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72)
- 2023(17167)
- 2022(14335)
- 2021(13180)
- 2020(11303)
- 2019(25329)
- 2018(24946)
- 2017(48004)
- 2016(25987)
- 2015(28813)
- 2014(28228)
- 2013(27853)
- 2012(25014)
- 2011(22200)
- 2010(22236)
- 2009(20782)
- 2008(20510)
- 2007(18359)
- 2006(16153)
- 2005(14614)
- 学科
- 济(106562)
- 经济(106402)
- 业(102005)
- 管理(93199)
- 企(91523)
- 企业(91523)
- 方法(49807)
- 数学(40843)
- 数学方法(40347)
- 财(37093)
- 农(34019)
- 业经(33293)
- 制(26899)
- 务(25842)
- 财务(25784)
- 财务管理(25740)
- 中国(25176)
- 企业财务(24463)
- 农业(23712)
- 技术(20810)
- 体(19505)
- 贸(18745)
- 贸易(18734)
- 划(18461)
- 理论(18382)
- 易(18262)
- 和(17756)
- 学(17716)
- 策(17439)
- 银(16949)
- 机构
- 学院(370404)
- 大学(366917)
- 济(153774)
- 经济(150891)
- 管理(150128)
- 理学(129713)
- 理学院(128471)
- 管理学(126513)
- 管理学院(125831)
- 研究(115413)
- 中国(91441)
- 京(75380)
- 财(74859)
- 科学(69676)
- 农(67683)
- 财经(59238)
- 业大(57737)
- 江(57024)
- 所(56918)
- 中心(55274)
- 经(53911)
- 农业(53344)
- 研究所(51272)
- 经济学(46658)
- 北京(46026)
- 州(44077)
- 财经大学(43988)
- 经济学院(42210)
- 范(42176)
- 师范(41602)
- 基金
- 项目(250191)
- 科学(199288)
- 基金(185601)
- 研究(178679)
- 家(162697)
- 国家(161304)
- 科学基金(140525)
- 社会(116630)
- 社会科(110727)
- 社会科学(110701)
- 基金项目(98294)
- 省(97861)
- 自然(92824)
- 自然科(90803)
- 自然科学(90775)
- 自然科学基金(89272)
- 教育(82435)
- 划(81990)
- 资助(75239)
- 编号(70037)
- 重点(56004)
- 部(55657)
- 成果(54972)
- 创(54819)
- 发(52162)
- 创新(50696)
- 业(49648)
- 制(49538)
- 国家社会(48991)
- 科研(48676)
- 期刊
- 济(168355)
- 经济(168355)
- 研究(103097)
- 中国(69915)
- 财(62938)
- 农(61897)
- 管理(60269)
- 学报(58130)
- 科学(54263)
- 大学(45169)
- 学学(43168)
- 农业(41714)
- 融(34991)
- 金融(34991)
- 技术(33655)
- 教育(31962)
- 财经(30113)
- 业经(29682)
- 经济研究(25935)
- 经(25854)
- 业(24490)
- 问题(22386)
- 技术经济(19817)
- 版(18433)
- 财会(18376)
- 现代(17255)
- 商业(16963)
- 科技(16953)
- 贸(16650)
- 理论(16602)
共检索到544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卫婧婧
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国有企业并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并购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可作为供给侧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但同时长期绩效稳定性也较差;控制权的转移对国有企业并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保证目标企业控制权或管理权稳定很重要。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并购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所有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卫婧婧
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国有企业并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并购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可作为供给侧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但同时长期绩效稳定性也较差;控制权的转移对国有企业并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保证目标企业控制权或管理权稳定很重要。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并购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所有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卫婧婧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了国有企业并购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从资源匹配、并购协同、股权制衡等角度解析了目标企业所有制差异对并购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企并购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而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更有助于实现供给侧改革目标;面对不同所有制的目标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呈现出不同的调节作用,但负向影响是主要作用。因此,保持目标企业控制权和管理层稳定十分重要。国企并购在产业价值链升级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应尽快缩短双方资源磨合的调整期。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并购 产业升级 企业所有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卫婧婧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了国有企业并购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从资源匹配、并购协同、股权制衡等角度解析了目标企业所有制差异对并购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企并购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而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更有助于实现供给侧改革目标;面对不同所有制的目标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呈现出不同的调节作用,但负向影响是主要作用。因此,保持目标企业控制权和管理层稳定十分重要。国企并购在产业价值链升级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应尽快缩短双方资源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并购 产业升级 企业所有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蓝晓燕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了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消除选择性偏差以及异质性偏差后,国有企业改革后全要素生产率(TFP)显著提高,且国有控股型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还略高于完全私有化改革,而非国有控股型混改只在竞争性行业中对企业的TFP有提高作用。同时,与垄断性行业相比,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本文进一步发现,对于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TFP的影响不受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影响,而对于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豪 张建华 何宇 谭静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结合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溢出问题,构建能够反映企业TFP溢出机制的两类空间权重矩阵,实证分析了企业间存在的TFP溢出现象。结果表明:企业间TFP正向溢出现象是显著存在的,并且企业TFP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前一期的TFP水平对当期TFP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固定窗宽的滚动估计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间的TFP溢出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东、中、西地区和高、中、低技术行业企业间的TFP溢出效应强度存在依次递减的特征。其中,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业溢出程度最大,烟饮食品制造业溢出程度最小。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创新溢出 空间面板 制造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薛东阳
本文基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和学术界实证研究文献的梳理,分别从宏观层面经济周期以及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完善、中观层面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和微观层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国有企业本身的优势三个角度探究了2002-2009年国有企业效率提升的原因。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微观基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惠献波
