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3)
- 2023(12340)
- 2022(10411)
- 2021(9559)
- 2020(8361)
- 2019(19019)
- 2018(18809)
- 2017(37377)
- 2016(20475)
- 2015(22945)
- 2014(22895)
- 2013(22811)
- 2012(21427)
- 2011(19058)
- 2010(19508)
- 2009(18559)
- 2008(19247)
- 2007(17658)
- 2006(15547)
- 2005(14410)
- 学科
- 业(91522)
- 济(91168)
- 经济(91066)
- 企(83069)
- 企业(83069)
- 管理(76121)
- 方法(42476)
- 数学(33959)
- 数学方法(33663)
- 财(33025)
- 农(29978)
- 业经(29375)
- 务(24865)
- 财务(24834)
- 财务管理(24801)
- 企业财务(23616)
- 农业(20867)
- 制(20530)
- 中国(20055)
- 策(18516)
- 技术(17982)
- 贸(16769)
- 贸易(16763)
- 和(16349)
- 易(16297)
- 划(15479)
- 理论(15293)
- 地方(15140)
- 体(14656)
- 银(13649)
- 机构
- 学院(303160)
- 大学(296525)
- 济(130862)
- 经济(128276)
- 管理(122883)
- 理学(104697)
- 理学院(103720)
- 管理学(102338)
- 管理学院(101771)
- 研究(96950)
- 中国(78681)
- 财(65039)
- 京(61446)
- 科学(56269)
- 农(53107)
- 财经(50540)
- 所(49987)
- 江(47996)
- 经(45793)
- 中心(45419)
- 研究所(44507)
- 业大(42991)
- 农业(41871)
- 经济学(38974)
- 北京(38844)
- 州(37628)
- 财经大学(37079)
- 经济学院(35336)
- 商学(34457)
- 范(34419)
- 基金
- 项目(188600)
- 科学(149647)
- 研究(140197)
- 基金(137290)
- 家(117659)
- 国家(116547)
- 科学基金(101446)
- 社会(89111)
- 社会科(84561)
- 社会科学(84536)
- 省(74984)
- 基金项目(72206)
- 自然(65405)
- 教育(64024)
- 自然科(63885)
- 自然科学(63864)
- 自然科学基金(62835)
- 划(61772)
- 编号(57652)
- 资助(57143)
- 成果(46554)
- 部(42619)
- 重点(41948)
- 创(41902)
- 业(41318)
- 发(40859)
- 课题(39094)
- 创新(38379)
- 性(36733)
- 教育部(36652)
- 期刊
- 济(150424)
- 经济(150424)
- 研究(89085)
- 中国(56772)
- 财(56132)
- 农(49388)
- 管理(49157)
- 学报(40978)
- 科学(39632)
- 融(34093)
- 金融(34093)
- 农业(33263)
- 大学(31428)
- 学学(29992)
- 技术(27633)
- 业经(26729)
- 财经(26106)
- 教育(25813)
- 经济研究(23411)
- 经(22397)
- 业(20138)
- 问题(19640)
- 技术经济(17970)
- 财会(16620)
- 贸(16306)
- 现代(15220)
- 商业(15031)
- 世界(14749)
- 统计(14362)
- 理论(14130)
共检索到459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世明 吕渭济
债转股能否成为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有效方案,关键在于具体操作过程中的运行机制是否完善。企业只有从经营结构、治理结构、产权结构等方面化解和释放风险,才能形成一种持续不断地消化不良债权的能力。本文对债转股政策的提出作了分析,并依据债转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债转股运行机制的特殊性,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债转股 企业治理结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玉明
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政策已近四年。本文在跟踪调查的基础上 ,总结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尽管“债转股”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一定的政策效果。但是 ,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债务问题。应该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长远发展观点 ,制定与“债转股”政策相配套的各项改革制度。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债转股 问题与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艳娟
本文从产权角度分析了国有企业债转股的基本思路和操作绩效,重点研究现行的国有企业产权状况和缺陷对债转股的目标设定、制度安排、债转股的操作及效果的影响;并考察债转股在何种程度上解决了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分类处理、政府退出选择机制、民间资本介入和分离企业所负担的社会职能等可操作的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债转股 资产管理公司 产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燕 魏哲妍 乔燕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这个核心问题也一直是困扰经济学家和各决策层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使国有企业的改革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中央出台了许多政策,从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到国有企业的利改税,从经营承包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等。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最后到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胡玉明 鲁海帆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国有企业负债比率过高的问题更加突出显示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实施了“债转股”政策。本文讨论四个命题:(1)国有企业是负债比率过高还是收益率过低;(2)“债转股”政策究竟是使国有企业“财务解困”还是“体制解困”;(3)“债转股”政策究竟是转移金融风险还是化解金融风险;(4)资产管理公司为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解困,将来谁为资产管理公司解困。本文认为“债转股”政策设计存在功能缺陷与制度依赖。国有企业“债转股”政策的成功依赖于国有企业(商业银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有昌 赵晓
国有企业陷入债务困境的根源在于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简单的债转股虽然可以在缓解通货紧缩压力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将使国有企业不健全的治理结构进一步弱化。只有将债转股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结合起来 ,才能在发挥其积极影响的同时 ,避免其消极影响 ,并且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因此债转股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和民营化 ,而不是让国有企业“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关键词:
债转股 治理结构 战略性退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立昌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决定着改革的成败。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未建立起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仍然面临着企业治理不完善、经营绩效下滑和杠杆率高企等问题。政策性债转股为助力国有企业改革发挥过历史作用。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有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增大的大背景下,债转股,尤其是市场化债转股,可通过多条途径推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债转股 混合所有制 国企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传强
本文介绍了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的实践,指出债转股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是债转股换定价不合理,结合布莱克———斯克尔斯定价模型提出了历史追溯法债转股转换定价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丁少敏
本文对国家 1 999年启动的债转股工程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债转股的前期目标即国有企业三年财务扭亏解困基本实现。但由于该政策设计中隐含着诸如对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无力、功能目标多元化、不合理的前提假设、运作手段前后磨擦等内在矛盾 ,因此在实践中出现某些有悖于设计初衷的新问题 ,这些问题对促使国有企业出资人真正到位、变企业财务解困为资本解困等债转股本质目标的实现构成严重障碍 ,本文对此提出理论反思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并提出“股转债”这一股权退出新路径的设想。
关键词:
债转股 国有企业改革 股权处置 股转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立昌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决定着改革的成败。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未建立起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仍然面临着企业治理不完善、经营绩效下滑和杠杆率高企等问题。政策性债转股为助力国有企业改革发挥过历史作用。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有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增大的大背景下,债转股,尤其是市场化债转股,可通过多条途径推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债转股 混合所有制 国企治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金秀 易平
债转股作为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化解金融资产风险的重大举措,受到人们密切关注。但制度设计的完善并不代表实际操作就行之有效。债转股要达到预期目标,要有非常强的防范企业道德风险的措施,债转股必须与企业治理结构调整及产权结构调整相结合, 同时要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与之相配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