
- 国家(114680)
- 科学基金(100305)
- 社会(89455)
- 社会科(84880)
- 社会科学(84857)
- 省(74106)
- 基金项目(70532)
- 自然(63625)
- 教育(63215)
- 自然科(62270)
- 自然科学(62253)
- 自然科学基金(61256)
- 划(60785)
- 编号(55336)
- 资助(53531)
- 成果(44733)
- 创(44672)
- 重点(41313)
- 部(40817)
- 创新(40793)
- 业(40737)
- 发(40682)
- 课题(38724)
- 国家社会(36896)
- 制(36391)
- 期刊
- 济(143410)
- 经济(143410)
- 研究(86161)
- 中国(61606)
- 管理(50611)
- 财(48525)
- 农(46418)
- 科学(39977)
- 学报(39222)
- 教育(32354)
- 农业(31952)
- 大学(30972)
- 技术(29579)
- 学学(29270)
- 融(28938)
- 金融(28938)
- 业经(25636)
- 财经(22881)
- 经济研究(22292)
- 经(19956)
- 业(19499)
- 技术经济(18115)
- 问题(17951)
- 科技(15541)
- 贸(15092)
- 现代(14907)
- 世界(13943)
- 商业(13627)
- 坛(13172)
- 论坛(13172)
共检索到445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樊增强
技术创新对提高一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动力效应在于它的自催化性、低成本扩散与收益放大、能够快速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国有企业由于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生产设备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创新风险机制缺乏及职业化企业家队伍建设滞后而制约了其技术创新能力。因此 ,应通过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资、造就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及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等措施 ,提高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国有企业 核心竞争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尹作亮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源于企业创新的内部力量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本文拟从系统性的角度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以期对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有所裨益。一、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一)内部阻碍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巨涛
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顺利实施对于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扩大内需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绩效不明显,还远未发挥其本身所应有的功能。本文探讨了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七个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十条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业 技术创新 障碍 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一飞 李芳成
在文献研究和专家征询的基础上,列出22个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及其关系进行结构化分析,得到建筑业技术创新不足的解释结构模型;进一步通过交叉影响矩阵相乘分析,对影响因素按照驱动和依赖要素进行分类,从而找到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管理和干预的重点。最后,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解释结构模型 影响因素 建筑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明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冬秀,张汉泉,王佑斌,宋化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雪凌
建筑业技术创新既是顺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转型,又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建筑业是否能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对建筑业创新的障碍因素从产业、制度和市场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制定建筑业创新政策和建立建筑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出的建议。
关键词:
建筑业 技术创新 障碍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关士续 刘庆有 孟庆伟 张长明 乔士辉
简述了创新运行的一般模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生成机制、我国大中型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障碍与解决对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企业技术创新组织与管理问题、企业技术创新市场以及政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 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华靓
MBO作为激励管理层的一种手段 ,不仅有利于实现产权结构调整 ,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 ,而且还可以达到降低代理成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效果 ,对深化国企改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当前实施MBO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国企改革 融资障碍 资本市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伟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机制 ,竞争必然优胜劣汰 ,人为地制定最低限价不符合竞争规律的要求。国有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效率不高 ,竞争能力差 ,除受内部管理水平影响之外 ,还受外部机制约束、政企不分、政府保护等障碍因素的影响。因此增强国有企业竞争能力取决于国有企业自身的改革力度和政府宏观管理国有经济的能力。
关键词:
价格竞争 市场机制 国有企业 政府保护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熳华 王东阳
本文通过对贫困地区实施的科技扶贫案例和农业技术推广实践的分析 ,指出了阻碍贫困地区技术创新的多方面因素。在分析贫困地区技术创新的动力的基础上 ,将贫困地区技术创新分为技术推动型、需求拉动型和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交互型三类 ,并提出加强贫困地区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技术创新 动力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宇 丁长青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自噬"效应对企业实现新旧技术、产品、商业模式之间的转换具有消极阻碍作用,甚至影响企业实现顺利转型。其产生主要来自于四个效应维度,即"速度"、"多样化"、"破坏"和"商业模式"维度。应对"自噬"效应的潜在风险,企业要在竞争对手和市场需求之间平衡创新速度,降低技术产品之间目标市场的重叠性,高度关注技术极限及潜在的替代性技术,密切注意价值网或创新生态系统内相关产业的技术变革。
关键词:
持续技术创新 自噬效应 机理 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