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6)
2023(7976)
2022(6483)
2021(5719)
2020(5074)
2019(11146)
2018(10842)
2017(21207)
2016(11465)
2015(12640)
2014(12356)
2013(12406)
2012(11229)
2011(9545)
2010(10296)
2009(10322)
2008(9856)
2007(8837)
2006(7663)
2005(7279)
作者
(32744)
(27314)
(27237)
(25387)
(17498)
(12953)
(12230)
(10410)
(10079)
(9949)
(9238)
(9197)
(8804)
(8608)
(8472)
(8168)
(8101)
(7994)
(7959)
(7672)
(6809)
(6654)
(6583)
(6208)
(6161)
(6047)
(5937)
(5929)
(5404)
(5284)
学科
(76148)
(73125)
企业(73125)
管理(56806)
(53578)
经济(53518)
(25469)
业经(24947)
方法(24514)
(22196)
财务(22191)
财务管理(22158)
企业财务(21119)
(19653)
数学(17164)
数学方法(17087)
技术(15094)
农业(15038)
(12515)
(12311)
(12161)
企业经济(12151)
经营(11391)
理论(10685)
(10683)
技术管理(10189)
(10167)
中国(9478)
决策(9112)
体制(9097)
机构
学院(171435)
大学(163415)
(75619)
经济(74463)
管理(74298)
理学(63767)
理学院(63271)
管理学(62694)
管理学院(62384)
研究(47693)
中国(41683)
(38558)
(32968)
(30537)
财经(29766)
(27151)
(26963)
科学(26677)
业大(25016)
农业(24182)
(23697)
商学(22462)
商学院(22292)
中心(22238)
经济学(21827)
财经大学(21756)
经济管理(21131)
研究所(20819)
(20624)
北京(20122)
基金
项目(106705)
科学(86466)
基金(79512)
研究(79010)
(67530)
国家(66838)
科学基金(60501)
社会(52744)
社会科(50282)
社会科学(50264)
(43497)
基金项目(42816)
自然(39038)
自然科(38197)
自然科学(38189)
自然科学基金(37633)
教育(35298)
(34060)
资助(31655)
编号(31084)
(30719)
(26228)
(23749)
创新(23448)
成果(23321)
重点(23223)
(22678)
(22181)
国家社会(21816)
人文(21327)
期刊
(87984)
经济(87984)
研究(47919)
(37572)
管理(32676)
中国(30897)
(28771)
科学(21734)
学报(20974)
农业(20023)
(17220)
金融(17220)
大学(17120)
业经(17071)
学学(16763)
技术(16548)
财经(15607)
(13494)
财会(13439)
(13274)
经济研究(13156)
技术经济(11679)
会计(11441)
问题(11053)
教育(9856)
现代(9680)
通讯(9199)
会通(9189)
商业(9079)
世界(8958)
共检索到257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立  陈小悦  
本文将国有企业债务危机与经理人补偿激励制度设计联系起来考虑 ,得到的结论是 ,为解决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而设计的激励政策 ,如果缺乏债务约束条款 ,将会引发从债权人到企业所有者的“资产转移”行为 ,从而导致债务危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对国有企业债务危机的基本认识和对策林凌文章认为,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严重的债务危机,同时也是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的最好时机。国有企业的债务表现为企业对银行的负债,实质上却是国家(具体说是财政)对银行的负债,以及企业、国家和银行在相当程度上对存款居民的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凌  
对国有企业债务危机的基本认识林凌[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都610072]国有企业债务的性质国有企业的债务表现为企业对银行的负债,但从实质上看,是国家,具体说是财政对银行的负债。这是因为企业的资产是国有的,企业负债形成的固定资产是国有的,负债创造的利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凌  
对国有企业债务危机的基本认识和对策●林凌当前国有企业正处在最困难的时期。主要表现是:不仅有高达80%的负债率,高达20%以上的不良债务,而且出现了几十年来没有出现过的净亏损。这种局面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和转轨时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的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国有企业高负债率和银行体系中不良资产比重过大已经成为中国通货膨胀长期性压力、国有企业运营困难和银行改革举步艰难的重要因素,并且有日益恶化的趋势。本文拟就此问题展开分析,并初步提出“九五”期间解决债务问题的思路。 一、银企债务关系恶化的后果 银企债务关系恶化表现为银行的不良资产(即呆帐和坏帐)增加。这意味着,银行把资金贷给了低效率的投资者和生产者,投资者和生产者已经将储户延迟消费的供给品消费掉了,但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左长青  
对国有企业与银行间债务危机问题的思考左长青国有企业拖欠银行贷款,欠付银行利息,日渐严重。据调查,到1994年底,拖欠贷款达5324亿元,占四家专业银行贷款的20.4%。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8.9%,流动负债率高达98.1%。(《经济参考报)1996年1...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方琳  
一、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纵观1997年7-8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11月开始的韩国金融危机,它给危机各国带来的直接后果非常严重:货币贬值、股市滑落、挤兑风潮频发、银行出现支付危机;企业的大量倒闭,金融体系崩溃。亚洲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蒙剑  马涛  
本文从激励兼容理论的视角对当前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起源与发展作了分析,认为高福利的社会政策和缺乏远见的应急措施是危机爆发与发展的重要原因,提出解决危机必须依靠兼顾短期和长期利益的机制设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国华  周洪生  蔡友才  
由于体制原因和历史沉积所形成的银企债务危机,给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两个中心环节带来了一个死结,是当前经济金融改革遇到的一个带有全局性的、棘手的重大问题。妥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企业主管部门、财政、企业和银行采取多种措施协同作战,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目标是通过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国安  
本文以国有股份工业上市企业为样本 ,用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和股权结构等各因素 ,对实行经营者股权激励效果的问题进行多因素的实证相关分析 ,为我国国有股份企业有效推行经营者股权激励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晶  
如何才能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数优秀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众多内容中,激励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激励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运用的好坏。很多国有企业都有人才外流现象,留不住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激励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克敏  张屹山  
中国的国有企业正面临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债务危机。这场债务危机已构成了深化企业改革和银行改革的主要障碍。当前,针对这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经济学界的基本思路是以债务重组解决债务危机。本文认为,债务重组并非是解决债务危机的根本出路。从长期来看,企业摆脱债务危机的根本出路是项目投资,尤其是新项目投资。只是企业投资行为所引发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予以引导和规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伟时  
论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王伟时一、国有企业为什么要债务重组中共十五大精神在深化企业改革问题上的一个鲜明观点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其资产结构不尽合理,运行机制落后,包袱重、效率低,由此而产生的企业债务是一个十分棘手并且始终困扰企业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业安  余晨阳  杨小静  全婷  
本文基于1995—2014年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回归结果表明所有制因素对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即便把资本结构区分为长期结构和短期结构亦是如此。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有形资产比率、成长性、公司规模以及实际税率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公司规模。这说明虽然从总量数据上看国企负债的确构成了宏观债务的主体,但就制造业来说国企的债务水平和其经济特征是相匹配的,规模和总资产收益率足以解释这种高债务水平,国企过度负债说至少对制造业国有企业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定核  
关于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胡定核一、问题的提出:债务重组的必要性在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与专业银行的改革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两个环节。当前,这两项改革又面临着两个相互联系的难题,那就是国有企业的沉重贷款债务问题和专业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