文章基于融资约束和公司治理视角,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即股权主体多元和股权融合程度越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越高,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对企业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而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弥补制度缺陷,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研究为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评价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有力证据,对实现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惠献波
文章基于融资约束和公司治理视角,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即股权主体多元和股权融合程度越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越高,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对企业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而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弥补制度缺陷,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研究为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评价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有力证据,对实现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春瑜
利用PSM匹配样本并结合DID方法 ,本文检验了2018年5月份推出的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研究了这一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调节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工资决定机制改革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改革通过提升劳动效率进而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劳动效率在改革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而经济效益和收入公平的中介作用并不存在。研究还发现:在政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企业劳动密集型程度和所处行业竞争度两个因素起到了调节作用。本文首次用数据检验了工资决定机制改革的政策影响,为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深化依据。本文提出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更全面地衡量工资制度改革效果,并说明了作用机制和调节因素,丰富了收入分配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贤环 王瑶
与已有文献集中探讨我国限薪政策是否实现降低薪酬差距的政策效应不同,文章将研究视角集中于限薪政策出台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文章通过选取2007-2017年我国沪深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采用DID法实证检验了2009年"限薪令"、2012年"八项规定"以及2014年"限薪令"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2009年、2012年、2014年三次限薪政策都显著抑制了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研究还发现三次限薪政策对于规模异质性和成长异质性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作用存在差异。文章丰富了我国国有企业限薪政策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为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参考,有助于政府部门重新审视限薪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程晨 王萌萌
针对近期引起普遍关注的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本文利用2002—2013年上市公司样本探索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能"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1)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促使企业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2)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更加显著。(3)我们对机制的探索发现,技术创新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客观上,趋势性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对于企业转型升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政府应着力推进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高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以驱动可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强 戚建梅
基于制度相关理论,从企业所有制视角,应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查数据与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调查数据,研究地区性行政垄断指数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企业所有制因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地区性行政垄断对企业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生产率的负向影响较小,对私有企业生产率的负向影响相对较大;另外,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异质性所有制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还受企业规模、企业科技类别等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
地区性行政垄断 企业所有制 企业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奉先 王晨 赵颖岚
基于2009~2019年中国海关和财务数据库匹配的701家上市公司数据,文章考察了汇率变动对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分析框架分析了市场竞争、企业创新与中间品进口渠道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会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汇率变动会通过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这两种中介机制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前者的中介程度为1.457%,后者的中介程度为49.181%,而中间品进口渠道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市场竞争和企业创新在汇率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非国企、制造业以及大规模企业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创新的中介程度较为显著。鉴于此,增强汇率弹性、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提高企业创新动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翔 RoRbeRte.MaRks 万广华
我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引起了全世界经济学家的注意。自从80年代后期以来,大量的有关研究我国工业改革和生产率增长的文献出现在各种英文书刊上。就方法论而言,许多研究采用传统的生产函数法。这种方法本身假定所有的企业在技术上都是充分有效的,这种方法在我国生产率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种业创新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双向影响关系研究——基于各省要素禀赋的考察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创新:基于质与量双重视角的考察
财政压力是否降低了引资质量——来自新增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考察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基于量与质双重视角的考察
差异化股权制衡度、行业异质性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证据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投资比较研究——基于效率、就业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经验数据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内部监管治理的视角
国有企业“抓大放小”改革与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解
外资并购与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