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9)
- 2023(14111)
- 2022(11719)
- 2021(10868)
- 2020(9453)
- 2019(22007)
- 2018(21592)
- 2017(41428)
- 2016(22557)
- 2015(25623)
- 2014(25488)
- 2013(25427)
- 2012(23645)
- 2011(21227)
- 2010(21511)
- 2009(20548)
- 2008(21035)
- 2007(18809)
- 2006(16579)
- 2005(15399)
- 学科
- 济(106641)
- 经济(106515)
- 业(89874)
- 企(80496)
- 企业(80496)
- 管理(78052)
- 方法(49532)
- 数学(40785)
- 数学方法(40541)
- 财(33905)
- 农(31666)
- 业经(30893)
- 中国(28094)
- 制(23829)
- 务(23361)
- 财务(23342)
- 财务管理(23301)
- 企业财务(22106)
- 农业(21820)
- 贸(20456)
- 贸易(20446)
- 易(19918)
- 技术(19303)
- 和(17930)
- 体(17743)
- 策(17142)
- 划(16801)
- 地方(16351)
- 理论(16312)
- 银(16057)
- 机构
- 学院(331069)
- 大学(330106)
- 济(151830)
- 经济(149272)
- 管理(131965)
- 理学(112719)
- 研究(112387)
- 理学院(111610)
- 管理学(110340)
- 管理学院(109692)
- 中国(90088)
- 财(72147)
- 京(69366)
- 科学(62736)
- 财经(56642)
- 所(56507)
- 农(54282)
- 经(51591)
- 中心(50979)
- 研究所(50501)
- 江(50416)
- 经济学(47571)
- 业大(44546)
- 北京(44482)
- 经济学院(43083)
- 农业(42514)
- 财经大学(41799)
- 范(39829)
- 院(39576)
- 师范(39495)
- 基金
- 项目(208484)
- 科学(166520)
- 研究(156426)
- 基金(154580)
- 家(133267)
- 国家(131862)
- 科学基金(114078)
- 社会(103018)
- 社会科(97807)
- 社会科学(97778)
- 基金项目(80868)
- 省(79301)
- 教育(71314)
- 自然(70612)
- 自然科(68991)
- 自然科学(68969)
- 自然科学基金(67867)
- 划(66225)
- 资助(63497)
- 编号(62044)
- 成果(50683)
- 部(48636)
- 重点(46693)
- 创(45921)
- 发(45271)
- 国家社会(43901)
- 业(43007)
- 教育部(42435)
- 课题(42356)
- 创新(42283)
- 期刊
- 济(171439)
- 经济(171439)
- 研究(104005)
- 中国(66004)
- 财(60308)
- 管理(51994)
- 农(49968)
- 科学(44640)
- 学报(44499)
- 大学(34783)
- 融(34056)
- 金融(34056)
- 农业(33621)
- 学学(32674)
- 教育(31487)
- 技术(29983)
- 财经(29763)
- 经济研究(27930)
- 业经(27733)
- 经(25754)
- 问题(22809)
- 业(21241)
- 贸(20305)
- 技术经济(19815)
- 世界(18773)
- 国际(17484)
- 统计(16407)
- 财会(15865)
- 商业(15664)
- 现代(15651)
共检索到509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红领 张永山
本文认为从“政绩导向”到“内部人控制”,中国的国有企业经过了两个明显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产权改革阶段。在这期间,经济学家所倡导的效率目标实现得并不尽人意。对以往的实践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回顾,或许有助于我们对过去的改革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光
实证分析与合作研究———兼评《中国工业改革与效率———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比较研究》张曙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林青松、杜鹰教授主编的《中国工业改革与效率———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比较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以下简称《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红亮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一目标迄今实现得如何了呢?本文试图通过对769家国有工业企业厂长(经理)问卷调查有关数据的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考察改革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的行为取向特征,进而在理论概括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出某种回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曲直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2000~2011年中国各省份的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值进行了估计,计算了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技术进步指数、规模变化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并对造成技术无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逐渐下降,虽然国有工业企业存在较明显的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提高的趋势却在逐年减弱,且国企规模经济不显著。增强国有企业的自主研发投入、推进国有企业的集约化改革以及深化地区开放与市场化改革是提高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有效手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沈永建
本文以山东省非上市国有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非上市国有工业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企业规模和组织形式对企业资本结构都产生显著性影响,并且企业规模和组织形式的交互作用对企业长期负债率产生显著影响。针对实证结论和国有企业的现状,对国有企业降低负债率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博文 张政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多期DID方法对国企混改的碳减排效应、结论异质性及微观机制进行讨论。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与对照组相比,国企混改样本平均处理效应为-6.4%,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采用三重差分法(DDD)检验了研究结论异质性特征,发现国企混改的碳减排效应在国企参股企业、清洁生产行业、低行业集中度水平和出口企业中更显著。微观机制方面,对技术进步、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结构清洁化三条机制渠道进行了检验,发现能源效率提升是国企混改碳减排效应的最重要机制渠道,企业能源效率改善所带来的碳减排间接效应占碳减排总效应的62.96%;但国企混改未能通过促进企业能源结构清洁化这一渠道显著促进碳减排;由于技术减排效应弱于能源回弹效应,国企混改也未能通过技术进步渠道促进碳减排。为此,应持续深入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建立重点行业国企混改与节能减排政策协同机制,重视国企混改绩效多重异质性特征,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结构清洁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毛健
