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31)
- 2023(16168)
- 2022(13622)
- 2021(12786)
- 2020(10533)
- 2019(24141)
- 2018(23769)
- 2017(45097)
- 2016(24679)
- 2015(27642)
- 2014(27781)
- 2013(27063)
- 2012(24700)
- 2011(21865)
- 2010(21989)
- 2009(20467)
- 2008(20284)
- 2007(18134)
- 2006(16009)
- 2005(14265)
- 学科
- 济(95620)
- 经济(95480)
- 业(90374)
- 管理(87057)
- 企(86976)
- 企业(86976)
- 方法(42882)
- 财(33124)
- 数学(32728)
- 数学方法(32338)
- 业经(29884)
- 农(24702)
- 中国(24384)
- 务(24259)
- 财务(24186)
- 财务管理(24152)
- 制(23476)
- 企业财务(22984)
- 理论(21658)
- 学(20739)
- 和(19161)
- 技术(19114)
- 体(17926)
- 地方(17130)
- 银(17054)
- 划(17001)
- 银行(17000)
- 农业(16728)
- 贸(16576)
- 贸易(16566)
- 机构
- 学院(350312)
- 大学(348290)
- 管理(140909)
- 济(134201)
- 经济(131063)
- 理学(120642)
- 理学院(119354)
- 管理学(117479)
- 管理学院(116845)
- 研究(112427)
- 中国(86678)
- 京(74585)
- 科学(69639)
- 财(66536)
- 所(56270)
- 农(53612)
- 江(52961)
- 财经(52492)
- 中心(51156)
- 研究所(50966)
- 业大(50915)
- 经(47529)
- 北京(47061)
- 范(45084)
- 师范(44644)
- 州(42964)
- 农业(42015)
- 院(41547)
- 经济学(39470)
- 财经大学(38944)
- 基金
- 项目(234887)
- 科学(184374)
- 研究(174786)
- 基金(168530)
- 家(146532)
- 国家(145153)
- 科学基金(124941)
- 社会(108432)
- 社会科(102480)
- 社会科学(102453)
- 省(92992)
- 基金项目(89248)
- 自然(80886)
- 教育(80437)
- 自然科(78966)
- 自然科学(78941)
- 划(77814)
- 自然科学基金(77544)
- 编号(72695)
- 资助(68379)
- 成果(59592)
- 重点(52334)
- 部(51009)
- 课题(50289)
- 创(50028)
- 发(49377)
- 创新(46432)
- 项目编号(45904)
- 科研(44470)
- 教育部(43878)
- 期刊
- 济(154464)
- 经济(154464)
- 研究(102657)
- 中国(68704)
- 管理(56273)
- 财(55427)
- 学报(55247)
- 科学(50401)
- 农(48812)
- 教育(42484)
- 大学(41743)
- 学学(39364)
- 农业(33290)
- 技术(31883)
- 融(31423)
- 金融(31423)
- 业经(26332)
- 财经(26304)
- 经济研究(23503)
- 经(22525)
- 问题(19347)
- 业(18160)
- 技术经济(17561)
- 图书(17002)
- 理论(16914)
- 财会(16823)
- 科技(16791)
- 现代(16651)
- 版(16647)
- 实践(15307)
共检索到520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房巧玲 刘明硕 崔宏
国有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需要财务资本要素、人力资本要素和社会资本要素的投入与支持,企业内部也建立了多元监督体系来维护不同要素提供者的产权权利和利益。文章基于产权和资本视角,在佐证国有企业内部多元监督体系设置合理性的基础上,论述其在独立性、专业性和制衡性上的不足,并提出各监督主体的改进方向,以期丰富国有企业治理理论与监督理论。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监督 公司治理 体系建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贞武 田耀贵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葛洲坝集团)是一家集投资、建筑、环保、房地产、水泥、民爆、装备制造、金融等八大业务板块为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经营企业。截至2015年底,公司总资产突破1200亿元,营业收入超800亿元,经营范围涉及全球4大区域30个核心国别。作为一个有着40多年发展历程的国有控股大型企业集团,如何构筑企业内部监督体系,保持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葛洲坝集团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进行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梁伟波
内部监督是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背景和性质决定了其内部监督机制的特殊性,呈现多股监督力量共同监督的特征。这种多维度监督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监督的全面性,但多个监督主体之间不协调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在企业战略管理框架内,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对内部监督机制进行有效整合,以切实增强内部监督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炜 刘雨萌
国有资产内部监督是国有资产监督的首要环节。本文基于对D省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建设的调研结果,从内控制度、董事会运作、监事会建设、民主监督和党组织保证监督等方面总结了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从整体架构、分类监管、执行效果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内部监督制度整体架构、实行"一企一政"分类监管、提高内部监督制度体系执行效果、健全内部监督保障机制的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度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监督 制度体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清亮
《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对财会监督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企业内部监督是基础环节。本文结合国有企业内外部监督特点,提出新形势新任务下财会监督应建立完善“三全”监督体系,即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体系,构建内外部“全方面”协同联动体系,建好经济业务、财会行为和档案资料等“全要素”监督体系,探索监督工作机制及保障措施,以期提升财务合规管理、服务业务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财会监督 体系构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郑洪涛
无论是以蓝田股份和银广夏为代表的上市公司,还是三九集团、中航油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抑或是南方证券等金融机构,它们的毁灭或危机无不成为失控的"标本"。这些曾经辉煌的企业,并非毫无管制的烂摊子,有的甚至还建立了全面、系统的内控制度,但其关键环节的风险却并未得到有效控制。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雅丽
