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8)
2023(6362)
2022(4665)
2021(4121)
2020(3612)
2019(7810)
2018(7697)
2017(14915)
2016(7930)
2015(8893)
2014(8686)
2013(8557)
2012(7519)
2011(6263)
2010(6563)
2009(6476)
2008(6864)
2007(6388)
2006(5692)
2005(5594)
作者
(21949)
(18404)
(18341)
(17017)
(11924)
(8630)
(8220)
(6992)
(6845)
(6720)
(6233)
(6175)
(6120)
(5728)
(5692)
(5511)
(5428)
(5356)
(5197)
(5166)
(4652)
(4460)
(4460)
(4307)
(4244)
(4137)
(4052)
(3928)
(3668)
(3471)
学科
(66419)
(65053)
企业(65053)
管理(45595)
(41854)
经济(41796)
业经(23614)
(18903)
方法(17156)
(16911)
(16825)
财务(16820)
财务管理(16812)
企业财务(15918)
技术(13958)
农业(13240)
企业经济(11971)
(11413)
(10702)
经营(10521)
数学(10091)
数学方法(10067)
(10058)
(9818)
技术管理(9656)
理论(9395)
(8869)
决策(8359)
体制(8243)
中国(8071)
机构
学院(123022)
大学(114433)
(56146)
管理(55514)
经济(55359)
理学(47271)
理学院(46957)
管理学(46679)
管理学院(46452)
研究(32022)
中国(28799)
(27399)
(23131)
财经(21437)
(20112)
(19555)
(19380)
商学(17519)
商学院(17380)
科学(16536)
经济学(15978)
业大(15735)
经济管理(15715)
财经大学(15460)
(15364)
农业(15311)
(15208)
中心(14711)
经济学院(14503)
北京(14244)
基金
项目(73492)
科学(60786)
研究(57547)
基金(54655)
(45127)
国家(44596)
科学基金(41539)
社会(38995)
社会科(37076)
社会科学(37065)
(30730)
基金项目(29009)
(25724)
自然(25617)
教育(25155)
自然科(25082)
自然科学(25077)
自然科学基金(24731)
(23103)
编号(23075)
资助(21095)
(19643)
创新(17191)
(17050)
成果(16744)
(16226)
(16138)
国家社会(15996)
(15990)
重点(15750)
期刊
(69608)
经济(69608)
研究(35579)
管理(27057)
(26511)
中国(21908)
(19731)
业经(14956)
技术(14101)
科学(13886)
农业(13840)
财经(11500)
(11453)
金融(11453)
学报(11063)
经济研究(10339)
(10046)
(9970)
大学(9724)
技术经济(9602)
学学(9537)
财会(9461)
问题(8730)
现代(8072)
教育(7895)
商业(7640)
会计(7277)
世界(7273)
经济管理(7028)
通讯(6510)
共检索到187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仕明  唐小我  
本文依据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本质属性的揭示,阐述了国有企业不是企业(亦不是现代企业)的观点,并且进一步分析指出,由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特质,在国有制的条件下国有企业不能通过一般的制度改革成为现代企业。国有企业要成为现代企业,唯有非国有化(并非非公有化)。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工孟  
国有企业改革与现代企业市场化问题陈工孟(香港理工大学商管学院)一、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思路1.市场与政府的辩证关系现代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关系是一种代理与被代理的关系,而由代理关系产生了代理问题。过去几十年实行...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维迎  
从现代企业理论看国有企业改革张维迎企业理论是经济学过去20年间最为活跃、最富有成就的研究领域之一。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合同)的有机组合(nexusofcontracts)。换句话说,企业是个人之间自由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工孟  
现代企业代理问题和国有企业改革陈工孟(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企业的代理关系是企业所有者(被代理人)授权企业经营者(代理人)来经营管理企业的一种契约关系,由这种契约关系所产生的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利益的不一致或冲突问题被称为代理问题。由企业的代理问题而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钢  
本文研究了国有企业净资产利润率等指标低下的原因。结论表明,设备陈旧等历史原因及退出壁垒过高是国有企业上述指标低的原因。如果国有企业能与非国有企业一样自由退出,国有企业的上述指标将不低于非国有企业;如果不考虑历史因素而仅考虑当期投入,目前国有企业效率已经高于非国有企业。因此,所谓的“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提法是不成立的。国有企业某些指标较低,是由于退出壁垒过高以及历史原因所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罗汉  李钢  
