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3)
- 2023(8396)
- 2022(6798)
- 2021(6174)
- 2020(5241)
- 2019(11720)
- 2018(11441)
- 2017(23096)
- 2016(12257)
- 2015(13420)
- 2014(13271)
- 2013(13088)
- 2012(11910)
- 2011(10359)
- 2010(10853)
- 2009(10451)
- 2008(10955)
- 2007(10020)
- 2006(9107)
- 2005(8554)
- 学科
- 业(75948)
- 企(71933)
- 企业(71933)
- 管理(58019)
- 济(56564)
- 经济(56495)
- 业经(25669)
- 财(23965)
- 方法(22660)
- 农(21849)
- 务(19320)
- 财务(19306)
- 财务管理(19290)
- 企业财务(18297)
- 策(16548)
- 农业(16037)
- 技术(15291)
- 数学(15280)
- 数学方法(15135)
- 制(14156)
- 划(12548)
- 中国(12255)
- 企业经济(12177)
- 和(11627)
- 理论(11211)
- 经营(11207)
- 体(10775)
- 技术管理(10248)
- 贸(9871)
- 贸易(9865)
- 机构
- 学院(181032)
- 大学(171454)
- 济(82818)
- 经济(81369)
- 管理(79175)
- 理学(66881)
- 理学院(66398)
- 管理学(65826)
- 管理学院(65486)
- 研究(52617)
- 中国(46398)
- 财(42090)
- 京(34864)
- 财经(32042)
- 江(29646)
- 经(28935)
- 科学(27252)
- 农(27097)
- 所(25437)
- 中心(24689)
- 经济学(23816)
- 商学(23340)
- 财经大学(23180)
- 商学院(23130)
- 州(22906)
- 业大(22185)
- 研究所(22085)
- 北京(21968)
- 经济管理(21545)
- 经济学院(21486)
- 基金
- 项目(108009)
- 科学(88198)
- 研究(84996)
- 基金(79698)
- 家(66042)
- 国家(65297)
- 科学基金(59482)
- 社会(55775)
- 社会科(53039)
- 社会科学(53027)
- 省(43536)
- 基金项目(41397)
- 教育(37632)
- 自然(37066)
- 自然科(36193)
- 自然科学(36185)
- 自然科学基金(35639)
- 编号(35020)
- 划(34181)
- 资助(32428)
- 业(29572)
- 成果(27538)
- 创(26187)
- 部(24194)
- 发(23864)
- 制(23581)
- 课题(23464)
- 创新(23397)
- 重点(23338)
- 性(22818)
- 期刊
- 济(100808)
- 经济(100808)
- 研究(55689)
- 财(37539)
- 管理(35862)
- 中国(33642)
- 农(26617)
- 融(22425)
- 金融(22425)
- 科学(19915)
- 业经(19716)
- 技术(18257)
- 农业(18252)
- 财经(16492)
- 学报(16372)
- 经济研究(15494)
- 经(14280)
- 大学(14085)
- 教育(13979)
- 学学(13631)
- 问题(12493)
- 技术经济(12118)
- 财会(11867)
- 业(11800)
- 现代(10883)
- 贸(10493)
- 世界(10010)
- 商业(9807)
- 经济管理(9513)
- 会计(9479)
共检索到282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惠良
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创造社会主义物质财富,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殖,提高国有资产营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现有的国有资产存量不仅不能保值,而且有被逐渐“吃空”的趋势。本文试图对目前经济生活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提一些粗浅的个人见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瑞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艺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雪明 吴华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论文从国企人才流失的深层原因入手,探讨了国企怎样才能留住人才问题。人才流失在于企业缺乏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面对入世后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局面,国有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避免人才流失。
关键词:
竞争 激励 人才流失 留住人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伟
核心员工是指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和培训,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或者具有本行业内丰富的从业经验及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的那部分员工,他们作为人力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甚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无论是国企还是国内其他形式的企事业单位都必须重视这部分核心员工的去留问题。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问题十分严重,本文拟就流失原因和对策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核心员工 人才流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汤志江 田华杰 段迎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春河 安贺新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建儒 李凡 郭娜
一、国有资产流失涵义及其确立标准目前,理论界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涵义尚未达成共识。在分析比较各种概念界定后,笔者认为: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权益的减少。只要是国家所有者权益出现了减少,就认为发生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应进行调查和处理。因此,国有资产的流失既包括不合理、非法的和被禁止的流失,也包括合理、合法的和被允许的流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永泽 杨吉林 于保和 任海松
目前 ,我国的国有企业不仅比重较大 ,同时也亏损严重 ,企业的负债居高不下 ,造成严重的资不抵债。虽然当前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 ,各大国有企业也初见成效 ,但是国有企业破产仍然是一个不可避免、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
企业破产 国有资产流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沈肇章
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沈肇章为了使国有企业摆脱当前的困境,有识之士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是完全理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是,在改革尝试中暴露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国有资产在企业产权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飞
针对2009—2011年全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有关数据的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在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资产流失问题由外部更多的转向更为隐蔽的企业内部,二是以设立"小金库"成为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博弈分析还发现,我国国有资产在经营及收益上存在不对称的合作博弈,这是造成当前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是治理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资产 流失 “小金库” 机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吕元琮
我国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状况及其治理对策吕元琮国有资产是公有制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国有资产的不断增值与更新,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证。近十多年来,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统计与测算,1982年到1992年十年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伟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排头兵,如何有效避免其驻海外人才的流失,俨然已经成为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文章以我国一家大型外向型国有企业G公司为例,通过深挖其驻海外人才流失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可操作性对策,以期为我国国有企业降低驻海外人才流失率,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
驻海外人才 国有企业 人才流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