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2)
- 2023(10163)
- 2022(8400)
- 2021(7567)
- 2020(6854)
- 2019(15600)
- 2018(15375)
- 2017(30509)
- 2016(16526)
- 2015(18665)
- 2014(18764)
- 2013(18896)
- 2012(17488)
- 2011(15474)
- 2010(15840)
- 2009(15256)
- 2008(15832)
- 2007(14630)
- 2006(12669)
- 2005(11804)
- 学科
- 业(83657)
- 济(78433)
- 经济(78340)
- 企(75677)
- 企业(75677)
- 管理(64349)
- 方法(38207)
- 数学(30006)
- 数学方法(29815)
- 业经(27443)
- 财(27317)
- 农(25692)
- 务(21356)
- 财务(21340)
- 财务管理(21308)
- 企业财务(20170)
- 农业(18378)
- 制(18115)
- 中国(17849)
- 技术(16774)
- 和(14570)
- 策(14450)
- 贸(13889)
- 贸易(13884)
- 理论(13829)
- 划(13757)
- 易(13486)
- 银(13438)
- 银行(13418)
- 行(12713)
- 机构
- 学院(250478)
- 大学(245109)
- 济(109462)
- 经济(107426)
- 管理(104099)
- 理学(88545)
- 理学院(87755)
- 管理学(86666)
- 管理学院(86200)
- 研究(75137)
- 中国(64657)
- 财(53732)
- 京(50520)
- 农(44160)
- 科学(43852)
- 财经(42382)
- 江(39444)
- 经(38321)
- 所(38183)
- 中心(36103)
- 业大(35988)
- 农业(34986)
- 研究所(34081)
- 经济学(33177)
- 北京(31676)
- 财经大学(31139)
- 州(30754)
- 经济学院(30293)
- 商学(29462)
- 商学院(29232)
- 基金
- 项目(156188)
- 科学(124246)
- 研究(115200)
- 基金(114671)
- 家(97840)
- 国家(96922)
- 科学基金(85167)
- 社会(74572)
- 社会科(70678)
- 社会科学(70656)
- 省(62374)
- 基金项目(60986)
- 自然(54885)
- 自然科(53643)
- 自然科学(53627)
- 自然科学基金(52760)
- 教育(51909)
- 划(50609)
- 资助(47120)
- 编号(46736)
- 业(37066)
- 成果(36395)
- 创(35602)
- 部(35166)
- 重点(34458)
- 发(33370)
- 创新(32430)
- 课题(30861)
- 国家社会(30529)
- 制(30412)
- 期刊
- 济(124248)
- 经济(124248)
- 研究(73021)
- 财(46610)
- 中国(45010)
- 管理(41211)
- 农(40931)
- 学报(32933)
- 科学(32616)
- 融(28652)
- 金融(28652)
- 农业(27407)
- 大学(25388)
- 学学(24443)
- 技术(23609)
- 业经(22496)
- 财经(21795)
- 经济研究(18892)
- 经(18663)
- 业(17505)
- 教育(16789)
- 问题(16467)
- 技术经济(16238)
- 财会(14679)
- 商业(13058)
- 贸(12909)
- 现代(12849)
- 统计(12393)
- 世界(12089)
- 理论(12084)
共检索到374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美玉
管理层收购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者结构和控制权结构,使企业经营者变成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在我国,MBO被视为国企改革中一种明晰产权的手段,在上市公司更被推崇为取代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并购经典。从理论上说似乎合乎逻辑,甚至不无几分创意,但在实践中却不切实际、不符合国情。本文分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着操作风险、机制风险、价格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问题。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管理层收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继外资购并、民营企业收购国有资本之后的第三大"国退民进"方式。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国有企业 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益
本文主要以国有企业为基点分析了我国实施MBO的法律环境。首先,本文对MBO进行解释,考察了MBO在中国的现状及与国外经验的区别。其次,本文从MBO流程中收购主体、融资安排、中介机构、退出机制等角度审视了我国的法律环境,并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最后,本文以综合的视角反思了MBO,强调了制度因素、资本市场、信用体系与法律制度的作用。
关键词:
MBO法律环境 国有企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宝莉
管理层收购(MBO)在国外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企业并购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我国的MBO过程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和中小企业退出的过程中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但也反映出很多问题,因此,《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的正式实施,将保证我国MBO过程向着规范、公正、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 管理层收购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晋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 ,对国有企业实行MBO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作者指出 ,国企实行MBO可以明晰产权 ,节约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 ,并且可以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所以 ,MBO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有利于国企改革 ,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汤建彬
