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4)
- 2023(15108)
- 2022(12591)
- 2021(11654)
- 2020(9958)
- 2019(22374)
- 2018(22088)
- 2017(43283)
- 2016(22917)
- 2015(25631)
- 2014(25132)
- 2013(24909)
- 2012(22387)
- 2011(19661)
- 2010(19796)
- 2009(18443)
- 2008(18217)
- 2007(16419)
- 2006(14347)
- 2005(13189)
- 学科
- 济(100826)
- 经济(100677)
- 业(98379)
- 企(89642)
- 企业(89642)
- 管理(87657)
- 方法(44370)
- 数学(35364)
- 数学方法(34940)
- 财(34667)
- 业经(33660)
- 农(31267)
- 制(25616)
- 务(24492)
- 财务(24435)
- 财务管理(24393)
- 企业财务(23143)
- 中国(23024)
- 农业(21966)
- 技术(21220)
- 体(19028)
- 地方(17735)
- 划(17585)
- 理论(17257)
- 和(17234)
- 策(16851)
- 体制(16328)
- 贸(16150)
- 贸易(16135)
- 易(15681)
- 机构
- 学院(325343)
- 大学(319753)
- 济(141660)
- 经济(139101)
- 管理(138221)
- 理学(118902)
- 理学院(117902)
- 管理学(116381)
- 管理学院(115760)
- 研究(96091)
- 中国(78184)
- 财(69714)
- 京(64974)
- 财经(54594)
- 科学(52817)
- 江(50589)
- 经(49493)
- 农(47701)
- 中心(46976)
- 所(44688)
- 业大(43516)
- 经济学(42791)
- 财经大学(40376)
- 北京(39886)
- 研究所(39496)
- 州(39211)
- 经济学院(38651)
- 商学(38309)
- 商学院(37972)
- 经济管理(36981)
- 基金
- 项目(213890)
- 科学(173394)
- 研究(161362)
- 基金(159416)
- 家(135239)
- 国家(134046)
- 科学基金(120000)
- 社会(106857)
- 社会科(101573)
- 社会科学(101553)
- 基金项目(84628)
- 省(84081)
- 自然(76121)
- 自然科(74450)
- 自然科学(74433)
- 教育(73625)
- 自然科学基金(73201)
- 划(68547)
- 编号(64824)
- 资助(63756)
- 成果(50697)
- 部(48360)
- 创(48166)
- 重点(46853)
- 制(46055)
- 发(45913)
- 国家社会(44599)
- 创新(44226)
- 课题(43163)
- 人文(42902)
- 期刊
- 济(160570)
- 经济(160570)
- 研究(94524)
- 中国(62033)
- 财(59526)
- 管理(57954)
- 农(44489)
- 科学(40830)
- 学报(38635)
- 大学(32357)
- 融(32109)
- 金融(32109)
- 技术(31914)
- 学学(30731)
- 农业(30110)
- 业经(29284)
- 教育(28283)
- 财经(28013)
- 经济研究(24458)
- 经(24178)
- 问题(21164)
- 技术经济(18572)
- 业(17915)
- 财会(17345)
- 现代(16361)
- 商业(16306)
- 贸(15243)
- 理论(15011)
- 会计(14739)
- 世界(14477)
共检索到485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卫婧婧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了国有企业并购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从资源匹配、并购协同、股权制衡等角度解析了目标企业所有制差异对并购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企并购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而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更有助于实现供给侧改革目标;面对不同所有制的目标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呈现出不同的调节作用,但负向影响是主要作用。因此,保持目标企业控制权和管理层稳定十分重要。国企并购在产业价值链升级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应尽快缩短双方资源磨合的调整期。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并购 产业升级 企业所有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卫婧婧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了国有企业并购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从资源匹配、并购协同、股权制衡等角度解析了目标企业所有制差异对并购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企并购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而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更有助于实现供给侧改革目标;面对不同所有制的目标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呈现出不同的调节作用,但负向影响是主要作用。因此,保持目标企业控制权和管理层稳定十分重要。国企并购在产业价值链升级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应尽快缩短双方资源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并购 产业升级 企业所有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卫婧婧
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国有企业并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并购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可作为供给侧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但同时长期绩效稳定性也较差;控制权的转移对国有企业并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保证目标企业控制权或管理权稳定很重要。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并购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所有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卫婧婧
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国有企业并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并购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可作为供给侧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但同时长期绩效稳定性也较差;控制权的转移对国有企业并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保证目标企业控制权或管理权稳定很重要。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并购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所有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井林 阳镇 陈劲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市场逻辑与社会逻辑能否实现内在相容深刻影响到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影响的可持续性。本文基于2003年至2017年中国沪深A股国有企业的股权数据,从"质"(改革与否)与"量"(改革程度)的双重视角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社会责任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混合所有制改革能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即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强化基于经济与社会的双元混合制度逻辑驱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2)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改善公司治理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且地区市场化程度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提升效应存在互补作用。(3)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多样性和融合度(制衡度)也能显著提升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上述研究发现对新时期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公司治理作用和改善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加快市场化改革促进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井林 阳镇 陈劲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的多元融合制衡的股权结构,既能提高公司治理质量又能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文章基于2003~2017年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数据,从“质”与“量”的双重视角考察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而且其所产生的股权主体多样性和融合度(制衡度)对企业创新也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机理主要在于改善公司治理和减轻政策性负担,政府放权程度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存在互补作用。此外,相比于垄断性行业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上述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发挥公司治理作用和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促进国有企业创新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迎辰 王晓腾
