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07)
- 2023(17857)
- 2022(15313)
- 2021(14174)
- 2020(12170)
- 2019(27743)
- 2018(27356)
- 2017(53727)
- 2016(28815)
- 2015(31915)
- 2014(30979)
- 2013(30489)
- 2012(27823)
- 2011(24652)
- 2010(24547)
- 2009(22751)
- 2008(22491)
- 2007(19927)
- 2006(17302)
- 2005(15153)
- 学科
- 济(120197)
- 经济(120071)
- 业(105849)
- 管理(98633)
- 企(95186)
- 企业(95186)
- 方法(57782)
- 数学(47815)
- 数学方法(47257)
- 财(38422)
- 业经(34981)
- 农(34734)
- 中国(28873)
- 务(27075)
- 财务(27005)
- 财务管理(26961)
- 企业财务(25660)
- 农业(24211)
- 技术(23571)
- 制(23076)
- 地方(21789)
- 理论(21566)
- 和(20120)
- 学(20011)
- 贸(19877)
- 贸易(19865)
- 划(19375)
- 易(19247)
- 策(18294)
- 体(17155)
- 机构
- 学院(401089)
- 大学(398177)
- 管理(168527)
- 济(165922)
- 经济(162706)
- 理学(146252)
- 理学院(144845)
- 管理学(142654)
- 管理学院(141907)
- 研究(122891)
- 中国(95485)
- 京(83108)
- 财(78556)
- 科学(73280)
- 财经(62825)
- 农(60423)
- 所(58829)
- 江(58508)
- 经(57349)
- 业大(57220)
- 中心(56861)
- 研究所(53037)
- 北京(51806)
- 经济学(49842)
- 范(48327)
- 师范(47916)
- 农业(47088)
- 州(47005)
- 财经大学(46786)
- 商学(45492)
- 基金
- 项目(272578)
- 科学(217353)
- 研究(202300)
- 基金(200291)
- 家(171957)
- 国家(170475)
- 科学基金(150139)
- 社会(130055)
- 社会科(123473)
- 社会科学(123443)
- 省(106510)
- 基金项目(106239)
- 自然(96825)
- 自然科(94668)
- 自然科学(94648)
- 自然科学基金(93007)
- 教育(92521)
- 划(87934)
- 资助(82159)
- 编号(82008)
- 成果(64700)
- 部(60525)
- 创(60090)
- 重点(59771)
- 发(57322)
- 创新(55451)
- 课题(55084)
- 国家社会(53779)
- 教育部(52884)
- 人文(52330)
- 期刊
- 济(179498)
- 经济(179498)
- 研究(115758)
- 中国(71918)
- 管理(66333)
- 财(64647)
- 学报(55394)
- 农(54685)
- 科学(53718)
- 大学(43888)
- 学学(41567)
- 教育(39750)
- 农业(37940)
- 技术(37786)
- 融(34280)
- 金融(34280)
- 业经(31680)
- 财经(31336)
- 经济研究(28358)
- 经(26845)
- 问题(23332)
- 技术经济(22069)
- 业(21889)
- 科技(19356)
- 现代(19296)
- 财会(19120)
- 商业(18960)
- 理论(18787)
- 统计(18651)
- 策(17950)
共检索到579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明明 张国胜 孙秀
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企业创新往往面临供给不足问题,因而需要政府进行补贴干预。利用2011-2014年中国上市工业企业数据,分析了国有企业、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供给三者间的关系及其结构性特征。研究发现:第一,政府补贴提高了企业创新供给;第二,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供给的促进作用存在结构性特征,即政府补贴对发明类专利、国有企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创新供给的促进作用更大;第三,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供给的促进作用依赖于国企控制力的程度,即国企控制力弱化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供给的促进作用。因此,建议提高具有针对性的政府创新补贴力度,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永平
文章以重庆大中型工业企业2000-2011年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细分技术源和政府补贴的创新绩效影响。结果表明:内部R&D、技术改造和国内技术购买均可提升创新绩效,其中技术改造的创新绩效正影响最大;国外技术引进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显著为负,但国外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和国内技术购买存在显著的正向互动关系,说明国外技术引进需与技术改造和国内技术购买结合才能提升创新绩效;政府补贴可刺激企业扩大内部R&D和技术改造而提升创新绩效,但难以影响企业国内外技术引进的决策。因此,技术改造对提升创新绩效最有效。
关键词:
创新绩效 技术来源 政府补贴 工业企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京奎 王文波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的数据,对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政府补贴可以激励企业选择创新并提高其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但当政府补贴达到一定水平时,就会抑制这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适度的政府补贴能够补充并提高企业所需的研发投入,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研发投入提升是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此外,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企业异质性。相比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更为明显;相比于大规模企业,小规模企业创新产出对政府补贴的敏感度更高;在区域差异上,政府补贴对东部企业存在正向影响,而与中西部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
关键词:
企业创新 政府补贴 研发投入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耿强 胡睿昕
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状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企业能否获得补贴和获得补贴的程度高低。基于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状况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获得补贴的概率和程度不仅受到自身禀赋和性质的影响,还与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不利境遇密切相关。面临亏损的企业和受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政府补贴,其获得补贴的程度也相对较高,表明政府补贴更大程度上扮演了"事后补救"的角色。此外,我国的政府补贴还带有明显的国有偏好、规模偏好和出口偏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学梅
本文使用2010-2017年中国节能环保企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政府补贴方式、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能有效的促进企业创新项目,特别是对民营企业来说激励效果明显;当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重,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就越小;而税收优惠反而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投资,其中对民营企业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市场补偿对企业的创新投资产生不显著的负向激励作用。
关键词:
企业创新 政府补贴方式 融资约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文聪 吴贝柠 陈修德
以国家审计为切入点,选取2007—2016年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审计署公布的审计公告这一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环境,采用多时点倍分法探讨国家审计对研发补贴政策激励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的研发补贴政策能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国家审计强化了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并且,国家审计是通过监督作用和激励作用两种渠道改善研发补贴政策激励效应的。研究结论从外部监督和激励视角为理解国有企业研发补贴低效率之谜提供新的解释,为建立和健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中华 鞠晓峰
