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1)
- 2023(8252)
- 2022(6670)
- 2021(6058)
- 2020(5319)
- 2019(11783)
- 2018(11470)
- 2017(22653)
- 2016(12255)
- 2015(13820)
- 2014(13670)
- 2013(13696)
- 2012(12727)
- 2011(10976)
- 2010(11799)
- 2009(11845)
- 2008(11865)
- 2007(10759)
- 2006(9687)
- 2005(9300)
- 学科
- 业(75502)
- 企(72678)
- 企业(72678)
- 管理(56505)
- 济(55611)
- 经济(55533)
- 财(25882)
- 业经(25250)
- 方法(24212)
- 务(22112)
- 财务(22106)
- 财务管理(22068)
- 企业财务(21004)
- 制(20341)
- 农(19378)
- 银(18445)
- 银行(18299)
- 行(16918)
- 数学(16548)
- 数学方法(16421)
- 技术(14924)
- 农业(14869)
- 策(13024)
- 企业经济(12269)
- 融(12107)
- 金融(12106)
- 划(12008)
- 体(11858)
- 理论(11468)
- 和(11358)
- 机构
- 学院(183965)
- 大学(178155)
- 济(79944)
- 经济(78572)
- 管理(76209)
- 理学(63985)
- 理学院(63428)
- 管理学(62742)
- 管理学院(62414)
- 研究(55241)
- 中国(53976)
- 财(43546)
- 京(37309)
- 财经(33273)
- 农(32514)
- 科学(30856)
- 江(30626)
- 经(30112)
- 所(28375)
- 中心(26090)
- 农业(25643)
- 研究所(24990)
- 业大(24521)
- 财经大学(24496)
- 州(24169)
- 银(24137)
- 经济学(23909)
- 北京(23322)
- 商学(23319)
- 商学院(23141)
- 基金
- 项目(109535)
- 科学(88140)
- 基金(81728)
- 研究(81237)
- 家(69452)
- 国家(68765)
- 科学基金(61326)
- 社会(53306)
- 社会科(50717)
- 社会科学(50698)
- 省(43346)
- 基金项目(43325)
- 自然(39619)
- 自然科(38749)
- 自然科学(38737)
- 自然科学基金(38137)
- 教育(35964)
- 划(34603)
- 资助(33352)
- 编号(31757)
- 业(30485)
- 创(26438)
- 成果(25184)
- 部(24608)
- 重点(24221)
- 创新(23732)
- 发(23109)
- 制(22610)
- 性(22108)
- 国家社会(22041)
共检索到294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国有企业高负债率和银行体系中不良资产比重过大已经成为中国通货膨胀长期性压力、国有企业运营困难和银行改革举步艰难的重要因素,并且有日益恶化的趋势。本文拟就此问题展开分析,并初步提出“九五”期间解决债务问题的思路。 一、银企债务关系恶化的后果 银企债务关系恶化表现为银行的不良资产(即呆帐和坏帐)增加。这意味着,银行把资金贷给了低效率的投资者和生产者,投资者和生产者已经将储户延迟消费的供给品消费掉了,但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国华 周洪生 蔡友才
由于体制原因和历史沉积所形成的银企债务危机,给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两个中心环节带来了一个死结,是当前经济金融改革遇到的一个带有全局性的、棘手的重大问题。妥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企业主管部门、财政、企业和银行采取多种措施协同作战,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目标是通过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左长青
对国有企业与银行间债务危机问题的思考左长青国有企业拖欠银行贷款,欠付银行利息,日渐严重。据调查,到1994年底,拖欠贷款达5324亿元,占四家专业银行贷款的20.4%。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8.9%,流动负债率高达98.1%。(《经济参考报)1996年1...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对国有企业债务危机的基本认识和对策林凌文章认为,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严重的债务危机,同时也是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的最好时机。国有企业的债务表现为企业对银行的负债,实质上却是国家(具体说是财政)对银行的负债,以及企业、国家和银行在相当程度上对存款居民的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凌
对国有企业债务危机的基本认识林凌[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都610072]国有企业债务的性质国有企业的债务表现为企业对银行的负债,但从实质上看,是国家,具体说是财政对银行的负债。这是因为企业的资产是国有的,企业负债形成的固定资产是国有的,负债创造的利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凌
对国有企业债务危机的基本认识和对策●林凌当前国有企业正处在最困难的时期。主要表现是:不仅有高达80%的负债率,高达20%以上的不良债务,而且出现了几十年来没有出现过的净亏损。这种局面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和转轨时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的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荀大志 孙双锐 樊志刚
国有企业—银行债务重组的基本思路与主要设想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1994年以来,随着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和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开始被人们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理论界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债务重组思路,实际部门也积极进行了多种形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立 陈小悦
本文将国有企业债务危机与经理人补偿激励制度设计联系起来考虑 ,得到的结论是 ,为解决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而设计的激励政策 ,如果缺乏债务约束条款 ,将会引发从债权人到企业所有者的“资产转移”行为 ,从而导致债务危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金晓斌
试论国有企业与银行债务的重组金晓斌一、国有企业与银行债务重组方案的比较(一)国外商业银行对不良债权的处理西方国家对不良债权的处理主要运用市场手段来解决。所以,债务重组有两重含义,一是冲销无法归还的债务;二是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改变债权债务关系,或是更换...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新年
重组我国国有企业与银行债务的建议陈新年债务问题(本文主要指国有企业拖欠国家专业银行的呆滞贷款)已成为我国深化改革的一大障碍。统计资料表明,1994年银行呆帐(不包括逾期贷款,也不包括三角债)占GDP的20%以上,折合人民币60O0亿元。巨额呆帐的出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立
化解国有企业与专业银行“债务死结”的方法康立国有企业的沉重贷款债务和专业银行的大量不良债权,一部分形成"债务死结",寻求化解这个银企死结的方法,格外为企业界和金融界所关注。一、化解不良债权势在必行我国国有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自我积累机制,一直处于高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灵 谢平
中国国有企业的效益问题和经营机制转变问题已成为下一步改革的关键.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巨额的债务(主要是欠国家专业银行的贷款)又是最突出的问题.如果债务问题不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其他举措,如产权结构转变、股份制改造、资产存量调整、产品方向转变、企业兼并和重组、企业技术改造等均难以进行.另外从国家专业银行角度看,被国有企业占用的大量不良贷款(债权)使银行的资产质量恶化,大量贷款本息不能按期偿还,银行还要不断向这些国有企业注入新贷款,这会使贷款信用机制受到损害,同时也是专业银行转向现代商业银行改革的一大障碍.因此,企业的大量不良贷款债务已在企业改革与银行改革之间形成死结.研究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晓灵
中国国有企业─银行债务重组问题吴晓灵一、中国国有企业-银行债务重组问题的提出及其现实意义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和过度负债与银行的不良债权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是诱发中国信用膨胀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问题已成为国内外人士关注的焦点。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昆仑 孔凡保
化解国有企业债务可就债权转股权,财政、银行和国有企业实行债务转换,发行债券、置换贷款,拍卖债权,依法破产一部分国有企业等途径,视具体情况谨慎抉择。
关键词:
债务 清产核资 债权 股权 置换贷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海虹
企业融资效率是指企业融资能力的大小。企业融资低效率是我国经济运行的突出特征。多投入及多消耗资本, 使经济运行对银行体系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资金需求压力, 最终也拖垮了银行, 导致信贷萎缩, 使微观问题传递和集中到宏观上来。
关键词:
企业融资 效率 银行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