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22)
2023(15168)
2022(12580)
2021(11581)
2020(9816)
2019(22234)
2018(22262)
2017(43276)
2016(23515)
2015(26367)
2014(26208)
2013(25898)
2012(23270)
2011(20516)
2010(20333)
2009(19047)
2008(18972)
2007(16839)
2006(14960)
2005(13552)
作者
(67404)
(55805)
(55570)
(52705)
(35658)
(26581)
(25245)
(21763)
(21227)
(20072)
(19028)
(18828)
(17885)
(17583)
(17059)
(17000)
(16750)
(16521)
(16101)
(15998)
(13932)
(13685)
(13417)
(12779)
(12517)
(12458)
(12406)
(12336)
(11066)
(11000)
学科
(99765)
经济(99646)
(94979)
(86796)
企业(86796)
管理(84173)
方法(44973)
数学(35262)
数学方法(34914)
业经(33148)
(31638)
(30202)
中国(24971)
(24221)
财务(24149)
财务管理(24125)
企业财务(22929)
农业(21478)
技术(20379)
理论(19286)
(19236)
(18591)
地方(18006)
(17871)
(17094)
(16347)
(15702)
贸易(15693)
(15200)
(14835)
机构
学院(337892)
大学(335367)
管理(142041)
(135531)
经济(132771)
理学(122222)
理学院(121030)
管理学(119251)
管理学院(118646)
研究(104932)
中国(81016)
(71516)
科学(64343)
(63200)
(54034)
(51591)
财经(50826)
(50059)
业大(49742)
中心(47913)
研究所(46673)
(46167)
北京(44731)
农业(42356)
(41554)
师范(41199)
(40718)
经济学(39538)
商学(38072)
(38016)
基金
项目(227240)
科学(180366)
研究(168760)
基金(165860)
(142801)
国家(141530)
科学基金(124019)
社会(106963)
社会科(101385)
社会科学(101357)
(89515)
基金项目(88615)
自然(80470)
自然科(78647)
自然科学(78631)
自然科学基金(77281)
教育(75998)
(73551)
编号(69779)
资助(67149)
成果(55510)
重点(49718)
(49381)
(49253)
(48035)
课题(46317)
创新(45284)
(44058)
项目编号(43862)
国家社会(43671)
期刊
(151943)
经济(151943)
研究(97648)
中国(60244)
管理(55737)
(51747)
(50050)
学报(49516)
科学(46687)
大学(37770)
学学(35433)
农业(34945)
教育(33553)
技术(30871)
(28150)
金融(28150)
业经(27619)
财经(25220)
经济研究(23353)
(21546)
(20213)
问题(19979)
图书(19659)
技术经济(18597)
现代(16984)
理论(16984)
科技(16177)
财会(16098)
商业(15825)
实践(15436)
共检索到493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文杰  
信息化效率损失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效率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信息化与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目标短期存在冲突;国有企业信息化系统存在"协同困境";具有政治关联的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与腐败国企领导人的串谋,排斥市场竞争;转换成本导致的路径依赖,使国有企业信息化过程出现产品锁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基于晋升选择策略性信息化;这些因素是造成国有企业信息化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必须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按公司治理要求规划信息化进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董晓庆  赵坚  袁朋伟  
传统观点只强调国有企业本身的生产效率损失,而忽略了创新效率损失。很多经验研究虽然证明了技术创新才是影响企业效率的主要因素,但是实证检验很少,因此,本文针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5大类高新技术行业2000—2011年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数据,以民营企业为参照对象,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分解、评价和测试。研究结果发现,在分行业比较中,发现除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外,其余四个行业的国有企业创新效率都明显低于民营企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数据可比性较差,可能与该行业基本全部由国有企业经营有关;在全部行业总体效率比较中,发现国有企业的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延兵  
吴延兵基于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理论,提出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损失大于生产效率损失的理论假说。本文利用我国行业层面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数据,对此假说进行再次检验,研究结果仍旧支持该假说。研究还发现,国有企业在国有垄断行业中的创新效率损失远大于其在非国有垄断行业中的创新效率损失。重构国企产权和破除国企垄断应是国企改革的两大着力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延兵  
本文基于企业效率最大化要求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相对应这一企业理论分析了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损失和创新效率损失问题。国有企业的公有产权属性决定了国有企业中存在着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的双重损失。国有企业改革通过监督和激励机制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中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匹配,从而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然而,由于创新具有不同于一般生产的特殊属性,已有国有企业改革措施并不能实现创新中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匹配,因而无法改善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由此,本文提出了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损失大于生产效率损失的理论假说。基于中国省级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工业行业数据,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估计结果都稳健地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季  陈波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信息化的本质是什么,企业究竟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它包括哪些要点。本文通过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给出了多方面的实施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红梅  
随着信息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信息作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财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企业能否借助技术和知识创新,把握信息化的机遇和挑战,已经成为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怀丽  
目前,我国企业如广泛地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大力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研发、制造信息化,以实现管理科学化、向管理要效益为宗旨,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我国的综合国力,使我国在加入WTO之后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所以国家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我国加入WTO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挑战。世界经济的信息化与全球化是同步的,全球化不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无疑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整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企业只有跟上这一进程,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才能在全球竞争中求得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明  石磊  
国有企业的效率损失应该包含两种:一是国有企业本身的效率损失,二是由这种效率损失进一步带来的其他效率损失。传统观点强调国有企业本身的效率损失而忽略了第二种效率损失。本文针对国有企业的生存困境,提出国有企业的"增长拖累"这一概念,重新认识国有企业的效率损失。所发展的观点是,国有企业不仅本身存在效率损失,而且由于软预算约束的存在,拖累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进度,从而对整个经济体构成"增长拖累"。利用中国1985—2004年29个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验证了这一思想。因此,就效率层面而言,推进国企改革是一条必然之路。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金燕  
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本书是西北大学刘瑞明博士的一项旨在探索国有企业拖累经济增长可能途径的研究之成果。国有企业的效率损失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国有企业本身的效率损失,二是由这种效率损失负辐射带来的进一步损失。国有企业既起主导作用,就必然有正主导和负主导两方面。传统观点强调国有企业本身的效率损失,而忽略了第二种的效率损失,片面理解主导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斌  
国有企业改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如何科学地评价国有企业生产效率,是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水平的必要前提。文章选择随机前沿方法 (SFA),以2006-2015年3224个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国有企业生产效率损失问题进行了测算,进而对不同所有制类型和不同行业、产业的效率损失情况加以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确实存在着技术效率损失,中央国有企业损失最严重,地方国有企业次之,最后是民营企业;就行业层面而言,不同行业间的效率损失水平差异比较大,教育业尤为突出;就产业层面而言,所有产业均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晓华  李明珊  
企业过度投资是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由此带来的效率损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形成的制度背景为依据,测算和比较了2003—2014年中国31个省份国有工业企业过度投资水平,构建联立方程模型检验政府干预下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地区经济增长和生产效率损失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选择差分内差分方法评价了政府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实施的"一揽子计划"的政策效果。结果表明: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2008年之后更为严重;地方政府干预动机越强,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越突出,尽管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也造成了生...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西振  
在企业信息化早期,"流程再造"曾经是软件厂商说服用户按照标准化软件的既定流程削足适履的重要说辞,成为软件厂商争取企业信息化主导权的市场策略。由此造成了不同企业一个方子吃药,一个行业的企业业务流程"千人一面",甚至把一些企业的独特竞争力也给"化"掉了。同时,信息系统的"刚性"还成为不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业务流程优化的严重制约。这让不少的企业在上信息系统之后感叹,软件太"硬"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