技术溢出与政府补贴是影响军工企业技术创新两大重要因素。通过对技术溢出和政府补贴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理论分析,以我国22家上市军工企业为样本,采用2009年-2012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技术溢出与政府补贴对于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溢出与军工上市企业研发产出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67,说明技术溢出严重损害了军工企业创新研发动力,政府补贴与军工企业技术研发产出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16,说明政府补贴能够促进军工企业技术创新研发,但作用并不十分显著,这一结果与军工企业的特性和行业发展规律相吻合。因此,军工企业应该通过技术创新产权激励机制等其他方式来减少创新溢出带来的企业创新动力的损害。
关键词:
军工企业 政府补贴 技术创新 技术溢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宇君 马艺璇
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自主创新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检验结果证实: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总效应是负的;政府补贴能够激励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有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因自主创新而被弱化。分样本的进一步检验结果证实:政府补贴对自主创新的激励作用在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企业均显著,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及自主创新在政府补贴与企业生产率中的间接效应只在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显著。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制定系统的补贴考核遴选办法、促进政府补贴资金的精准发放及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磊 李海燕 庞遥遥
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对政府未来补贴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新活动与政府未来补贴力度不显著相关,而创新绩效与政府未来补贴力度显著正相关,即创新绩效越好的企业越能获得更多的政府未来补贴。最后指出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获取更好的创新绩效才是企业长久的生存之计。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活动 创新绩效 政府补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与生存分析方法系统地评估了政府补贴对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微观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只有适度的补贴才能够显著激励企业新产品创新,而高额度补贴却抑制了企业新产品创新,补贴强度的"适度区间"为[0.0009,0.0399]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表明,"寻补贴"投资是高额度补贴抑制企业新产品创新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还考察了补贴的创新激励效应在不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地区的差异,发现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了补贴对企业新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进一步采用生存分析方法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新产品创新持续时间的影响,发现政府补贴总体上延长了企业新产品创新的持续时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宗庆 郑江淮
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企业加入全球价值链,企业创新活动面临了新的参数环境,本文在技术无限供给条件下提出一个后发国家中企业创新的规模异质性假说,揭示了后发国家,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创新行为特征依赖于企业生产所面临的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自主研发与引进技术所需资本支出的利率弹性的特定取值下竞争行为选择。理论与计量研究发现,与西方国家企业创新有显著不同的是:后发国家的企业进行产品与工艺创新活动的意愿随着企业规模增加而逐步增强;小企业更偏向于自主研发和原始创新,大企业更偏向于引进技术和吸收消化再创新。中等规模企业兼顾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促进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在小企业和部分中等规模企业中重点是降低其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博文
工业企业房地产投资对企业创新存在短期的"挤出效应"和长期的"补偿效应"。本文使用企业研发支出和专利申请衡量工业企业创新活动,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1年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发现工业企业当期房地产投资与研发支出负相关,工业企业跨期累积房地产投资与研发支出负相关,工业企业滞后期房地产投资与企业专利申请量负相关。这表明,工业企业参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在短期和长期内都不利于企业创新。
关键词:
企业创新 研发 房地产投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范黎波 马聪聪 马晓婕
本文以农业企业多元化经营和政府补贴两大特征为出发点,以2006—2010年A股农业上市企业为样本,从权变视角检验了多元化和政府补贴对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上市企业多元化程度与其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政府补贴对农业企业绩效有正面提升作用,同时多元化与政府补贴也会对农业企业经营效率产生交互影响;随着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多元化与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影响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会不断减弱。由此,本文建议,农业企业应更加注重自身核心能力培育、审慎选择多元化发展战略,政府制定财税补贴政策时需转变救济观念,加强补贴的后续监督管理,适度倾斜主业明确的中小农业企业。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家云 廖河洋 杨俊
在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背景下,挖掘政府补贴对工业企业污染减排的作用对于中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系统评估了政府补贴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污染排放强度,并且这一作用在东部和西部地区较为明显,而在中部地区并不显著;另外,政府补贴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污染排放的抑制效应更为突出。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创新效应、规模效应和政府监管效应是政府补贴影响企业污染排放的重要途径。拓展分析发现:政府补贴的污染减排效应并不具有持续性,只有当补贴强度保持在一定的适度区间时,才能对企业污染减排发挥作用;另外,政府补贴通过降低企业的污染排放强度最终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证实了政府补贴污染减排效应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对于今后如何设计政府政策以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和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和 黄依婷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直接资源补充和间接信号传递的角度剖析企业如何利用政府创新补贴进行数字化转型,实证检验融资约束、研发投入及创新产出对政府创新补贴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传导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不同所有制企业与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利用政府创新补贴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差异。研究表明:第一,政府创新补贴显著激励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研发投入与提升创新产出在政府创新补贴激励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具有正向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第三,政府创新补贴对国有企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作用更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机制,推出差别化的创新补贴政策,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激励其加大研发投入,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