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0)
2023(8978)
2022(7128)
2021(6431)
2020(5369)
2019(12034)
2018(11900)
2017(22816)
2016(11762)
2015(12735)
2014(12537)
2013(12374)
2012(11092)
2011(9634)
2010(10035)
2009(9735)
2008(10104)
2007(9390)
2006(8322)
2005(7787)
作者
(31942)
(26988)
(26737)
(24966)
(17200)
(12635)
(11816)
(10246)
(10009)
(9737)
(8979)
(8962)
(8680)
(8283)
(8186)
(8075)
(8001)
(7629)
(7566)
(7520)
(6582)
(6517)
(6400)
(6278)
(6021)
(5980)
(5880)
(5854)
(5296)
(5132)
学科
(76580)
(73761)
企业(73761)
管理(58346)
(56796)
经济(56715)
业经(26725)
方法(23020)
(22168)
(19988)
技术(19209)
(18205)
财务(18198)
财务管理(18184)
企业财务(17243)
农业(15218)
数学(14689)
数学方法(14611)
理论(13811)
技术管理(13516)
(13357)
(13331)
中国(12818)
(12758)
企业经济(12640)
(11832)
经营(11604)
(10762)
体制(9565)
决策(9329)
机构
学院(177483)
大学(170297)
(80229)
管理(79617)
经济(78947)
理学(68342)
理学院(67829)
管理学(67300)
管理学院(66961)
研究(48590)
中国(41990)
(38568)
(34402)
财经(30075)
(28128)
(27164)
科学(25737)
(25214)
商学(23880)
商学院(23694)
经济学(23491)
中心(22671)
(22389)
业大(22171)
(21969)
经济管理(21924)
财经大学(21907)
北京(21340)
经济学院(21095)
研究所(19631)
基金
项目(109513)
科学(90670)
研究(85997)
基金(81257)
(67689)
国家(66980)
科学基金(61527)
社会(58301)
社会科(55396)
社会科学(55385)
(45107)
基金项目(43289)
教育(38195)
自然(37582)
自然科(36812)
自然科学(36806)
自然科学基金(36282)
(35010)
编号(34174)
资助(30780)
(30752)
(30720)
创新(27442)
成果(26162)
(24537)
(24309)
(24151)
国家社会(23992)
重点(23785)
课题(22858)
期刊
(96098)
经济(96098)
研究(53495)
管理(37084)
(34960)
中国(34456)
(24413)
科学(20732)
业经(18852)
技术(18779)
农业(16764)
(16734)
金融(16734)
学报(16701)
教育(16415)
财经(16099)
大学(14595)
经济研究(14535)
(14084)
学学(13961)
技术经济(12899)
问题(11998)
(11706)
财会(10979)
现代(10404)
商业(10196)
科技(10099)
会计(9284)
世界(9119)
经济管理(9003)
共检索到269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文亮  曾永良  
以2009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国有企业创新投入水平是否存在“落差”这一问题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创新的意愿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但创新高水平投入的概率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却无显著差异;国有企业创新真实投入水平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由此证实国有企业创新存在理论与现实的“落差”。进一步研究发现,大股东创新意愿、CEO薪酬激励、CEO年龄与CEO变更是形成“落差”的重要原因。该结论意味着解决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损失问题,必须针对导致“落差”出现的因素进行必要的改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金凤  岳俊举  冯立杰  
如何通过挖掘我国后发企业赶超领先企业过程中政府支持的行为方式,探索政府支持影响后发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具体路径已经成为事关我国创新型国家驱动战略实施的重要课题。该研究在分析政府支持相关文献基础上,将政府支持划分为资金支持与创新环境建设两个维度,根据对189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政府支持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创新意愿的中介作用。其结果不仅对政府支持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启示,同时为我国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推行提供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吕君  张士强  王颖  杨梦洁  
新时代下传统能源企业期望通过绿色创新获得持续竞争力,因此,探究能源型企业转型驱动"黑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构建企业绿色创新意愿驱动模型,提炼出驱动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形成的5个主范畴,对核心范畴与主范畴、主范畴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阐述,从而探究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驱动机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桂婷炜  杜建国  姜琼琼  
通过对企业家创新的相关文献的梳理,界定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创新意愿的内涵,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影响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创新意愿的模型,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全方位的分析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创新意愿的影响因素。最后,在各因素的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产生积极创新意愿的引导策略。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悦玫  方聪聪  崔淼  
企业转型升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其过程充满着创新性和不可预知性,这需要企业具有创新意愿,且能够承担风险。为了揭示风险承担、创新意愿与企业转型升级之间的相互作用,选取2010—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检验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引入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风险承担在初期会对企业转型升级产生负向作用,但之后会持续促进转型升级;风险承担在短期内会促进创新意愿,但长期来看会抑制创新意愿;创新意愿对企业转型升级具有持续促进作用,而对风险承担具有持续抑制作用;长期来看,企业转型升级对风险承担和创新意愿均具有促进作用。上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协调好风险承担与创新意愿的关系对促进三者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董明放   王郭  
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意愿、发挥企业研发主体作用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主要探讨工业智能化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较少关注工业智能化对制造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供应链溢出效应。从资源依赖理论和创新风险理论出发,研究工业智能化与制造企业创新意愿关系,基于2014-2021年制造业A股上市企业样本数据,构建制造企业创新意愿与工业智能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考察工业智能化对制造企业创新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工业智能化能够显著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意愿,在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与高研发人员占比企业表现尤为明显,使用工具变量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2)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通过降低供应链集中度和成本弹性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意愿;(3)供应链溢出效应表明,制造业企业—客户端匹配效应不显著,而供应端—制造企业溢出效应显著正相关。研究结论可为制造企业借助工业智能化转型带来创新“红利”、提高企业创新意愿、关注长期利益与长期竞争优势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辛本禄  代佳琳  
