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14)
2023(16334)
2022(13516)
2021(12257)
2020(9987)
2019(22506)
2018(22084)
2017(42036)
2016(22421)
2015(24269)
2014(23951)
2013(24042)
2012(22482)
2011(20205)
2010(20674)
2009(19455)
2008(19242)
2007(17523)
2006(15937)
2005(14872)
作者
(66570)
(55779)
(55569)
(52222)
(35449)
(26660)
(24778)
(21561)
(21090)
(19921)
(19157)
(18330)
(17997)
(17987)
(17405)
(16864)
(16523)
(16096)
(16048)
(15905)
(14092)
(13897)
(13490)
(12833)
(12517)
(12411)
(12358)
(12315)
(11161)
(10933)
学科
(119732)
经济(119616)
(91454)
(81013)
企业(81013)
管理(78354)
方法(40472)
业经(34784)
(32760)
数学(31471)
数学方法(31307)
中国(30395)
(29765)
地方(29478)
农业(24148)
技术(22477)
(21195)
(20829)
财务(20810)
财务管理(20789)
企业财务(19743)
(18888)
贸易(18869)
(18529)
(18228)
(17710)
(17503)
(17083)
地方经济(17035)
理论(16685)
机构
学院(330373)
大学(323243)
(151623)
经济(149051)
管理(128839)
研究(115919)
理学(109612)
理学院(108425)
管理学(107126)
管理学院(106504)
中国(90815)
(68397)
科学(68011)
(67254)
(59645)
(59133)
研究所(53121)
财经(52637)
(51879)
中心(51664)
业大(48280)
(47717)
农业(46565)
经济学(46541)
北京(43462)
经济学院(41664)
(41138)
(40858)
(39551)
师范(39075)
基金
项目(211419)
科学(168045)
基金(153902)
研究(153707)
(134839)
国家(133575)
科学基金(115132)
社会(102210)
社会科(97077)
社会科学(97053)
(84647)
基金项目(81714)
自然(72722)
自然科(71078)
自然科学(71059)
自然科学基金(69903)
(69527)
教育(67895)
资助(60859)
编号(59377)
(51585)
(49642)
重点(47847)
成果(46472)
(45859)
创新(45564)
(45439)
国家社会(42900)
课题(41741)
发展(41644)
期刊
(182035)
经济(182035)
研究(102400)
中国(70264)
(55804)
管理(55584)
(54820)
学报(48702)
科学(47824)
农业(37773)
大学(37244)
学学(35759)
(33842)
金融(33842)
业经(30689)
技术(30466)
经济研究(29499)
教育(29056)
财经(27686)
(24167)
问题(23383)
(22652)
技术经济(20668)
(18169)
世界(17719)
商业(17272)
科技(16654)
现代(16630)
国际(16255)
经济管理(15869)
共检索到518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伟光  白雪飞  侯军利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协整和VEC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数量正相关、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负相关,经济增长数量和增长质量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政  
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一定困境,但应正确认识"新东北现象"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新机遇。表面上看,"新东北现象"是经济结构问题;深层上看,"新东北现象"是创新创业问题,根源则在于东北地区经济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创新水平不高且动力不足、创新创业环境及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所需要的体制与机制不完善。未来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包括: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深化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五化"融合;大力吸引和培育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构建互利共赢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区域与国家间协同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峰  张正云  温馨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经济增长陷入困局。从相对较长时期来看,东北地区的人口变动,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源泉;劳动力利用效率的变动给吉林省经济增长带来负影响,而劳动力利用效率的变动给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经济增长带来正影响;人口因素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下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东北地区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实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对按政策进行生育的夫妻提供奖励,制定和完善吸引劳动年龄人口的政策,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柳如眉  刘淑娜  柳清瑞  
根据"七普"数据,东北是全国人口下降最严重的地区,其人口变动主要表现为人口负增长、老龄化加速和人口外流严重等特征。文章利用2003~2019年东北三省面板数据,分析人口变动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负增长导致人口总量减少和有效劳动供给不足;人口老龄化加速导致社会保障负担加重,抬高企业成本和政府债务;人口外流导致资本和人力资本大量流失,阻碍了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些因素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东北地区市场化水平不高及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涛  
文章从分析东北地区的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和经济要素出发,研究了东北地区的经济现状和经济增长的优势和劣势,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路径进行了选择。得出结论,东北地区应该由目前的依靠资源优势和资本密集型经济转向以发挥资源优势,在资本密集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下的技术密集型发展模式,形成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建华  马涛  
文章将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视为有限理性的政府委托人与国有企业管理层代理人之间缺乏有效监督的委托-代理关系制度演化过程。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化博弈模型来解释政府与国有企业管理层的交易与反馈如何因外部制度结构约束和行为损益的变化来推动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从而不仅验证了理论框架,而且较为合理的解释了东北地区经济转轨中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同时也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  李杨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民族作为特殊的社会形态,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经济发展是民族演变的物质基础。