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4)
- 2023(10266)
- 2022(8285)
- 2021(7519)
- 2020(6419)
- 2019(13878)
- 2018(13835)
- 2017(26531)
- 2016(14240)
- 2015(16094)
- 2014(16228)
- 2013(15758)
- 2012(14059)
- 2011(12291)
- 2010(12745)
- 2009(12359)
- 2008(12625)
- 2007(11797)
- 2006(10528)
- 2005(10046)
- 学科
- 业(82168)
- 企(77973)
- 企业(77973)
- 管理(68306)
- 济(62700)
- 经济(62587)
- 业经(27393)
- 财(26668)
- 方法(25123)
- 农(22941)
- 务(20598)
- 财务(20571)
- 财务管理(20549)
- 技术(20528)
- 制(19652)
- 企业财务(19495)
- 数学(17154)
- 数学方法(17032)
- 农业(16634)
- 体(14811)
- 划(14371)
- 策(14024)
- 中国(14014)
- 体制(13130)
- 理论(12964)
- 技术管理(12655)
- 企业经济(12496)
- 和(12485)
- 经营(12175)
- 银(9728)
- 机构
- 学院(215266)
- 大学(208248)
- 济(92449)
- 经济(90633)
- 管理(89333)
- 理学(75877)
- 理学院(75262)
- 管理学(74461)
- 管理学院(74047)
- 研究(63613)
- 中国(52738)
- 财(47283)
- 京(43214)
- 财经(36290)
- 江(34965)
- 科学(34918)
- 农(34567)
- 经(32759)
- 所(31020)
- 中心(29823)
- 业大(29577)
- 经济学(27283)
- 研究所(27100)
- 北京(26889)
- 农业(26870)
- 州(26784)
- 财经大学(26465)
- 商学(25836)
- 商学院(25626)
- 经济学院(24604)
- 基金
- 项目(133759)
- 科学(107551)
- 研究(101971)
- 基金(98038)
- 家(83020)
- 国家(82222)
- 科学基金(73392)
- 社会(66468)
- 社会科(63123)
- 社会科学(63110)
- 省(54122)
- 基金项目(51902)
- 教育(46338)
- 自然(46022)
- 自然科(45002)
- 自然科学(44992)
- 自然科学基金(44269)
- 划(42937)
- 编号(40653)
- 资助(38915)
- 业(33642)
- 创(32388)
- 制(32211)
- 成果(32043)
- 部(30134)
- 重点(29474)
- 创新(29373)
- 发(28472)
- 课题(27985)
- 国家社会(27609)
- 期刊
- 济(112568)
- 经济(112568)
- 研究(63648)
- 中国(45549)
- 财(42934)
- 管理(41584)
- 农(34104)
- 科学(27158)
- 学报(26033)
- 技术(24655)
- 农业(23513)
- 大学(21690)
- 融(20932)
- 金融(20932)
- 学学(20853)
- 业经(20677)
- 财经(19224)
- 教育(19059)
- 经(16612)
- 经济研究(16475)
- 业(14395)
- 技术经济(14371)
- 问题(14023)
- 财会(13360)
- 现代(11949)
- 科技(11178)
- 会计(11170)
- 世界(10788)
- 贸(10488)
- 商业(10289)
共检索到333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柳云龙
市场经济中决定企业胜衰的基本因素有三个:制度、人才和技术。在技术创新中技术人员的作用不可忽视,企业应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励技术人员。目前国有企业对技术人员缺乏有效的长期激励手段,改革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激励机制应侧重对其成果的奖励,完善企业薪酬体系,加强企业产权激励。
关键词:
技术人员 激励 改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迎新 刘绍东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总激励成本及总激励绩效关系的探索,提出了国有企业全员系统激励机制,并说明了在国有企业占有主体性、决定性的企业系统激励资源的条件下,全员系统激励将使国有企业系统激励成本极小化及激励绩效极大化,进而给出了对国有企业总激励资源进行系统优化配置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凌文
我国国有企业在运行实践中普遍存在经济效益不高的状况。缺乏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剩余索取权制度的安排不利于激发人力资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而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的分配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总资本构成序列+团队内绩效考核”的方式从理论上是有效的,从操作上是可行的,不失为解决激励机制问题、提高企业效益的一种方案。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资本构成 激励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慧
顾客满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保障,只有被充分激励的销售人员才能真正贯彻企业的市场战略。激励的有效性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激励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激励手段对销售人员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程度。绩效考核是衔接销售人员个人努力与组织奖励的关键环节,对销售人员的行为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处理好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及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销售人员 激励 绩效考核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微 唐伟
近年来,大多数国有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普遍存在着激励方式滞后、激励手段匮乏等问题,引起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本上升、知识型员工跳槽频繁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所以,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激发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发挥知识型员工的潜力,成为了目前很多企业的重要任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根据KANO模型数据分析员工满意度,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对策分为急需改进的因素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因素。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员工激励 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汝银
一、引言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对所有国家、所有地区以及所有企业的发展,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今天,在生产技术和资本较为容易从外部有偿获得的情况下,从根本上说,无论是单个企业的活力和竞争优势,还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竞争优势,无论是微观经济实绩,还是宏观经济实绩,都依赖于单个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努力程度,从而依赖于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长福
激励是企业管理的一项主要职能和抓手,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大致经历"精神激励-偏重物质激励-综合激励"三个演进阶段。当前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方面存在导向不明确、效能不到位、制度设置不合理、配套措施协同不得力等问题。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需要从国有企业的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已有的激励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将各种激励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因企因地因时制宜,多维度、全方位研究制定激励对策措施,以期更好地激发各级各类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邱黎明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国有企业改革,而构建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关键的环节。文章立足于经济学视角,对当前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难以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西部国有企业一定要及时更新观念,创新激励制度,提高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等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国有企业 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善林 刘银国
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探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设计问题。一、非对称信息与经营者激励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非对称信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许纪校 李娜
一、高科技企业技术人员与股权激励(一)高科技企业技术人员高科技企业技术人员是指在高科技企业中拥有现代科学理论知识、现代科学技术和丰富实践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知 赵奇伟 严兵
基于国有企业改制的样本,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国有企业长期投资水平低于非国有企业,这可能是造成国有企业投资非效率的重要因素,而这一点却是既有文献所忽视的。本文从委托—代理的理论视角出发,剖析国有企业董事长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期揭示国有企业长期投资偏低的深层原因。文中利用国有企业董事长总任期刻画其约束机制,利用国有企业董事长的持股数占总股本的比例来测度其激励机制。OLS回归结果显示,国有企业董事长总任期越短,长期投资越少,而持股比例对长期投资无显著影响;非国有企业董事长总任期对长期投资无显著影响,而持股比例越高,长期投资越少。为克服OLS回归中的内生性问题,论文进一步利用Ⅳ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