我国改革开放20年,从计划经济体制正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市场发展还不成熟和不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困难重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建立,国民经济的经历快速发展之后,进入稳定增长阶段。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国有企业购并风险具有一般企业购并风险,还有一些特殊风险。 一、“所有者缺位” 的购并风险 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所有者缺位”,也就是说,我国国有企业没有所有者。从法律意义上讲,我国国有企业并不缺乏所有者,是属于全体人民所有。从现实意义上讲,全体人民无法直接对国有企业行使所有权,而是通过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东明 史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开始逐步展现出全行业混合的趋势,优先股自然属性的优势可以在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达到国有资本产权多元化的目的。我国2012年《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引入优先股制度,意味着我国已经具备发行优先股的资质,并开始尝试通过建立优先股制度为实现全行业混合制经济提供新思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谭志坚 覃家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洪帖 王兵
本文首先分析了管理者收购(MBO)的具体含义;接着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管理者收购(MBO)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意义;最后,简要指出了管理者收购(MBO)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管理者收购 MBO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喜平
国有企业跨国并购潜藏着很大的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评估风险、汇率风险和整合风险。本文运用大量案例对上述风险进行逐一分析,认为国有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应加强与东道国政府的沟通,认真研究目标企业所在国的相关法律,制定科学的并购资金预算,理性评估目标公司资产的潜在价值,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加强对并购企业的有效整合,以防范并购风险、降低经济损失。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跨国并购 风险分析 防范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玉贵
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定价中企业产权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性和目标函数的非一致性,导致国有产权交易定价存在企业经营者"争价不努力"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定价道德风险博弈模型,对企业经营者"争价不努力"道德风险进行了博弈分析,并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有效防范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定价中企业经营者"争价不努力"道德风险的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晓惠
近年来,国有企业参与开展融资性贸易引发了大量的法律纠纷和风险事件,给国有企业带来较大经营风险和资产安全风险,国务院国资委已多次印发文件,明确中央企业严禁违规开展融资性贸易,要求进一步加强贸易业务管控及关键环节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不断提高贸易业务的风险防范和管控能力。文章从国有企业如何识别和防范融资性贸易风险,加强贸易业务的管控,提出风险防范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融资性贸易 风险防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健 纪建悦
M B O( 管理层收购) 是近二、三十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型并购形式, 西方国家的实践表明, M B O 有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管理层积极性、有效调整资产结构、提高决策效率等作用。它是大公司实现资产剥离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管理者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处于关键时刻的今天,研究 M B O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MBO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韩栋 陈坚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产权改造的一种手段,在西方已有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操作方式。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在我国实施MBO可以解决我国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然而在我国实施MBO的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国情成就了我国不同的MBO,本文拟从我国实施MBO的作用、条件、难点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MBO 国有企业 产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郑伟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管理层收购(MBO)为完善国有资本的有进有退及合理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但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法制环境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管理层收购在定价方式、融资模式、融资退出渠道等方面不够合理,从而引发了在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国有资产重大流失的争论。基于管理层收购(MBO)处于国有企业改革"十字路口"的背景下,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外企业MBO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剖析我国国有企业MBO过程中交易定价存在的相关问题,最后通过借鉴和吸收美国管理层收购的成功经验,为解决我国国有企业在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定价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
国企改革 管理层收购 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