从历史发展来看,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存在明显滞后性,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贡献很大,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舒燕飞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2010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详细论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  李杨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民族作为特殊的社会形态,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经济发展是民族演变的物质基础。从历史发展来看,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存在明显滞后性,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贡献很大,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舒燕飞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2010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详细论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龙  许凤杰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这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突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之后在“二会”期间又吹响了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号角。宗旨是以国民经济平衡发展为指导思想 ,缩小地区之间差距 ,培养并形成新的增长极 ,实现东西互动 ,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金哲  米娟  
本文首先采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分析1992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演变规律,发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2007年以前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之后绝对差异加速增大,相对差异开始减小;然后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并运用GIS空间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现状,发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体上呈现出南高北低、中部高东西低的发展态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鑫昊  孙猛  
本文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资本投入、劳动投入、规模效应、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等东北地区五大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多重分解核算等。研究表明:东北地区近几年经济增速下滑,究其原因是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经济结构与投资结构的矛盾使东北地区的规模经济受到较大影响,资本产出弹性不断走低的同时也进一步导致规模效率的大幅降低。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应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市场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等措施,进一步推动经济产出,释放更大的增长潜力。未来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应从长远考虑,进行综合应对,注重提高经济效率、兼顾长短期效应、改善资本要素双重效应、培育区域创新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明  杜雨潇  夏恩君  
利用1997-2010年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计算了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的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EKC关系;在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系统承受的压力仍将逐渐增大;东北地区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发展基本处于弱协调状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婷婷  宋玉祥  浩飞龙  李秋雨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地区每年人口净流出200万,人口结构正由过去的“纺锤型”逐步向“倒三角型”转变。劳动力外流、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现象严重,且已成为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首先从人口结构视角,揭示了人口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失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再以2003~2014年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纳入空间效应后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并估计了人口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各地级市之间的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正的空间相关性,且这种空间依赖性不断加强;劳动年龄人口、城镇人口以及中专以上学历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三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为:劳动年龄人口>城镇人口>中专以上学历人口;失业人口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文章从人口扶贫、人口政策调整、人力资本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婷婷  宋玉祥  浩飞龙  李秋雨  朱邦耀  
首先从人口结构视角,揭示了人口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失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再以2003—2014年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纳入空间效应后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并估计了人口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各地级市之间的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正的空间相关性,且这种空间依赖性不断加强;劳动年龄人口、城镇人口以及中专以上学历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失业人口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文章从人口扶贫、人口政策调整、人力资本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迟明园  金兆怀  
服务贸易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相对较低,但大体上呈递增态势。东北三省之间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并不相同,服务贸易进口差异性较小,但出口差异性较大;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发展,但进口增加对经济增长并无显著影响。为了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东北地区应通过优化产业关联性,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性,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优质环境;应增加居民收入,满足居民对高端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应推动技术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应注重服务贸易专业人员的培养,完善相关制度,留住高端人才,进而推动东北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