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2)
- 2023(7123)
- 2022(5608)
- 2021(5032)
- 2020(4503)
- 2019(9954)
- 2018(9808)
- 2017(19546)
- 2016(10444)
- 2015(11758)
- 2014(11624)
- 2013(11754)
- 2012(10864)
- 2011(9275)
- 2010(9705)
- 2009(9313)
- 2008(9751)
- 2007(8827)
- 2006(7821)
- 2005(7565)
- 学科
- 业(70596)
- 企(68489)
- 企业(68489)
- 济(52874)
- 经济(52802)
- 管理(50724)
- 业经(24916)
- 方法(22852)
- 财(21312)
- 务(17819)
- 农(17818)
- 财务(17816)
- 财务管理(17808)
- 企业财务(16794)
- 技术(15060)
- 数学(14841)
- 数学方法(14769)
- 农业(13714)
- 制(13015)
- 策(12364)
- 企业经济(12252)
- 划(11837)
- 和(11383)
- 经营(11153)
- 理论(11014)
- 贸(10937)
- 贸易(10931)
- 易(10677)
- 中国(10242)
- 技术管理(10241)
- 机构
- 学院(158965)
- 大学(152740)
- 济(74689)
- 经济(73601)
- 管理(69547)
- 理学(58992)
- 理学院(58557)
- 管理学(58185)
- 管理学院(57886)
- 研究(45922)
- 中国(40821)
- 财(35935)
- 京(31299)
- 财经(28188)
- 经(25534)
- 江(24941)
- 农(24156)
- 科学(23363)
- 所(22485)
- 经济学(22153)
- 商学(21533)
- 商学院(21350)
- 中心(20885)
- 财经大学(20592)
- 经济学院(20200)
- 业大(19876)
- 北京(19722)
- 研究所(19673)
- 州(19470)
- 经济管理(19271)
- 基金
- 项目(95171)
- 科学(77518)
- 研究(73484)
- 基金(70718)
- 家(58994)
- 国家(58394)
- 科学基金(53028)
- 社会(49045)
- 社会科(46748)
- 社会科学(46737)
- 省(37762)
- 基金项目(37242)
- 自然(32821)
- 教育(32358)
- 自然科(32158)
- 自然科学(32152)
- 自然科学基金(31685)
- 划(29800)
- 编号(29112)
- 资助(28844)
- 业(28785)
- 创(23763)
- 成果(22409)
- 部(21697)
- 创新(21126)
- 发(20891)
- 制(20661)
- 重点(20552)
- 国家社会(20289)
- 人文(19657)
共检索到246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克朋 刘小玄
本文对2000-2008年期间中国部分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的退出及其主要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非平衡面板企业数据,在计算企业效率和界定不同退出行为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多项选择Logit模型分析发现,企业效率是决定国有企业退出的重要变量。其中,效率较高的企业更愿意选择民营化退出,而效率低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破产清算或打散重组的方式,完全退出国有部门。然而,在2000-2008年的后期,效率对于企业退出的影响程度明显降低。国有企业退出行为的变化,表明了在其背后政府目标的调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明宇 赵守国
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国有产权的外部性所必然带来的国有企业"盈利软约束"问题,进一步论证盈利软约束是造成国有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和预算软约束的根本原因。因而解决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问题,仅消除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是不够的,关键是通过"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消除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的盈利软约束。
关键词:
盈利软约束 自生能力 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文清
文章分析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的必要性、难点及可行性 ,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的方式有出售国有股权、出售国有资产、关闭停产、破产、兼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并提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枫
以中日两国2000~2006年间数百家电气器材和纺织服装纤维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针对企业运营、企业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结关系进行了比较经验研究。首先,运用DEA模型对两国上市公司进行了企业效率评价。其次,在控制企业规模、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等因素下,运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估计了企业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并发现这二者之间基本上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企业运营 企业效率 企业绩效 竞争性行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魏峰 荣兆梓
国有企业效率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效率的表现与其是否全面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政策主张关系密切。本文基于竞争性领域20个工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20个竞争性行业2000-2009年期间的年度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在此期间,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工业行业技术效率之间存在差距,但由于国有企业技术效率上升态势明显,使得两者的效率总体上趋同。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主张目前国有企业必须从竞争性领域全面退出为时尚早,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改革应当也能够继续深入推进,进一步提高市场的竞争程度、在适当行业扶植企业做大做强均有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建斌
本文以长虹企业为典型案例 ,借助产业组织理论有关模型 ,分析了竞争性行业企业竞争策略转变的内在原因 ,揭示了价格战是企业和产业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行业成熟度的提高和企业实力的增强 ,价格竞争会逐渐为差异化竞争所取代。
关键词:
长虹 竞争 行业 价格竞争 差异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建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梅生
选取了2002~2009年16个竞争性行业里的2643家国有上市公司与1793家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DEA方法,对两者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的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存在差异。在对预算软约束指标进行计量并检验后,发现两者在预算软约束上也不存在差异,因此国有企业综合技术效率的提高是源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而不是政府的利益输送;民营企业综合技术效率无差异是由于缺乏品牌和创新意识抵消了管理上的优势;最后提出了两点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宇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蔡锐
竞争性国有企业的"二维"特征,决定了其成长既受制于市场竞争因素,也受制于政府治理因素,故其自生能力的形成具有特殊性,是开放、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的弱干预、巧支持政策以及动态创新能力、企业家能力等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竞争性国有企业的成长路径,是在市场利润激励与国家租金激励下,依托企业家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培育和发展内生独特资源——动态创新能力,形成动态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无需政府或其他外力保护而赢得行业正常利润率的自生能力,实现企业成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宏伟 袁伦渠
国有经济退出意味着国家放弃对就业保障的承诺或停止对国有企业财政补贴,目的是威胁企业,促使其提高效率和防止国有资产显性和隐性流失。国有经济从非国民经济命脉行业的退出势在必行,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是国有资产的流动性。其次,要有发育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国有企业退出的范畴关键应该从国有企业的职能定位上考虑。从世界范围看,竞争领域和非竞争领域呈现出动态特征并表现出非竞争领域向竞争领域演化的趋势,即国有企业退出和非国有企业进入。国有企业选择进入重要的行业和关键性领域,但也不是绝对不能容许非国有企业的介入。
关键词:
国有经济 竞争性领域 战略退出 交易费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仪祥
本文证实国有企业非竞争论在理论和事实上的不成立,更不能作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依据,提出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改革,而不是所谓的"完全退出",在遵循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分级动态管理原则的基础上,以企业市场竞争力为标准,来引导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非竞争论 完全退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国安
从国家公布的国有经济在各个行业具体的布局方案看,十五期间和今后国有资本控制的只是国防及少数公用行业,其余大多数竞争性行业要逐步退出市场。因此,研究国有企业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壁垒问题,积极疏通和规范企业退出市场的通道,对于建立进退无障碍的市场经济机制,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