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5)
2023(9838)
2022(8161)
2021(7333)
2020(6182)
2019(13611)
2018(13247)
2017(25403)
2016(13526)
2015(14796)
2014(14294)
2013(13929)
2012(12092)
2011(10367)
2010(10634)
2009(10468)
2008(10374)
2007(9360)
2006(8226)
2005(7654)
作者
(36321)
(30494)
(30010)
(28289)
(19336)
(14469)
(13714)
(11744)
(11256)
(10869)
(10125)
(10123)
(9662)
(9268)
(9253)
(9124)
(9022)
(8996)
(8800)
(8539)
(7543)
(7388)
(7308)
(7006)
(6986)
(6793)
(6669)
(6654)
(5996)
(5949)
学科
(76938)
(73618)
企业(73618)
管理(60683)
(59082)
经济(59013)
业经(26487)
方法(25097)
(23526)
(21413)
(19298)
财务(19280)
财务管理(19265)
企业财务(18216)
数学(17392)
数学方法(17205)
技术(16320)
农业(15973)
(14007)
(13605)
(13431)
(12495)
中国(12408)
理论(12363)
企业经济(12348)
经营(11999)
(11103)
技术管理(10905)
体制(9826)
决策(9658)
机构
学院(192461)
大学(182465)
管理(83379)
(80478)
经济(78982)
理学(71399)
理学院(70842)
管理学(70022)
管理学院(69682)
研究(52863)
中国(45076)
(39563)
(36970)
财经(30683)
(30540)
科学(30313)
(29694)
(27670)
业大(25735)
中心(25391)
(25190)
商学(24058)
(23913)
商学院(23837)
农业(23168)
经济学(22804)
北京(22464)
经济管理(22423)
研究所(22251)
财经大学(22215)
基金
项目(122986)
科学(99629)
研究(94417)
基金(89378)
(75282)
国家(74547)
科学基金(67457)
社会(61760)
社会科(58651)
社会科学(58635)
(51463)
基金项目(47313)
教育(42600)
自然(42375)
自然科(41482)
自然科学(41471)
自然科学基金(40766)
(40149)
编号(38987)
资助(35187)
(31813)
(29870)
成果(29225)
重点(27029)
(26889)
创新(26878)
(26497)
课题(26015)
(25656)
国家社会(25011)
期刊
(96396)
经济(96396)
研究(53660)
管理(36575)
(36290)
中国(35831)
(28587)
科学(23032)
学报(20577)
业经(20270)
技术(20077)
农业(20017)
(17621)
金融(17621)
大学(16673)
教育(16663)
学学(16004)
财经(15404)
经济研究(14663)
(13423)
(13359)
技术经济(12680)
财会(12599)
问题(11611)
商业(10931)
现代(10837)
会计(10270)
(9411)
科技(9232)
(9019)
共检索到286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黎精明  
科学评价国有企业的绩效是正确指导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承担了盈利和辅政的双重职能,而非国有企业所肩负的则主要是盈利职能,这种差异性决定了目前的绩效评价范式对非国有企业是基本适用的,而对国有企业而言并不完全适用,它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认为,不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正是导致人们对国有企业绩效认识偏差的主要原因,也是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诸多争论产生的重要原因。国有企业绩效评价范围必须与其职能相一致,除了目前的经济绩效外,国有企业绩效评价范围还必须拓展至政策绩效领域。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复初  汤保全  
论国有企业投资范围郭复初,汤保全一、国有企业投资范围的理论考察在我国,国有企业投资范围的界定,常常与政府投资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何界定国有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投资范围,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投资范围的界定可以依据两个标志:一是以简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宗瑜  宋韶君  
国有企业在从事资本运营和产业经营过程中,往往是产业经营被忽略,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被忽视,依赖资本运营不断甚至无限做大资产规模成为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目标。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把国有资本运营职能从国有企业剥离,由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进行国有资本的专业化运营,国有企业回归产品产业经营,进而专注于实体经济,实现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企业经营的各司其职。与国有资本运营职能从国有企业剥离相适应,要重新构建国有资本专业化运营的绩效评价体系。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资产总额年平均周转率、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等指标,应纳入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闫华红  邵应倩  
本文在当前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不变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类评价改革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并针对基本划分下的三类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分类考核评价要选择科学的评价改进方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进程、加强考核机制与薪酬奖励挂钩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黎精明  李翔  
国有企业承担了营利和辅政的双重职能,因此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模式必须兼顾这两大职能,然而以财务指标为主体的传统绩效评级模式侧重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弱化甚至忽视了企业的辅政职能。鉴于此,在传统绩效评价模式的基础上,本文加入了国有企业辅政职能的相关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优化了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模式,进而以DF国有企业为例实证检验了该模式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绩效评价模式具有科学性、切实性和可行性,它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国有企业的绩效情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黎精明  李翔  
