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9)
- 2023(12318)
- 2022(10278)
- 2021(9361)
- 2020(7868)
- 2019(17204)
- 2018(17183)
- 2017(32553)
- 2016(17755)
- 2015(19678)
- 2014(19513)
- 2013(18746)
- 2012(16749)
- 2011(14801)
- 2010(15289)
- 2009(14859)
- 2008(14824)
- 2007(13781)
- 2006(12255)
- 2005(11583)
- 学科
- 业(85474)
- 企(80087)
- 企业(80087)
- 管理(75111)
- 济(69803)
- 经济(69673)
- 财(30119)
- 业经(29063)
- 方法(26565)
- 农(25868)
- 务(22710)
- 财务(22676)
- 财务管理(22636)
- 制(21989)
- 企业财务(21442)
- 农业(18298)
- 数学(18140)
- 数学方法(17938)
- 中国(17407)
- 技术(17354)
- 体(16249)
- 理论(15709)
- 划(15326)
- 策(15209)
- 和(14174)
- 体制(14159)
- 企业经济(12713)
- 经营(12478)
- 银(12289)
- 银行(12273)
- 机构
- 学院(252934)
- 大学(243004)
- 济(102758)
- 经济(100593)
- 管理(100529)
- 理学(84856)
- 理学院(84100)
- 管理学(83004)
- 管理学院(82526)
- 研究(73582)
- 中国(62041)
- 财(55351)
- 京(50175)
- 财经(42009)
- 江(41699)
- 科学(41191)
- 农(38802)
- 经(37744)
- 所(35979)
- 中心(34910)
- 业大(33100)
- 州(32889)
- 研究所(31216)
- 北京(31089)
- 财经大学(30560)
- 经济学(30318)
- 农业(30039)
- 商学(28933)
- 商学院(28663)
- 范(28543)
- 基金
- 项目(153999)
- 科学(122903)
- 研究(119738)
- 基金(110868)
- 家(93298)
- 国家(92344)
- 科学基金(82117)
- 社会(76501)
- 社会科(72377)
- 社会科学(72361)
- 省(63031)
- 基金项目(58118)
- 教育(55325)
- 自然(51043)
- 编号(50625)
- 划(49884)
- 自然科(49868)
- 自然科学(49858)
- 自然科学基金(49021)
- 资助(44266)
- 成果(40894)
- 创(35969)
- 制(35846)
- 业(35557)
- 课题(34687)
- 重点(33928)
- 部(33654)
- 发(32929)
- 创新(32639)
- 性(32015)
- 期刊
- 济(128297)
- 经济(128297)
- 研究(76884)
- 中国(54248)
- 财(50079)
- 管理(44652)
- 农(38738)
- 科学(30796)
- 学报(30685)
- 教育(28533)
- 融(26478)
- 金融(26478)
- 农业(26072)
- 技术(25092)
- 大学(24952)
- 业经(24937)
- 学学(23548)
- 财经(21724)
- 经济研究(19197)
- 经(18733)
- 财会(16029)
- 问题(15807)
- 业(15465)
- 技术经济(13910)
- 会计(13774)
- 现代(13617)
- 商业(12943)
- 贸(12535)
- 世界(11581)
- 版(11552)
共检索到395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莉
一、导言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促使企业的所有者授权给专门的经营者负责全面的生产经营管理,这样,所有者成为委托人,而经营者则成为代理人。委托代理制下所有者与经营者追求的目标不一致;企业的所有者投资创造企业的目的在于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为自己谋求最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万有华 孟卫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浩 肖翌
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两大支柱。后者主要研究企业的性质、企业的扩张以及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而前者着重研究企业的产权制度、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企业内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强调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备性和由此导致产权制度的重要性。委托代理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反映产权安排的契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潘一萍
明清晋商在中国商界称雄500多年,而票号又将其推向极致。山西票号作为典型的家族性企业,在其创业守业过程中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山西票号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约束机制进行分析,找出其成功的原因,力图为解决当前家族企业委托代理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
山西票号 家族企业 委托代理 激励 约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余斌 周煊
民营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冲突源于两大问题:一是双方的目标追求不一致,二是双方信息不对称。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方法,既不是呼吁职业经理人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也不是单纯的激励机制,而是有效的监督和建立在监督基础上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职业经理人 委托代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文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骉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完成这一重要任务的重中之重。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真正做到责、权、利既相互对称、又相互制衡。通过这种机制的作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的分析,从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两方面谈了改进的办法,为切实解决目前国有企业中存在的这种问题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营者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海斌 宗培 欧阳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银国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是激励机制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经营者工作的努力程度,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公司治理。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论证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必要性,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提高激励水平、改进激励结构、完善激励考核机制等激励措施。论文借助并构建了大量的激励模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公安 张学敏
基于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不一致等原因,国家和免费师范生之间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中难免出现逆向选择、败德行为等委托-代理问题。国家应依据激励强化原理,通过产权激励、公平激励以及淘汰制和一票否决制等手段,调动免费师范生学习及未来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免费师范生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萍
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其"防老"功能无法实现。为了保证个人账户基金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其收益性,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必要设计激励约束机制:对投资管理人设立合理的激励系数K,并以最低收益担保值为基准,设立约束机制,通过控制投资管理人的回报来改变其行为,确保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保持一致,防止投资管理人在投资管理过程中因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参保人的利益。
关键词:
个人账户基金 委托代理 激励约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江春 熊征东
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存在的一最根本难点是:由于国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唯一所有者,国有商业银行没有产权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立的自有资本金,这样,国有商业银行无法自负盈亏。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或损失最终只能由国家来承担。国有商业银行如果不能自负盈亏,就很难形成内在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机制,从而难以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为解决一这难题,本文试图运用现代产权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人理论来探讨如何建立国有商业银行的约束-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窦玲
如何找到一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委托代理制度考察及与国际惯例的比较,阐明我国企业管理模式低下的原因是委托代理权责关系不明确,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缺陷。
关键词:
管理 代理制度 激励与约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梅瑞
优秀的经营者对搞好企业起着决定性作用,深化国企改革当务之急是要培育建立有利于经营者优化配置的市场,让企业所有者采取开放式办法选择经营者的环境,建立以经营者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新机制。
关键词:
经营者主体 激励与约束新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本海 黄良义 刘思峰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基本原理,分析了节能管理中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侧重分析了作为委托者的政府与作为代理人的企业在节能问题上的理性水平差异,以及由此决定的双方在行为选择上的不同。研究表明:"委托-代理"模型是一个富有效率的机制,在委托代理机制下,政府和企业在节能上的利益具有一致性。在一定条件下,地方政府通过改变激励策略,不仅可以使企业的节能努力水平产生变化,还会使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发生改变,实现节能调控的帕累托最优;企业获得财务意义上的好处,地方政府不仅因节能调控成效显著而得到中央的奖励,还会因其良好的政府形象而得到公众的支持。
关键词:
节能 调控机制 委托-代理 帕累托最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