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探讨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意愿间的作用机制,并采用来自国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426名员工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意愿关系中起中介作用;③进一步通过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发现,工作—能力匹配度高的员工更倾向于在组织创新氛围的感召下形成积极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进而激发其创新意愿。该研究结论不仅丰富和拓展了计划行为理论在服务创新领域的应用,还为管理者有效激发员工创新意愿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震宁  侯一凡  
生存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盈利的前提,支撑企业存续和不断成长的根本动力来自于自主创新和企业自身的资源禀赋。本文使用2008年国家统计局“40城市制造业企业跟踪调查问卷”数据,并匹配了截至2021年底各样本企业的存续情况,形成了一套跨13年期的企业存续断点追踪数据,检验了企业自主创新意愿、核心能力、行业创新环境与企业存续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将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分为技术创新战略及知识产权保护两种类型,技术创新战略与企业存续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存续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第二,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存续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企业核心能力对于企业存续作用的效果和强度存在差异,其中研究开发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投入能力均与企业存续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创新投入能力对企业存续的影响最大也最明显,而创新管理能力对企业存续的作用不明显;第三,行业创新环境在企业自主创新意愿、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存续之间起到异质性调节作用;第四,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相比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来说,受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性的影响较大,而受技术创新战略主动性影响较小。研究结论对构建“企业-行业”跨层次、企业内外部资源相结合、企业主客观因素相交织的企业存续研究模型进行了理论探索,也对中国制造企业如何更好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而延长存续时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亚平  
文章按照创新投入、创新方向和创新路径将创新意愿分为进行研发投入的意愿、开展突破性创新活动的意愿以及进行合作创新的意愿三个方面,选取201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引入倾向匹配得分法(PSM),以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意愿为主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对于上市公司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意愿以及开展合作创新的意愿均具有显著激励效应,但对企业开展突破性创新的意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些结论在不同企业性质和不同外部环境下有所不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亚平  
文章按照创新投入、创新方向和创新路径将创新意愿分为进行研发投入的意愿、开展突破性创新活动的意愿以及进行合作创新的意愿三个方面,选取201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引入倾向匹配得分法(PSM),以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意愿为主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对于上市公司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意愿以及开展合作创新的意愿均具有显著激励效应,但对企业开展突破性创新的意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些结论在不同企业性质和不同外部环境下有所不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红  侯贵生  
从微观层面入手,重点关注雾霾污染对企业创新意愿的长期倒逼效应,并进一步探讨地方政府行为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①较长时期中,雾霾污染对企业的创新意愿的提升产生显著的倒逼效应;②雾霾污染对企业创新意愿的倒逼效应在产权不同、规模不同和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的企业中,均呈现出一定异质性;③在拓展研究中基于地方官员晋升压力和地方政府科技支出的双重视角,证明了地方政府行为对雾霾污染和企业创新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曹平  王桂军  
文章以"营改增"试点服务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借助政策实施前后公司专利数量的变化,从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双视角经验研究了"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意愿的影响。双重差分模型(DID)、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DID)以及三重差分模型(DDD)的估计结果都一致地表明,"营改增"政策显著地抑制了服务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意愿;进一步地,通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意愿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绩效实现。上述检验结果意味着,"营改增"通过提高服务业企业的经营绩效使得企业在较低的创新水平上也能够很好地生存,鉴于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企业行为更趋于短期化,对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率缺乏足够的动力和热情。文章不仅丰富了"营改增"之于企业创新的实证研究,而且有助于理解中国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的制度性诱因,对政府后续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而明晰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邬凤祥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怎么搞?概括起来就是一要领悟一个理论上的新突破;二要把握两个新精神;三要搞好三个新动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彭小宝  张佳  刘国芳  刘娇娇  
立足于制度理论和企业领导力风格,研究了制度压力如何驱动中小企业接受双元性创新战略以及如何被企业领导力风格调节。通过对247家中小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压力的3个维度,即规范性压力、模仿性压力和强制性压力对中小企业双元性创新意愿均有积极影响。此外,领导力风格,即变革型领导力风格和事务型领导力风格在制度压力影响中小企业双元性创新意愿的过程中发挥不同调节作用。其中,变革型领导力风格消极调节规范性压力和模仿性压力对中小企业双元性创新意愿的影响,积极调节强制性压力对企业双元性创新意愿的影响;事务型领导力风格积极调节规范性压力和强制性压力对双元性创新意愿的影响。该研究从制度理论视角丰富了现有双元性创新研究,表明中小企业作为理性实体,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制度环境的有效制约。其中,企业领导力风格赋予了其在制度压力下的能动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维  李娜  王则仁  齐秀辉  
基于2010—2017年的153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政府补助、探索式创新意愿与企业市场竞争力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政府补助对企业市场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补助对企业的探索式创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式创新意愿在政府补助与企业市场竞争力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考虑到CEO心理特征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影响,将CEO自恋这一心理特征变量同时纳入模型,研究表明CEO自恋水平在政府补助对探索式创新意愿的关系间会起到助推作用。为政府补助的配置效率提供新的解释,也为企业选聘CEO的过程中提供积极的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