本文从新形势、新要求出发 ,结合吉林省实际 ,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减轻国有企业负担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
改革 发展 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郝大明
本文利用2001年山东省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业企业数据资料,对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效率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的结论是,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后的效率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但不同经济类型公司的效率差异很大;在影响国企改制效率的因素中,企业经济类型的改变作用最大;决定公司经济类型的两个因素———资本构成和投资主体的差异都会显著影响改制效率。本文对分析结果进行了简要的讨论,认为提高国企改制效率的关键在于把国有企业改造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根本途径在于降低国家资本的比重。
关键词:
公司制改革 效率 国有企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台航 孙瑞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效率的高低会受到地方财政分权的显著影响。理论分析表明,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能够激励地方政府更为关注地方国有企业的生产状况。利用索罗残差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实证分析1999—2014年各地区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结果表明,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确实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国有企业 企业生产效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台航 孙瑞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效率的高低会受到地方财政分权的显著影响。理论分析表明,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能够激励地方政府更为关注地方国有企业的生产状况。利用索罗残差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实证分析1999—2014年各地区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结果表明,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确实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国有企业 企业生产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永臻
本文从法和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产权理论和企业理论,对以法规和行政指令等形式表现的政府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规则变迁、绩效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进行探讨。文章认为,有效率的产权制度的重塑是20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命题,也是改革以来有关国有企业的各项法律法规不断调整的中心内容;当前国有产权市场交易通道阻塞,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配置扭曲,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无法按照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调整,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无法形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丁孝智 季六祥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长期而理性的 ,是以阶段性展开和渐次推进的 ,探索乃是其基本性质所在。通过多维分析 ,可以看出改革进程凸现的矛盾和问题 ,而同步性比较表明 ,其实践先行、政策滞后、理论不足和效率缺乏是显见的 ,因此 ,应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制度选择 ;各种制度与政策应配套协调 ,以共同推进产权改革 ;政策实施应当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和稳定性等。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改革 维度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喜善
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思考●宋喜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自由企业,是市场活动的真正主体,也是走向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这种自由企业是历史发展形成的,是不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广亮 张屹山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是社会财富重新分配和产权界定的过程,目前规范这一过程的规则是政府规则和市场规则。这两种规则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政府规则的随意性带来了严重的腐败和政府行为的不可预见;市场规则则使得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触,而且追求帕累托效率的市场规则忽视了公平,交易费用的概念也不适用于分析基础性的制度变迁。我们认为,应该用宪政规则来规范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它兼顾了公平并且内在的具有解决利益冲突的能力。
关键词:
产权改革 制度变迁 宪政规则 交易费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