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举措和重要突破口,并购重组是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战略性调整。文章在分析并购重组作用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础上,结合当前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提出在明确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定位、健全并购重组法律法规、完善资本市场及提高金融中介服务能力等建议。
关键词:
并购 混合所有制 国有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波 张佳琦 吴晨
基于1997-2014年2790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本文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影响企业海外并购成败的因素,并重点探讨了企业所有制对并购成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与海外并购成功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的海外并购成功率低;而并购控股比例、东道国产业保护水平、经济发展程度也会负面影响海外并购,企业并购经验则能显著提升并购成功率。关于与企业所有制相关的交互项检验表明,东道国产业保护水平、经济发展程度的负向调节效应会进一步增强企业所有制对海外并购成功率的负面影响;而企业并购经验、高控股比例的正向调节效应则会减弱企业所有制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海外并购 企业所有制 并购成败 国有企业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彭巨水
随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无论从宏观上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是微观上企业内部股权实现多元化,都需要整个经济监管方式随之进行调整完善。作为经济监督的重要方式,审计监督必然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立足自身独特优势,服务保障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利进行。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 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邢春冰
本文通过1989—1997年教育回报率在不同所有制间的差异及其变化来考察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利用CHNS数据分别估计国有企业、大型集体企业、小型集体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的工资方程,结果表明教育回报率在民营部门增加得较为明显,在其他部门则没有增加的迹象。1997年,民营部门教育回报率明显高于其他部门,样本选择只能解释其中一部分差异,这表明民营经济工资决定机制与其他部门不同。
关键词:
市场分割 人力资本 工资决定 经济转型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延兵
不同所有制企业因产权性质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创新激励。本文比较分析了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弱,私营企业具有专利创新优势但其整体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创新投入少但在新产品和劳动生产率上拥有显著优势。产权性质差异是导致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外商投资企业依赖于母公司的技术转移是导致其创新投入少但拥有新产品优势的主要原因。为提升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应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私营企业的经营环境、激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基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健
经济学理论对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四种解释,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主张大致分为市场环境说、公司治理说和产权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在政策和实践层面不断发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力度加大。这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主导、大大小小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的制度变迁,在分类标准、混合方式、股权比例、国资证券化率、治理结构、投资平台和运营平台、员工激励、配套措施等具体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政策稳定性、市场竞争环境建设、政府职能变革、意识形态支持以及改革的灵活性将是今后改革需要进一步突破的重点。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艳 年洁 杨明晖
本文用“进入权”对非国有股东委派的董事“赋权”,考察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的局限,以2007—2021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并购前后“非国有派”董事的变化对国有企业并购非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并购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并购后三年,随着“非国有派”董事在董事会占比的提高,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并购绩效显著提升,该结论在更换核心变量、改变模型、扩大样本区间以及使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DID政策冲击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后“非国有派”董事人数的增加可以提高监督治理水平(增加董事会召开次数并降低国有大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优化战略决策效果(促进数字化转型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增强资源供给能力(缓解税收负担和融资约束)。拓展性分析发现,“非国有派”董事积极参加混合所有制并购带来的并购绩效提升,最终能够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及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并购中实现资本的有序扩张以及保障“非国有派”董事的话语权,提供了相应的经验借鉴与政策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济含 刘淑莲
基于国有企业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背景,深入考察混合所有制对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非国有股权比例,这有利于国有企业实现"少而优"的并购,即降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但所选项目能够获得优质的并购绩效,整体上表现出较高的并购效率,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非国有大股东参与国企公司治理时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混改国企处于竞争性行业或属于地方国企时,非国有大股东治理效应的作用机制更加凸显。所得结论有助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有企业利用市场化力量"混"股权、"合"治理以及实现国企价值创造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楠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但是,混合所有制不是简单的降低国有股权的比重。行政化依然严重、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本市场化程度低等因素降低了资本混合的效率和活力。要进一步"去行政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积极推进员工持股,及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