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6)
- 2023(7506)
- 2022(5900)
- 2021(5261)
- 2020(4448)
- 2019(9619)
- 2018(9297)
- 2017(18101)
- 2016(9682)
- 2015(10581)
- 2014(10284)
- 2013(10001)
- 2012(9010)
- 2011(7624)
- 2010(7877)
- 2009(7763)
- 2008(8166)
- 2007(7420)
- 2006(6644)
- 2005(6346)
- 学科
- 业(71207)
- 企(69286)
- 企业(69286)
- 管理(51983)
- 济(47252)
- 经济(47188)
- 业经(24809)
- 财(21439)
- 方法(19526)
- 农(18844)
- 务(18694)
- 财务(18688)
- 财务管理(18676)
- 企业财务(17696)
- 技术(14326)
- 农业(14265)
- 企业经济(12466)
- 制(12303)
- 策(12097)
- 数学(11991)
- 数学方法(11959)
- 划(11952)
- 经营(11041)
- 和(10521)
- 体(10473)
- 理论(9966)
- 技术管理(9919)
- 体制(9519)
- 中国(8886)
- 决策(8845)
- 机构
- 学院(144748)
- 大学(137004)
- 管理(65252)
- 济(64355)
- 经济(63354)
- 理学(55721)
- 理学院(55349)
- 管理学(54960)
- 管理学院(54696)
- 研究(38540)
- 中国(34664)
- 财(32583)
- 京(27476)
- 财经(25532)
- 经(23161)
- 江(23072)
- 农(22509)
- 商学(19931)
- 商学院(19772)
- 科学(19559)
- 财经大学(18637)
- 经济学(18445)
- 业大(18388)
- 中心(18314)
- 州(17878)
- 所(17794)
- 经济管理(17683)
- 农业(17410)
- 北京(16799)
- 经济学院(16683)
- 基金
- 项目(89348)
- 科学(73526)
- 研究(69454)
- 基金(66940)
- 家(55774)
- 国家(55166)
- 科学基金(50764)
- 社会(47683)
- 社会科(45235)
- 社会科学(45218)
- 省(36176)
- 基金项目(35452)
- 自然(31125)
- 教育(30469)
- 自然科(30448)
- 自然科学(30443)
- 自然科学基金(30000)
- 划(28025)
- 编号(27532)
- 业(27527)
- 资助(25684)
- 创(22665)
- 制(20821)
- 成果(20820)
- 部(20169)
- 创新(20084)
- 国家社会(19839)
- 重点(19219)
- 发(19057)
- 人文(18578)
共检索到218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于莹 王若楠
国企治理是我国《公司法》的重点关注领域。在国企治理结构中,履行出资人职权的机构、党委会、董事会等治理机构的权力交叠,有可能产生责任承担不合理等问题,亟须厘清国企治理的权责配置。本文认为,鉴于完成国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制度目标、调解多重利益冲突以及保障政府民事责任豁免等需求,应将董事会作为国企经营决策中心。为此,需要完善并强化董事会,确保其在出资机构和党委会的领导下,以国企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行使经营决策权以及对经理层的监督权,实现国企的经济目标和政策目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洋 纪玉山
中国的国有企业虽然在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从"脱困"到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和重要产业的支柱,大大改善并提升了国有企业的经济绩效,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确立和完善。但是,国企改革中伴随着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国有企业有能力并应当积极承担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改善和提升国企社会绩效的同时,亦能推动国有企业更为成熟地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存丽 乔贵涛
本文以混合所有制下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为研究视角,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法,通过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产生的影响不会因企业性质而发生变化,这就为我国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的实践尝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但是,由于二者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仍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导致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会产生不同的经营风险。因此,在混合所有制下,国家应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以促进二者更好地融合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方明月 张雨潇
本文使用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僵尸企业的风险承担行为及其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普通企业,僵尸企业具有更加明显的风险承担倾向。首先,总体上看,僵尸企业的经营绩效有更显著的波动。其次,从具体表现来看,相对于普通企业,僵尸企业有更高的负债率、更多的新增短期负债,以及更多的违规行为。在采取倾向得分匹配和工具变量回归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的主要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僵尸企业的风险承担行为降低了资本配置效率,加剧了资源错配。本文的发现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僵尸企业 风险承担 负债 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石泉
国有企业权力配置与国有企业效率——再论理顺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李石泉一、引言本人曾写过一篇题为“理顺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文章刊登在1997年第2期《财经研究》上。那篇论文认为理顺国有企业改革思路要抓住两条主线,其一是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关系,其二是国有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美英 曾昌礼 刘芳
管理层的"庸懒怠"行为危害大,而风险规避型企业管理层不能充分把握投资机会,是"庸懒怠"行为的重要表现。基于审计署发布的中央企业年度财务收支等情况审计结果公告,研究发现国家审计能够促进管理层提高承担风险的意愿,当国有上市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的治理结构时,国家审计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提高风险承担水平。考虑管理层不同特征后,国家审计在董事长年龄和任职时间不同的样本中都显著促进了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对于董事长为男性以及高学历的公司样本,国家审计与风险承担显著正相关然而,管理层权力会降低国家审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文章提供了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高管不作为治理效应的经验证据,不仅丰富了国家审计治理领域的研究,也补充了风险承担影响因素的文献。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有企业内部治理 风险承担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傅颖 窦军生 吴炳德
