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05)
- 2023(16049)
- 2022(13305)
- 2021(12544)
- 2020(10429)
- 2019(23755)
- 2018(23290)
- 2017(45369)
- 2016(24377)
- 2015(27384)
- 2014(26997)
- 2013(26840)
- 2012(24390)
- 2011(21596)
- 2010(21912)
- 2009(20801)
- 2008(19889)
- 2007(17813)
- 2006(15841)
- 2005(14513)
- 学科
- 济(100895)
- 经济(100770)
- 业(95653)
- 企(86419)
- 企业(86419)
- 管理(84008)
- 方法(43651)
- 数学(34103)
- 业经(33829)
- 数学方法(33703)
- 农(32463)
- 财(32446)
- 中国(30300)
- 融(27711)
- 金融(27709)
- 银(26652)
- 银行(26617)
- 行(25664)
- 制(24163)
- 务(24131)
- 财务(24060)
- 财务管理(24026)
- 农业(23215)
- 企业财务(22790)
- 地方(20587)
- 技术(20253)
- 理论(20183)
- 和(18427)
- 贸(17608)
- 贸易(17592)
- 机构
- 学院(347005)
- 大学(341297)
- 管理(142253)
- 济(140442)
- 经济(137422)
- 理学(121568)
- 理学院(120368)
- 管理学(118631)
- 管理学院(118008)
- 研究(109117)
- 中国(91057)
- 京(72674)
- 财(67842)
- 科学(65144)
- 农(54465)
- 所(53949)
- 财经(53632)
- 江(52027)
- 中心(51392)
- 业大(49019)
- 经(48567)
- 研究所(48411)
- 北京(46264)
- 州(43016)
- 范(42500)
- 农业(42317)
- 师范(42176)
- 经济学(41294)
- 财经大学(39634)
- 院(39587)
- 基金
- 项目(227580)
- 科学(179964)
- 研究(172081)
- 基金(164331)
- 家(140618)
- 国家(139289)
- 科学基金(121625)
- 社会(108203)
- 社会科(102562)
- 社会科学(102533)
- 省(90298)
- 基金项目(87390)
- 教育(77645)
- 自然(77523)
- 自然科(75721)
- 自然科学(75707)
- 自然科学基金(74369)
- 划(74060)
- 编号(71684)
- 资助(67056)
- 成果(57701)
- 重点(50126)
- 创(49838)
- 部(49485)
- 发(49141)
- 课题(48538)
- 创新(45781)
- 项目编号(44893)
- 国家社会(43789)
- 业(43667)
- 期刊
- 济(161470)
- 经济(161470)
- 研究(105158)
- 中国(65567)
- 管理(56433)
- 财(55086)
- 农(51938)
- 学报(47846)
- 科学(46173)
- 融(44191)
- 金融(44191)
- 大学(37190)
- 教育(36475)
- 农业(35326)
- 学学(35174)
- 技术(31608)
- 业经(29100)
- 财经(26732)
- 经济研究(24244)
- 经(22895)
- 问题(20845)
- 业(19522)
- 技术经济(18660)
- 理论(17787)
- 现代(17538)
- 财会(16513)
- 科技(16070)
- 商业(16067)
- 实践(16031)
- 践(16031)
共检索到523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彦清
产融结合已经成为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共识,但是在国企产融结合的工作实践中,其制定政策制度、现有产业基础、人才储备等诸多方面的惯性思维,使其产融结合之路不通畅、产融结合效用不明显。反观所在企业乃至山西省国有企业产融结合历程以及制约国企产融结合的种种现实紧迫问题,文章从重视资本运作、强化市值管理、完善金融牌照、优化金融布局、全口径开放金融产业、畅通资源渠道、制定市场化的金融政策、构建匹配的政策环境八个方面提出解决途径,为国企产融结合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融结合 金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曰镁
现阶段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较西方国家的企业有很大的特殊性,即委托代理链条过长、所有者缺位、企业干部行政化、激励机制失效和约束机制弱化等。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委托—代理 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谢君伙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财务管理作为国有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在促进企业科学理财,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财务管理作为经济活动,与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洪辉
国有企业债务负担较重,一直为广大企业界和广大社会所关注。尤其是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债务问题、亏损问题和社会负担问题,已经成为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三大“拦路虎”。那么,如何妥善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图立足于国际比较的角度,立足我国整个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许成安
根据中西方企业均存在委托 -代理问题这一事实 ,就得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不是推进产权改革 ,而是要着力解决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委托 -代理问题的结论是欠慎重的。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安排既是造成我国国有企业委托 -代理问题严重与复杂的根本原因 ,也是造成国有企业中长期存在着政企不分或难分问题的根本原因。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只能从所有制结构调整入手 ,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吕志岩
兼并:解决国有企业亏损的有效途径□吕志岩一、国有企业兼并成为“两会”热点的探析企业兼并是企业产权转让的一种形式,是指一个企业以某种法定的方式取得其它企业资产、经营及相应收益的控制权,是解决国有企业长期经营亏损的一种途径。1、兼并有利于企业结构调整: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太炎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的三对矛盾与解决途径熊太炎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已进行了十八年。十八年来,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国民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上升势头,这是令人鼓舞的。但是对于这一点不能盲目乐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十八年来我国国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建华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仍处于困境,亏损面和亏损额在扩大,经济效益持续滑坡。其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改革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相比相对滞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诸如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产权管理制度改革等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须认真分析研究,才能使国有企业改革富有成效,才能使国有企业真正脱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群琳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阐述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从完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的股权融资体系、发行企业债券、商业票据融资等多种途径出发提出解决融资困境的具体策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沈朝明 刘洁 申风华 刘福兰
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对130家国有企业的资金情况分析沈朝明,刘洁,申风华,刘福兰企业资金紧张几乎成为目前一个时期以来的普遍现象,今年5月以来,人民银行虽然大幅度降低了银行存贷利率和人民银行向专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企业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兆国 陈华东 郑宝红
1.吸收非公有资本。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据统计,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超过50%,提供的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少林
国有企业发展直接融资的基本途径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分行课题组①(一)建立“政府适度推进型”直接融资发展模式。企业直接融资的发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市场自然演进型”,即直接融资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自然产生和演进;另一种是“政府推进型”,即政府根据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灏
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道难题。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既要注重企业自身的改革,如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必要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等,也要注重政策等外部条件的必要支持,做到内外结合、整体推进。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丁宁宁
从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我们的改革已经跨越了16个年头,国有企业的整体情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好转,仅仅是"摸清了情况,明确了方向,打好了基础,下定了决心"。这是值得深刻反思的。面对如此严酷的事实,当然不难举出种种不可逾越的障碍来辩护。但是,如果改革总是停留在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之上,害怕触动各社会集团的既得利益而踌躇不前,则不仅国有企业现有的局面难以继续下去,而且将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的安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