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7)
2023(10818)
2022(8903)
2021(8051)
2020(6904)
2019(15545)
2018(15693)
2017(29635)
2016(16385)
2015(17978)
2014(17904)
2013(17509)
2012(15713)
2011(13912)
2010(14319)
2009(13759)
2008(14054)
2007(12693)
2006(11573)
2005(10941)
作者
(45516)
(38269)
(38083)
(36111)
(24383)
(18075)
(17200)
(14533)
(14403)
(13668)
(13126)
(12801)
(12485)
(12276)
(12139)
(11533)
(11267)
(11091)
(10944)
(10804)
(9559)
(9464)
(9306)
(8752)
(8705)
(8587)
(8491)
(8398)
(7556)
(7497)
学科
(81411)
(75942)
企业(75942)
(69853)
经济(69733)
管理(68227)
方法(29022)
(28231)
业经(27993)
(25138)
(21944)
数学(21149)
数学方法(20991)
(20753)
财务(20733)
财务管理(20708)
企业财务(19646)
农业(17977)
技术(16874)
(16857)
中国(16199)
体制(14810)
(14702)
(14463)
理论(13885)
(12948)
企业经济(12500)
经营(12002)
(11350)
银行(11326)
机构
学院(236593)
大学(231083)
(103185)
经济(101335)
管理(96325)
理学(82137)
理学院(81395)
管理学(80494)
管理学院(80033)
研究(74312)
中国(60838)
(53171)
(47905)
(41595)
科学(41309)
财经(40544)
(38276)
(36846)
(36726)
中心(33963)
业大(33724)
研究所(32473)
农业(32451)
经济学(31094)
北京(29846)
财经大学(29745)
(28927)
经济学院(27983)
商学(27479)
商学院(27236)
基金
项目(148324)
科学(119299)
研究(112099)
基金(109300)
(93524)
国家(92608)
科学基金(81836)
社会(73810)
社会科(70043)
社会科学(70025)
(59084)
基金项目(57764)
教育(51573)
自然(51246)
自然科(50097)
自然科学(50084)
自然科学基金(49334)
(47805)
编号(44632)
资助(43701)
成果(35938)
(35620)
(34687)
(34673)
(33799)
重点(33046)
创新(31505)
(31482)
课题(30894)
国家社会(30826)
期刊
(122878)
经济(122878)
研究(73214)
中国(50764)
(46833)
管理(41910)
(39846)
科学(31075)
学报(30510)
农业(26962)
大学(24989)
(24396)
金融(24396)
教育(24030)
学学(23741)
技术(22983)
业经(21979)
财经(21379)
经济研究(18534)
(18484)
(16709)
问题(15617)
技术经济(14218)
财会(13528)
现代(12417)
世界(12034)
会计(11562)
(11491)
商业(11169)
经济管理(10845)
共检索到367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春瑜  
利用PSM匹配样本并结合DID方法 ,本文检验了2018年5月份推出的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研究了这一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调节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工资决定机制改革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改革通过提升劳动效率进而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劳动效率在改革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而经济效益和收入公平的中介作用并不存在。研究还发现:在政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企业劳动密集型程度和所处行业竞争度两个因素起到了调节作用。本文首次用数据检验了工资决定机制改革的政策影响,为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深化依据。本文提出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更全面地衡量工资制度改革效果,并说明了作用机制和调节因素,丰富了收入分配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叶刘刚  黄静波  
现有文献未充分考虑国有企业改革对企业间效率和企业加总生产率变化的影响。为深入分析政策对市场结构变化和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提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典型事实,然后使用OP方法估计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考察制造业和国企部门的加总生产率水平及其变化情况,最后采用GR和DOPD分解方法对国企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进行分解。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期间,制造业加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年均增长10.6%;(2)虽然国企的加总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低于民营和外资企业,但加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翔  RoRbeRte.MaRks  万广华  
我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引起了全世界经济学家的注意。自从80年代后期以来,大量的有关研究我国工业改革和生产率增长的文献出现在各种英文书刊上。就方法论而言,许多研究采用传统的生产函数法。这种方法本身假定所有的企业在技术上都是充分有效的,这种方法在我国生产率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蓝晓燕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了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消除选择性偏差以及异质性偏差后,国有企业改革后全要素生产率(TFP)显著提高,且国有控股型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还略高于完全私有化改革,而非国有控股型混改只在竞争性行业中对企业的TFP有提高作用。同时,与垄断性行业相比,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本文进一步发现,对于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TFP的影响不受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影响,而对于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沛华  李军林  
以国办发[2016]63号文为政策冲击构造准实验,评估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机制上,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显著抑制了国有企业的违规决策与盈余管理行为,进而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与内部控制质量,即改善内部代理冲突、降低代理成本是促使企业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此外,制度完善对企业创新活力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以监管和约束为主的制度改革并不会起到激励创新的效果。下一步,监管改革需要在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多作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薛东阳  
本文基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和学术界实证研究文献的梳理,分别从宏观层面经济周期以及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完善、中观层面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和微观层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国有企业本身的优势三个角度探究了2002-2009年国有企业效率提升的原因。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贤环  王瑶  