企业创新创业活动具有很强的风险承担属性,创新创业研究离不开对风险承担的关注。本文考察家族承诺对家族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基于2015年全国范围内非公有制企业调研,对877个家族企业样本的研究结果显示,家族承诺正向促进企业的风险承担,企业长期导向在家族承诺和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通过引入企业长期导向,文章弥补了家族涉入到企业产出之间"缺失的一环"。与此同时本文验证了企业长期导向在中国家族企业情境下,并非有碍而是促进了家族企业风险承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美英 曹源 赵爱莉
薪酬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虽经历多轮政策变迁,但国企高管—员工薪酬差距问题仍备受争议。基于管理层私有收益假说,以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国企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风险承担的影响,丰富薪酬差距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薪酬差距越大,国有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考虑企业特征差异,与功能类国企相比,竞争类国企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负相关性更显著;与地方国企相比,中央企业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水平表现出更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处于成熟期的国企中,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显著负相关,但在处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的国有企业中,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水平相关性不显著。进一步,从内部治理机制看,当国有上市公司有非国有大股东时,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水平不再显著负相关;从外部治理机制看,分析师跟踪有利于加强外部监督,弱化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水平的负相关性。可见,现阶段国有企业治理仍然不够完善,不能有效抑制管理层获取私有收益的行为,薪酬差距成为代理问题的一种表现,不能激励管理层积极承担风险。当前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应分层分类、因地制宜进行,并充分发挥内外部监督机制对薪酬差距的治理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海燕 张猛
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6—201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CEO年龄对企业风险承担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CEO年龄越年轻,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CEO年龄越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年龄越大CEO的这种风险规避行为会导致资本配置行为的扭曲。具体来说,与年龄较年轻的CEO相比,年龄较大的CEO更容易导致投资不足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
CEO年龄 企业风险承担 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吾丽娜·艾尔肯 韩珣 陈舒茵
本文利用2007—2018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与省级房价相匹配的数据,对房价与金融资产配置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房价水平上升会促进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并且这种效应在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地方政府干预弱的地区更为显著;房价波动程度的提高会强化金融资产配置动机,并且这种效应在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房价波动也会对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相较于短期、投机性金融资产配置,房价波动程度的上升对长期、投资性金融资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即识别出企业是基于"预防性储蓄",而非"利润追逐"动机从事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无论企业出于何种动机从事金融资产配置活动,房价波动程度的提高均会反向调节房价与金融资产配置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房价波动程度的上升通过强化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多种稳健性检验方法均不改变本文结论。本文为揭示房地产市场与经济"脱实向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洪金明 刘晗 王宁
以A股国有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这种影响在2013年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之后更加明显,在地方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机制在于提高高管薪酬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股权混合制衡度和超额委派董事均能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研究结论从企业风险承担的视角证实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为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申欣欣
本文从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与避税的理论分析入手,同时选择2012~2017年A股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社会保险缴费水平高的企业会更少地进行避税;(2)在企业业绩水平低即企业资源较为有限时,企业难以同时兼顾各个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企业社会保险缴费与所得税实际税率的正向关系会弱化;(3)企业盈余管理水平高即信息透明度低时,企业避税的成本会更低,而基于成本收益的权衡,企业会更多地避税。
关键词:
社会保险 企业社会责任 避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玫 王素凤
国有企业权利配置模式是与其独特的治理目标相联系的。针对国有企业剩余权利配置扭曲导致治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基于公司治理理论、产权理论及西方经济学成本效益分析等理论,提出“最小治理成本原则”与“最大治理收益原则”相机处理的权利配置方式,从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权利配置的保障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淼
文章以2004-2013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干预和政策引导下的公司治理因素对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干预能够缓解因融资约束而产生的投资不足,而对因代理问题产生的过度投资情况没有显著影响。此外,随着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资本运营管理公司持股和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不仅会对国企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还将为政府对国企投资行为的干预作用提供便利或增加阻碍,加强或减弱政府干预的作用。高管持股比例、高管薪酬等其他治理因素对国企投资行为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箫滢 牟思宇
党的二十大回顾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十年来,国有企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新时代十年历史性成就的生动缩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