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76)
2023(16285)
2022(13896)
2021(13022)
2020(11045)
2019(25425)
2018(25078)
2017(48556)
2016(26194)
2015(29296)
2014(28881)
2013(28604)
2012(26203)
2011(23159)
2010(23554)
2009(21979)
2008(21777)
2007(19480)
2006(17249)
2005(15702)
作者
(74586)
(61998)
(61581)
(58342)
(39577)
(29681)
(27880)
(24063)
(23375)
(22367)
(21122)
(20854)
(19813)
(19563)
(19099)
(18775)
(18510)
(18017)
(17690)
(17601)
(15333)
(15262)
(14899)
(14294)
(13789)
(13753)
(13747)
(13663)
(12287)
(12277)
学科
(110868)
经济(110724)
(99881)
管理(90525)
(90129)
企业(90129)
方法(51260)
数学(41381)
数学方法(40768)
(34054)
业经(33471)
(33116)
中国(27970)
(23809)
财务(23733)
财务管理(23693)
技术(23237)
农业(22962)
企业财务(22412)
(22184)
贸易(22170)
(21977)
(21616)
理论(21057)
地方(19773)
(19711)
(19650)
(18315)
(17799)
(16188)
机构
学院(373005)
大学(370224)
管理(155056)
(152336)
经济(149225)
理学(133366)
理学院(132005)
管理学(129753)
管理学院(129071)
研究(118041)
中国(92570)
(79207)
科学(71816)
(71601)
(58788)
(58561)
财经(56551)
(55991)
中心(54000)
业大(53920)
研究所(52698)
(51346)
北京(50201)
(46522)
师范(46165)
农业(45715)
(45229)
经济学(44691)
(42825)
财经大学(41803)
基金
项目(248000)
科学(197029)
研究(184247)
基金(180768)
(156275)
国家(154689)
科学基金(134882)
社会(116806)
社会科(110776)
社会科学(110744)
(97905)
基金项目(95473)
自然(87415)
自然科(85469)
自然科学(85453)
自然科学基金(83952)
教育(83862)
(80630)
编号(75018)
资助(74825)
成果(60146)
(55255)
重点(54670)
(54384)
(52575)
课题(50983)
创新(50824)
国家社会(47697)
教育部(47098)
项目编号(46907)
期刊
(171768)
经济(171768)
研究(111700)
中国(71394)
管理(62273)
(57954)
(54733)
学报(53199)
科学(51155)
大学(41252)
教育(40661)
学学(38745)
农业(37942)
技术(35098)
(32991)
金融(32991)
业经(30100)
财经(27969)
经济研究(26375)
(24005)
问题(22507)
(22187)
技术经济(21177)
科技(18994)
图书(18520)
现代(18165)
(17932)
理论(17733)
统计(17435)
商业(16998)
共检索到559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敏  任学锋  盛峰  
随着时间的发展,一大批活跃在国有企业的创业型企业家面临整体性退出。如何尊重并承认他们的价值,使其顺利退出企业舞台,对国有企业的永续经营和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创业型企业家的涵义及特性,总结了影响其退出的动因和各种障碍,研究了退出方式和成功退出的标准,并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提出了成功退出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蕙馨  王军  
准确把握企业进入退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位置,分析企业进入退出壁垒,并将其与中国的制度因素相结合,考察进入退出壁垒的失效,从而可以看出进入退出理论在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思路与对策方面的重要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本文以创业投资退出时的控制权配置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创业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决定因素以及创业企业家和创业投资者双方追求控制权的动机等方面评介了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然后对目前国外关于创业企业控制权配置与创业投资退出的研究进行了简述,最后总结了国外相关研究对我国发展创业投资的启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民  朱荣林  
创业投资促进创新 ,加速高科技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通过对证券市场IPO机制的创业企业家激励功能理论分析和模型研究发现 ,证券市场IP0机制使创业资本可以通过IPO退出 ,形成对创业企业家以公司控制权转移为核心的非现金激励 ,从而减少了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两者之间信息问题和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 ,最终促进创业投资的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白永秀  
论国有企业的退出○白永秀本文认为,“抓大放小”的提法要求小企业从国有领域退出,“抓重放轻”则进一步要求竞争行业的大中型企业的退出,只保留垄断行业大中型企业的国有性质。国有企业退出是由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制结构的总体格局所决定的,不会导致私有化。作者...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谷汉文  聂正安  
经验研究表明 ,国有企业自产生之日起 ,就成为给工人阶级提供“福利保障”和“终身雇用”就业关系的工具或载体。随后 ,“终身雇用”演变成“铁饭碗”劳动就业体制。在“铁饭碗”体制中 ,工人可以凭借“铁饭碗”吃社会主义的“大锅饭” ,使谋求“非常福利”的意识既有产生基础 ,又有存在空间。实践证明 ,国有企业的“非常福利”行为既阻碍国有资本寻利 ,又侵害国有资本本身 ,并构成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正反馈机制”。而随着经济转型、非国有经济发展和改革向深层次推进 ,国有企业 (职工 )谋取“非常福利”的行为倾向也越来越受限制 ,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的合法代表 ,其理性选择是行使退出权 ,职工对促使国有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其仔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国有企业的退出并不总是顺序选择的 ,政府在选择退出的国有企业时 ,会选择部分好的企业先于部分差的企业退出 ,即采取逆退出策略。既有的讨论国有企业退出的文献以及把企业退出与激励相联系的理论很难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本文从国有企业退出与激励机制设计约束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其结论是 ,国有企业的逆退出现象可以从预算约束的硬化条件下棘轮效应的角度加以理解。政企不分格局的改变会对政府采取逆退出策略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政府采取逆退出策略有利于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贺小刚  乔茵  连燕玲  
本文对企业家退出经营领域的必然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六种企业家退出模式:彻底退出型、弱股东型、弱员工型、决策指导型、幕后操作型和强权控制型。不同的企业家退出行为将对企业成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要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有效的企业家退出机制,企业家退出经营领域之前要将培育组织能力和培养接班人作为工作的重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爱玲  
加快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收缩国有经济战线,使国有资本实现战略性退出,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的需要。但国有资本退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具体来说,一是依靠国有企业再造;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小涓  
中国一部分国有企业的困境问题可以在“能力过剩”——“退出障碍”——“退出援助政策”的思路下进行分析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能力过剩”(Excess Capacity)或“过度竞争”(Excessive Competition)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某个产业中由于进入的企业过多,已经使许多企业处于低利润率甚至负利润率的状态,但生产要素和企业仍不从这个行业中退出,使全行业的低利润率或负利润率的状态持续下去(J.M.Cassels,1937)。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立  孟韬  姜春海  
中国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数目众多 ,较多企业同时面临资源枯竭和体制转换双重困难。这类企业的顺利退出是世界性的难题 ,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本文根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并结合阜新矿业集团等企业的实践 ,系统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障碍的种类和退出途径的选择 ,试图理清逻辑思路 ,为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叶国英  
按照现代公司理论,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然要求政府从企业中“退出”(EXIT),中止政府对国有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实行政企分开,这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政府如何才能从国有企业中“退出”,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本文就“退出”课题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主要难点作一个简要的分析性评论,以期抛砖引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