2018年初,《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实施,要求审计机关进一步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为推动习总书记要求和《规定》《意见》的贯彻落实,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了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的现状,针对需改进加强的八个方面,从创新指导监督工作、实施分类指导监督、资料备案信息技术化、推动落实总审计师制度、提升内审人员能力素质、建立内审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利用审计成果,以及加强与内审协会协作方面,提出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的建议,为实现审计监督合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内审审计 指导 监督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陆迎霞
本文从组织的外部研究解决内部审计增值功能发挥的方法,认为通过审计机关监督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提出了建立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检查制度,建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结果的公告制度,建立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等实现路径。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内部审计 审计公告 审计问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顾奋玲 赵丽芳
完善的内部监控体系,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的内部监控体系应是由法人治理结构本身的监控──监事会的监控和公司执行业务过程中的监控──内部审计的监控两部分构成,分别对董事会、经理人和各基层经理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目前我国国有公司的内部监控存在较大问题,由于国有产权主体缺位,以致股东功能丧失,委托代理关系失衡,监事监控不力;而内部审计建制的政府行为,导致其地位不明确,独立性差,工作质量不高。为此,我们应该规范监事会制度,加强对监事会的管理,扩大监事会的监督权限,加大监事会工作的力度。同时必须进一步确立内部审计的地位,重新构建内部审计模式,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以确保其监督等职能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玉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济结构、经营方式和利益分配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使企业加强自我约束,规范经营行为,经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要强化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保证企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拓宽监督视野,在企业监督制度、监督领域和监督格局上实现"三个转变",并与企业管理融合,才能促进企业廉洁经营与优质高效发展的统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悦 周勇
在我国整体经济中家族企业占到了很大比重,不论在经济贡献上,还是企业数量上都很可观。但是由于受到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内部控制不当导致的企业破产情况屡有发生,虽然其中涉及的原因众多,其中最突出的原因是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因此,本文首先阐述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与监督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构建科学的家族企业内控监督体系。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内部控制 监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守亮 崔瀛月 何如意
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能够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实现目标。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管理制度与审计标准尚不完善,内审质量的量化评价方面仍有不足,通过构建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内部审计实践,进而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比较三种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平衡计分卡、全面质量管理、5M1E分析法,明确各自的优缺点与适用性。基于5M1E分析法六要素构建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运用熵值法得到各指标层的组合权重后可知,内部审计环境、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最大;内部审计环境、内审人员素质以及内审信息化建设三方面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鲁耀 陈科霖
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决定了党的执政经济基础是否能够得到坚持和加强。当前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过程中,功能类国有企业作为在实践中广泛存在但尚未被清晰界定的一种类型,体现出了国有企业在政治效用与经济效用以外的工具效用。功能类国有企业最典型的形态为各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相关访谈调研等实证研究发现,功能类国有企业嵌入在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之中,延展了政府的行政能力,成为政府组织化治理的有效工具。与此同时,功能类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组织身份困境和人员身份困境使之能够规避既有监管规则,并将廉政风险传导进政府治理体系之中。正视功能类国有企业的效用与风险,需明确其属于公共组织的身份,将之纳入公共权力监督体系,并进而通过"行政+市场+党建"联动机制构建起功能类国有企业有效监管的系统方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祖凤
文章分析并探讨了新时代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路径及审计监督的重点内容,指出要发挥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规范权利运行、完善内部治理、促进履职尽责、促进提质增效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而促进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戴国华
改进和加强国有企业财会监督,是企业防止腐败和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国家风险管控的重要抓手。《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构建财政部门主责监督、有关部门依责监督、各单位内部监督、相关中介机构执业监督、行业协会自律监督的财会监督体系。笔者结合《意见》相关内容,就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内部财会监督谈谈个人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