与已有文献集中探讨我国限薪政策是否实现降低薪酬差距的政策效应不同,文章将研究视角集中于限薪政策出台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文章通过选取2007-2017年我国沪深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采用DID法实证检验了2009年"限薪令"、2012年"八项规定"以及2014年"限薪令"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2009年、2012年、2014年三次限薪政策都显著抑制了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研究还发现三次限薪政策对于规模异质性和成长异质性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作用存在差异。文章丰富了我国国有企业限薪政策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为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参考,有助于政府部门重新审视限薪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卫婧婧  
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国有企业并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并购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可作为供给侧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但同时长期绩效稳定性也较差;控制权的转移对国有企业并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保证目标企业控制权或管理权稳定很重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卫婧婧  
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国有企业并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并购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可作为供给侧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但同时长期绩效稳定性也较差;控制权的转移对国有企业并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保证目标企业控制权或管理权稳定很重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邢天才  王文钢  张梦  
本文基于199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金融波动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金融波动加剧会通过企业内部投资决策、企业间资源配置以及"干中学"三条机制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国有企业资金较为充裕,即使存在小幅度的金融波动对其影响也不是很大;非国有企业资金相对紧缺,资金可获得性无保证,小幅度的金融波动就可能导致其破产。因此为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有必要平抑金融波动,保证企业对于融资难易程度有一个稳定的预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保  马忠  
工资总额管制是缩小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收入差距的重要抓手,那么工资总额管制能否在促进公平的基础上,推动中央企业效率变革?以2015—2021年A股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手工收集工资总额管制相关信息,考察工资总额管制对中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后发现,工资总额管制提升了中央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表明,提高职工薪酬外部公平性、增强职工薪酬的业绩敏感性、促使企业削减冗余雇员是工资总额管制提升中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前述影响在垄断行业与成熟期中央企业样本中更加明显。结论表明,工资总额管制可以统筹兼顾促进社会公平与提升企业效率,在缩小职工工资所有制差距的同时,提升了中央企业职工激励的效果。因此,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推行工资总额管制政策,细化职工人员调整、资产重组等特殊事项的工资总额管理方式,对出资企业实行差异化的工资总额管理,发挥工资总额管制对中央企业提质增效的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晓萌  
2018年3月,随着《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正式出台,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工资决定机制历来是劳动经济学最核心问题之一,不仅决定着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也会对工资水平和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改革开放40年来,向市场化方向演进的工资决定机制始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条重要主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莫小鹏  
关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比较研究,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以往研究大多侧重二者在效率方面的比较,并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本文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资的角度,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二者对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势结合和互补,进而提升整个经济效率,保证经济增长稳中求进。此外,应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其在增加社会就业中的作用。实际上,保证经济增长和增加社会就业正是本届政府重点关心的两大课题,因此,本文所做研究意在抛砖引玉,以为政府实现上述目标提供更多参考借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荣  
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中国现阶段分行业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地高于外资企业和行业平均,这与先前文献所得到的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结论完全相反,对固有观念提出了挑战并为国有企业的效率及改革成就提供了证明。通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3~2008年行业加总的国有企业实证核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和分解,并与外资企业和行业平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绝对优势,但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国有企业的低效率主要体现在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较低。故而政策上应该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激励,进一步提高技术效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丰  杨上广  金环  
当前,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11—2019年中国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该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双重差分模型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创新水平和促进数字化转型作用机制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更大,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