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3)
- 2023(13613)
- 2022(11354)
- 2021(10373)
- 2020(9087)
- 2019(20920)
- 2018(20531)
- 2017(39842)
- 2016(21743)
- 2015(24262)
- 2014(24249)
- 2013(24177)
- 2012(22457)
- 2011(20143)
- 2010(20670)
- 2009(19515)
- 2008(20250)
- 2007(18668)
- 2006(16359)
- 2005(15057)
- 学科
- 济(98002)
- 经济(97785)
- 业(90569)
- 企(82622)
- 企业(82622)
- 管理(76651)
- 方法(44600)
- 数学(34752)
- 数学方法(34410)
- 财(31967)
- 业经(30485)
- 农(30255)
- 务(23585)
- 财务(23554)
- 财务管理(23523)
- 中国(23307)
- 企业财务(22357)
- 农业(21118)
- 理论(20473)
- 制(20374)
- 技术(19060)
- 学(18967)
- 和(17897)
- 策(16830)
- 贸(16310)
- 贸易(16304)
- 划(15983)
- 易(15786)
- 地方(15566)
- 体(14943)
- 机构
- 学院(323347)
- 大学(320743)
- 济(135345)
- 经济(132647)
- 管理(126791)
- 理学(108614)
- 理学院(107456)
- 管理学(105691)
- 管理学院(105082)
- 研究(104947)
- 中国(82187)
- 京(67435)
- 财(65800)
- 科学(63697)
- 农(58343)
- 所(54269)
- 财经(51865)
- 江(50950)
- 研究所(48732)
- 业大(48156)
- 中心(47839)
- 经(46884)
- 农业(45956)
- 北京(42457)
- 经济学(41405)
- 州(39842)
- 范(39287)
- 师范(38910)
- 财经大学(38130)
- 经济学院(37408)
- 基金
- 项目(205406)
- 科学(162333)
- 研究(149852)
- 基金(149610)
- 家(129975)
- 国家(128790)
- 科学基金(111188)
- 社会(96701)
- 社会科(90796)
- 社会科学(90768)
- 省(81467)
- 基金项目(78803)
- 自然(71812)
- 自然科(70202)
- 自然科学(70177)
- 教育(69489)
- 自然科学基金(69047)
- 划(67021)
- 资助(61336)
- 编号(60319)
- 成果(49154)
- 重点(46313)
- 部(46005)
- 创(45166)
- 发(43528)
- 业(43253)
- 课题(41527)
- 创新(41392)
- 性(39805)
- 科研(39706)
- 期刊
- 济(155005)
- 经济(155005)
- 研究(95119)
- 中国(64159)
- 财(56811)
- 农(54185)
- 管理(50858)
- 学报(50560)
- 科学(47208)
- 大学(38766)
- 学学(36707)
- 农业(36357)
- 教育(33657)
- 技术(29861)
- 融(29153)
- 金融(29153)
- 财经(27388)
- 业经(26275)
- 经济研究(24224)
- 经(23663)
- 业(22160)
- 问题(20406)
- 技术经济(18762)
- 贸(16384)
- 版(16207)
- 财会(16205)
- 商业(15444)
- 统计(15357)
- 现代(15350)
- 世界(15159)
共检索到488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龙
随着我国非国有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 ,人才流失已对许多国有企业运行效率以及长期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面对人才市场竞争 ,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在人才引进、人事管理以及收入分配等诸多领域都做出了适应性调整和改革。本文在一种委托—代理框架下 ,从契约理论角度考察了国有企业为防止人才流失所普遍实行的薪酬激励契约和阻挠人才流失契约之间的内在联系 ,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阻挠人才流失契约如何影响社会总福利水平 ,并针对围绕国有企业劳动契约缔约过程所安排的正式制度上的某些缺陷 ,提出若干改革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海英
重建中国国有企业:一种契约性思路的探讨赵海英中国农业部门的改革已取得巨大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亿万农民的生活。[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了这一经济奇迹。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每一个家庭都对自己的土地负责,产量中超出定额的部分全归家庭所有。这使家庭成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娜 季从留
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最重要的契约关系为正式契约,本文从该角度出发,认为正式契约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代理人薪酬制度的设计。基于正式契约的合理薪酬制度有利于约束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激励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而行动。根据对代理人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制定的出发点不同,可以将薪酬制度分为两种:一是职务职能薪酬制度;二是成果主义薪酬制度。此外还应该在这两种薪酬制度之间建立一个薪酬沟通机制,使委托和代理双方达到一致满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刚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今天,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如何稳定人才,发掘人才,吸引人才,已愈来愈引起企业家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重视。本期集中编发几篇文章进行讨论,希望对读者有所启迪。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燕 郑文哲
心理契约是企业组织行为与员工彼此认同、无需条文约束的一种心灵感受与协调,在当前市场竞争全球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组织结构巨变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管理领域的心理契约已被提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本文正是基于此视角,结合高科技企业员工的特点,对心理契约的建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心理契约违背的分析,构建了高科技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违背模型,最后提出通过心理契约的构建来减少企业的人才流失。
关键词:
