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1)
- 2023(16541)
- 2022(13986)
- 2021(12970)
- 2020(10968)
- 2019(24921)
- 2018(24864)
- 2017(47175)
- 2016(25699)
- 2015(28758)
- 2014(28780)
- 2013(28272)
- 2012(25861)
- 2011(22690)
- 2010(23091)
- 2009(21709)
- 2008(21153)
- 2007(18850)
- 2006(16581)
- 2005(14862)
- 学科
- 济(103268)
- 经济(103144)
- 业(99534)
- 企(91113)
- 企业(91113)
- 管理(90697)
- 方法(46191)
- 数学(35543)
- 数学方法(35179)
- 业经(33374)
- 财(33057)
- 农(31095)
- 中国(26830)
- 技术(25178)
- 务(24143)
- 财务(24061)
- 财务管理(23988)
- 制(22884)
- 企业财务(22729)
- 农业(21811)
- 理论(21159)
- 学(20376)
- 和(19404)
- 地方(19016)
- 划(18159)
- 体(17730)
- 策(17357)
- 贸(16594)
- 贸易(16577)
- 易(16070)
- 机构
- 学院(363832)
- 大学(359744)
- 管理(149554)
- 济(142990)
- 经济(139835)
- 理学(128474)
- 理学院(127161)
- 管理学(125327)
- 管理学院(124650)
- 研究(115416)
- 中国(89748)
- 京(77958)
- 科学(71720)
- 财(68419)
- 农(60734)
- 所(57991)
- 江(56074)
- 业大(54418)
- 财经(53956)
- 中心(52780)
- 研究所(52099)
- 经(49002)
- 北京(48506)
- 农业(47690)
- 范(44783)
- 州(44712)
- 师范(44310)
- 院(42430)
- 经济学(40943)
- 技术(40630)
- 基金
- 项目(243708)
- 科学(192249)
- 研究(181003)
- 基金(175549)
- 家(152460)
- 国家(151082)
- 科学基金(131099)
- 社会(113040)
- 社会科(107073)
- 社会科学(107044)
- 省(97579)
- 基金项目(93415)
- 自然(85257)
- 自然科(83268)
- 自然科学(83246)
- 教育(82321)
- 自然科学基金(81803)
- 划(80240)
- 编号(74280)
- 资助(71151)
- 成果(59516)
- 创(54951)
- 重点(53882)
- 部(52953)
- 发(51675)
- 课题(51147)
- 创新(50533)
- 业(47562)
- 项目编号(46629)
- 科研(46124)
- 期刊
- 济(162830)
- 经济(162830)
- 研究(107819)
- 中国(76992)
- 管理(60449)
- 财(57293)
- 农(55653)
- 学报(55081)
- 科学(51434)
- 大学(41939)
- 教育(41538)
- 学学(39580)
- 农业(38658)
- 技术(35609)
- 融(30246)
- 金融(30246)
- 业经(29110)
- 财经(26552)
- 经济研究(25374)
- 经(22779)
- 业(22662)
- 问题(20537)
- 技术经济(20451)
- 科技(19634)
- 财会(18068)
- 现代(17676)
- 图书(17646)
- 理论(16769)
- 版(16694)
- 商业(16564)
共检索到546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吕宛青 邵慧敏 卜臣
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责任审计是评价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技术创新能力的一项全面、系统的审计方法。技术创新绩效责任审计模式能有效改变国有企业只注重科技创新短期效果的错误观念,对促进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责任审计以路径依赖理论为基础,将技术创新绩效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对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分析结果将成为评价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依据。其中,隐性绩效和显性绩效分别代表不同含义,隐性绩效是针对管理层的一个重要审计元素,主要由技术积累和外部效益组成,显性绩效主要由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组成。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学惠 韩德静
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及基本原则,确定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应承担的主要经济责任,并依此构建能客观反映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冰 李柏洲
为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特点,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以技术创新外部动力和技术创新内部动力为二级分指标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层指标的设立依据和内容加以说明。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动力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军 赵惠芳 游乐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胜杰
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活动。如何评价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亚娜
文章通过回顾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方法,并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便于企业客观的认识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沈乐平 段静 梁文光 王成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倡导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与国际社会认证企业的标准相接轨,更重要的是对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向起到指引作用,同时对主管单位的监管职能探索出新的监管模式。本文基于公司治理视角,同时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在保障指标体系全面、系统、简化、量化的前提下,指标体系领域层内涵中突出公司治理、信息披露、企业发展和满意度等内容,以期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社会责任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作亮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套科学、客观和实用的风险测评指标体系。本文阐述了风险识别的含义,提出了风险指标设计的基本思路,通过调研数据构建了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的42个因素指标体系,并阐述了主要风险指标的含义。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风险 评价指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应松宝 郭强 李良
对勘察设计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进行了界定,讨论了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勘察设计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理,建立了适合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勘察设计企业 持续技术创新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安景文 李园春 刘海东 甄海虹 梁瑞文
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的概念和评价方法,经过对创新能力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优化指标,建立了操作性很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DEA方法对创新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价。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成熟度 指标体系 相关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纯 章骞云 郑王雄杰
基于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内涵和定义,初步选择了60个评价指标,形成了通过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判别力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理论评估指标进行了多重实证筛选,构建6个评价模块共24个评价指标的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建筑业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指标评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爱东
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其前提是必须能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出科学评估。本文在回顾总结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钦
根据技术创新能力的特征,本文提出了由五个一级指标、二十个二级指标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引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实际应用。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晓峰
技术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价有助于企业对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跟踪和培育,以往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往往着眼于某一时点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少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即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进行探讨,因此构建一套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先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作了界定,接着依据建立指标体系所要遵循的原则,构建了一套偏重于动态角度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