国有企业承担了营利和辅政的双重职能,因此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模式必须兼顾这两大职能,然而以财务指标为主体的传统绩效评级模式侧重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弱化甚至忽视了企业的辅政职能。鉴于此,在传统绩效评价模式的基础上,本文加入了国有企业辅政职能的相关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优化了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模式,进而以DF国有企业为例实证检验了该模式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绩效评价模式具有科学性、切实性和可行性,它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国有企业的绩效情况。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毛家义  
2006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经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或2006年版《通则》)。修订后的《通则》自2007年1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对于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企业深化改革的持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通则》部分条款内容已不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特别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济民  邵应倩  
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关键部门占有重要位置,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企改革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将按照其功能使命进行分类监管。通过分析当前国企改革的经济政策条件,可以将国有企业分为公共服务类、竞争类和特殊功能类三种,依靠现行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所使用的功效系数法,尝试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国有企业分类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按照"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的要求,在财政部的指导下,新疆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推进财政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抓手,在自治区本级推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强化责任,全面推进绩效评价工作为了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2008年起新疆自治区本级对500万元以上的362个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工作。2010年再次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对自治区本级100万元以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修海涛  
本文针对G盐业集团现行业绩评价体系的不足,根据生产企业和运销企业的不同特点,设计了集团内公司层面以EVA为核心的财务指标,以BSC为战略框架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现行业绩评价体系的不足。最后,引入EVA奖金库理念完善了G盐业集团的薪酬激励机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企业绩效评价课题研究组  王济民  赵奇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是准确评价企业绩效的关键环节,指标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原中央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占22个,内容涵盖企业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四个方面,课题组按照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根据"管资本"的要求对原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进行了修正和完善。一、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谈多娇  胡志鹏  
碳排放核算与碳绩效评价是企业低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低碳经济时代,通过碳排放核算确定的数据将对消费者的选择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诸多现实原因,“范围三”碳排放核算问题成为很多企业的难题。结合碳绩效评价标准和碳排放认证方法,从全供应链的视角跟踪“范围三”碳排放的真实数据,辅之以统一的碳绩效评价和碳排放认证标准,能提高碳排放核算的有效性,有效避免供应链上的企业合谋篡改产品碳排放数据,在供应链上下游产生良性的联动效应,形成一个低碳闭环,最终有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宏观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企业绩效评价课题研究组  王济民  蔡颖  
为规范开展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更加有效发挥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的评判、引导和诊断作用,推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提出了央企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架构,该指标体系由30个指标组成,具体包括22个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8个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瑞华  
我国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着财务指标中的关键指标不尽科学、部分财务指标计算数据的引用与《企业会计制度》不一致等问题。因此,完善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应遵循评价内容全面性、计量因素和非计量因素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等原则。在计算净利润时应考虑权益资金成本,财务指标计算数据的引用应尽量与企业新会计制度保持一致,改革传统的固定权重的方法,建立综合反映企业社会道德责任履行情况的指标体系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玉平  杨忠英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原有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1999年制定,2002年修订)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国家对国有经济监管的需要,相关理论界与实业界对此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如何构建我国国有企业(本文所指的国有企业是指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仍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