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85)
2023(14636)
2022(12283)
2021(11403)
2020(9720)
2019(22193)
2018(21787)
2017(42779)
2016(22700)
2015(25359)
2014(24905)
2013(24995)
2012(22675)
2011(20043)
2010(20182)
2009(19172)
2008(18284)
2007(16251)
2006(14349)
2005(13055)
作者
(64341)
(53115)
(52740)
(50064)
(33977)
(25361)
(24036)
(20643)
(20232)
(19084)
(18245)
(17888)
(17048)
(16593)
(16342)
(16326)
(15844)
(15452)
(15182)
(15157)
(13054)
(12960)
(12815)
(12150)
(11889)
(11858)
(11792)
(11744)
(10454)
(10422)
学科
(95530)
经济(95423)
(93218)
(85490)
企业(85490)
管理(80023)
方法(43601)
数学(34352)
数学方法(34039)
业经(32312)
(31255)
(29285)
(27828)
金融(27827)
中国(27386)
(25877)
银行(25845)
(24889)
(24041)
财务(23979)
财务管理(23951)
企业财务(22768)
(22159)
农业(21292)
技术(19422)
地方(18888)
理论(18776)
(17472)
(16121)
(15991)
机构
学院(322917)
大学(318988)
管理(135741)
(133163)
经济(130417)
理学(116607)
理学院(115499)
管理学(113935)
管理学院(113352)
研究(99918)
中国(84619)
(67321)
(64182)
科学(59044)
财经(51145)
(50218)
(48979)
(47144)
中心(47134)
(46483)
业大(45746)
研究所(44100)
北京(42556)
经济学(39495)
农业(39267)
(39047)
财经大学(38069)
(37519)
商学(37287)
师范(37212)
基金
项目(214363)
科学(170025)
研究(160373)
基金(156772)
(133978)
国家(132756)
科学基金(116748)
社会(101736)
社会科(96603)
社会科学(96578)
(84347)
基金项目(83674)
自然(75300)
自然科(73573)
自然科学(73559)
自然科学基金(72288)
教育(71770)
(68994)
编号(65822)
资助(64353)
成果(52011)
(47208)
(47010)
重点(46844)
(45610)
课题(43843)
创新(43330)
(42205)
项目编号(41504)
国家社会(41464)
期刊
(148254)
经济(148254)
研究(96546)
中国(58577)
管理(53865)
(52399)
(46678)
学报(43982)
(43355)
金融(43355)
科学(42898)
大学(34205)
学学(32562)
农业(31964)
教育(29267)
技术(28977)
业经(26342)
财经(25664)
经济研究(22691)
(21881)
问题(18805)
(18356)
技术经济(17956)
理论(16804)
现代(16613)
财会(15902)
实践(15206)
(15206)
商业(15152)
科技(14937)
共检索到479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瑾  
自1991年8月起,国内已先后有琼能源、成都工益、深宝安、中纺机、深南玻等数家企业发行了可转换债券进行资本市场融资。虽然从具体的发行、交易以及各自转股的情况看来不一而同,其中前两家以转券推进新股发行,后两家针对已上市的B股股票发行可转换债券进行境外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琨  
从企业融资效率的一般性分析入手对可转换债券融资效率进行剖析,发现:(1)在自身经营不善的情况下,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虽然相对于普通债券而言资金成本降低了,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潜在财务风险;即使经营良好,其业绩的一部分也会因投资者执行期权而丧失,资金成本不降反升。(2)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有可能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但这是建立在股票价格完全反映企业真实经营业绩的基础之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益民  
可转换公司债券与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吕益民一、问题的提出如何降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比例,有两种方法:一是采取增加资本金的办法;二是采取债权转化为资本金的办法。要增加新的资本金投入显然可能性不大,关键还要从存量资产上下功夫。目前已经实行的几种降低债务的方法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常尚新  
为了深入研究企业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因及其影响,文章以三一重工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发行可转换债券前后的经营数据。结果显示:发行可转换债券能使企业资本结构得到有效调整,逆向选择成本与融资成本等能够实现降低,表明充分发挥可转换债券的优势可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佳  夏晖  
本文扩展Stein( 1 992 )的模型,从控股股东角度出发考察在有控制权利益的情形下,企业对不同融资工具的选择,包括发行普通债券、可转换债券以及股票三种融资形式。控制权利益的存在使得“好”企业有内在动力发行可转换债券,Stein模型中无成本的分离均衡将不是唯一的。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是市场上各类企业的控股股东和外部投资者相互博弈的结果,而控股股东追求控制权利益的行为会给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企业融资的代理成本,加剧了市场波动和投机行为,对此有必要加以控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平  李宝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妙娟  
可转换债券兼具股票和债券两种属性,是一种相对灵活的融资工具。本文选取航天信息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为研究对象,对其可转债融资背后的动机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案例公司选择采用可转债融资,主要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一是利用可转债较低的票息节约融资成本,再通过转股的方式避免归还本金;二是在牛市中企业估值偏高,通过可转债融资可以避免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者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实现"后门权益融资";三是通过可转债融资灵活的条款设计,为项目投资提供时机选择,并维持资本结构的稳定;四是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与认购可以为大股东提供无风险套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妙娟  