心理契约 高科技企业 人才流失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伟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排头兵,如何有效避免其驻海外人才的流失,俨然已经成为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文章以我国一家大型外向型国有企业G公司为例,通过深挖其驻海外人才流失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可操作性对策,以期为我国国有企业降低驻海外人才流失率,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
驻海外人才 国有企业 人才流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雪明 吴华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论文从国企人才流失的深层原因入手,探讨了国企怎样才能留住人才问题。人才流失在于企业缺乏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面对入世后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局面,国有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避免人才流失。
关键词:
竞争 激励 人才流失 留住人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斌
国有企业改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如何科学地评价国有企业生产效率,是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水平的必要前提。文章选择随机前沿方法 (SFA),以2006-2015年3224个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国有企业生产效率损失问题进行了测算,进而对不同所有制类型和不同行业、产业的效率损失情况加以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确实存在着技术效率损失,中央国有企业损失最严重,地方国有企业次之,最后是民营企业;就行业层面而言,不同行业间的效率损失水平差异比较大,教育业尤为突出;就产业层面而言,所有产业均呈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效率损失 经济体制 技术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柳絮 韩玉启
一、国有企业资产损失的情况 我国部分国有企业亏损严重,资产负债率高,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和隐藏了大量的潜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多年来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多年来,谈到国有企业亏损和资产的损失都往往强调是国家宏观政策变化的影响,实际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混乱造成。其主要表现形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儒昞
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理应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起带头和表率作用。从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环境审计制度开始,再逐步向其他企业推开,是我国当前促进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推动经济绿色发展的现实选择。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运用博弈论理论,构建政府和国有企业责任履行的博弈模型,从隐性契约视角,分析了国有企业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环境审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隐性契约 国有企业 环境审计 博弈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紫云 杨兰品
本文从国有企业利润来源及分配角度,探讨了国有企业对社会福利造成的影响。通过假设估算出2003~2012年国有工业企业低效率造成的潜在利润流失程度,并且运用200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国有企业分配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会带来潜在的利润流失,潜损利润比平均可达51.448%,并呈现下降趋势;国有企业分配扭曲程度与短期和长期收入差距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对长期收入差距影响更大;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带来的巨额潜在利润流失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均会对社会福利造成损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儒昞
近年来,接连不断发生在我国国有企业重大环境污染的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国有企业环境责任的缺失,不但影响自身形象,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经济学和心理学知识,将国有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社会公众履行投资责任(由政府代为履行)界定为国有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心理契约。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种情况对此心理契约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提升国有企业环境责任意识、重建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等加强国有企业环境责任建设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心理契约 国有企业 环境责任 两型社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长泉
关于管理绩效、“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一种模型(理论部分)林长泉(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210093)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当经理持有的公司股份小于100%时,就会存在着潜在的股东与经理(代理人)之间各自利益的矛盾;与此紧密相关的对管理阶层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坤 丁娟娟
人才的主动离职使企业遭受了巨大损失,尤其是核心员工离职导致的集体流失效应,对企业的打击更是致命的。因此,在企业和人才双方的博弈中应充分考虑到集体流失效应,并将其和个体离职带来的成本损失进行分离。博弈分析采用复制动态方程技术,更加系统地分析了一定条件下企业和人才的策略转化,为更好地制定和实施人才保持机制提供合理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民志
企业人才流失是在流动心理需求的作用下产生的。本文对企业人员一般性和特殊性心理需求进行了归纳,结合双因素和成就需要理论、挫折回归及转移理论进行了过程分析,并提出了心理分析的启示。
关键词:
人才流失 心理需求 心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