可转换债券兼具股票和债券两种属性,是一种相对灵活的融资工具。本文选取航天信息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为研究对象,对其可转债融资背后的动机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案例公司选择采用可转债融资,主要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一是利用可转债较低的票息节约融资成本,再通过转股的方式避免归还本金;二是在牛市中企业估值偏高,通过可转债融资可以避免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者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实现"后门权益融资";三是通过可转债融资灵活的条款设计,为项目投资提供时机选择,并维持资本结构的稳定;四是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与认购可以为大股东提供无风险套利的机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碧秀  
一、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因(一)基于代理成本下可转换债券融资的选择1.债权性代理成本与可转换债券融资。企业通过负债方式融资后,由于股权和债权在证券利益和优先性方面存在差异,债权人只能获得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子尧  
近年来,发行可转换债券成为中国上市公司重要的再融资渠道之一。通过对中国2001~2006年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及拟增发的上市公司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市净率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负相关,成长性、经营现金流易变程度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正相关,公司的规模、成立年限、实物资产比例及盈利性对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无显著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徐子尧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分析了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模型分析表明,可转债作为一种混合证券,由于内嵌转换期权,在初始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条件下,随着信息的逐步公开化,投资者可以据此选择转股或继续持有以保证其获得预期收益;发行公司通过对可转债赎回条款的良好设计,可以免于承受信息不对称下股权再融资的逆向选择成本。文章进一步以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6年可转债和增发的拟发行公告和正式发行公告作为研究事件,发现发行可转债对上市公司股价的负效应小于增发,这支持了本文的理论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显平  柯大钢  
本文对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相关事件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可转债发行和转股启动等事件均具有显著非零的股价效应,而股东大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发行公告和可转债上市等事件不存在显著非零的异常收益。这表明市场对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反应有一个过程,并非董事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后市场就已经消化了公告的内容。本文的回归结果表明,对于可转债融资行为所引起的异常收益,可用总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流通股比例、权益市值对面值比率,以及稀释度(或相对发行规模)等因素来进行解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危慧惠  
本文通过对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新品种—分离式可转换债券的介绍,结合对分离式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动机和融资原理的探讨,分析了我国分离式可转换债券的交易机制和交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针对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和完善,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程大涛  
可转换债券兼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两种效用,通常会促使投资者对转股时机与转股数量有不同的决策,这些决策对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价值有不同影响。文章通过建立影响公司价值的分析模型,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对公司价值所产生的影响,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8年至2014年期间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融资后,公司价值会因其偿债能力变化而下降;国有股权比例之于公司价值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公司经理人经营行为来实现的;成长性不同的公司在债券存续期内的公司价值变化,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基于委托代理角度对可转换债券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展开研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华红  王润  许倩  
可转债融资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与创新型中小企业风险高、成长性好的特点相适应,发行可转债融资能有效缓解其融资难问题。本文从财务风险、公司规模、现金流、成长性以及现金松弛度等五个方面论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征与融资模式选择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发行可转债融资企业的共性特征,并指出当前可转债融资模式无法广泛应用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