本文针对国有企业效率的高低问题,从文献计量的统计视角,主要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效率进行过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指标分类统计,并加以对比分析。利用三维气泡图的直观效果,力求发现各项指标变化的历史发展趋势,进而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代的推移认为国有企业效率转好的文献数在增多;而不看好国企效率的文献在变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玉书  
美国国有企业分别为联邦、州和市镇各级所有。国有企业往往通过政府机构来管理,因此,在美国,许多人将其称为政府企业。为与我国约定俗成的概念相衔接,估且还称之为国有企业。一、美国国有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美国国有企业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宇燕  何帆  
引言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道路上,已经走到了一个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任务的阶段。与之相应,过渡经济学的注意力也在逐渐从最初讨论的宏观稳定政策、过渡的方式及速度等问题,转移到企业理论上。从静态的体制比较角度来看,由于企业事实上是经济系统中日常决策和创新活动的基本主体,所以计划经济中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中私有企业行为的差异便显示了两种体制的效率对比;从动态的制度变迁角度来看,体制变革的收益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文慧  
搞活企业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整个改革事业中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目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差,没有活力,其致命伤在哪里?就是非效率。企业严重缺乏效率不仅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形象和名声。效率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数量,又包括质量;既考虑速度,又考虑投入,应该是“多快好省”的综合。充分认识并不断克服国有企业存在的非效率,已是当之急,刻不容缓。改革应该以提高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宇燕  何帆  
四、边界刚性条件下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首先是国家理性选择的结果,但在社会稳定的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有企业的自身利益及其自利行为也表现得日益明显,从而,它将作为一种组织和利益集团在经济体制运行和制度变迁过程中发挥作用。按照经济学的逻辑,国有企业应该也是在约束条件下寻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为者。在这一点上,它和私有企业是一致的。一种广为流行的观点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曲卫彬  
国有企业的功能曲卫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国有企业的功能,对实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然而,现有的讨论往往缺乏系统性,其不足之处是明显的,故有深入分析之必要。一、从“市场缺陷”看国有企业的功能如所周知,国有企业不是中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谷汉文  聂正安  
经验研究表明 ,国有企业自产生之日起 ,就成为给工人阶级提供“福利保障”和“终身雇用”就业关系的工具或载体。随后 ,“终身雇用”演变成“铁饭碗”劳动就业体制。在“铁饭碗”体制中 ,工人可以凭借“铁饭碗”吃社会主义的“大锅饭” ,使谋求“非常福利”的意识既有产生基础 ,又有存在空间。实践证明 ,国有企业的“非常福利”行为既阻碍国有资本寻利 ,又侵害国有资本本身 ,并构成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正反馈机制”。而随着经济转型、非国有经济发展和改革向深层次推进 ,国有企业 (职工 )谋取“非常福利”的行为倾向也越来越受限制 ,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的合法代表 ,其理性选择是行使退出权 ,职工对促使国有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金树  刘楚俊  王凤生  
本文通过中央计划者、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存在非国有企业进入竞争的情况下 ,探讨中国国有企业产出的决定问题。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得到下几个重要的结论 :计划产量及计划价格随着非国有企业的进入而减少 ,但国有企业的计划外产量却未必跟着减少 ;市场产量随着非国有企业的进入而增加 ;中央计划者寻租的能力将随着非国有企业的持续进入而慢慢消失。上述结果说明非国有企业的进入 ,将促使市场经济的发展 ,导致中央计划者对于经济控制与市场垄断能力的削弱 ;不过 ,国有企业对于市场的垄断力 ,却未必会跟着减弱。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军旗  田书凡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延续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将国有企业议题单独成章的做法,并设置了较私营企业更严格的条款:重新定义国有企业以增强规制的针对性(重点针对中央一级政府所有或控制的、从事商业活动的大型国有企业),扩张非歧视原则(不仅包含最惠国待遇,还包含国民待遇)以强化国有企业的义务,将商业考虑原则作为国有企业的一项独立义务,扩大国有企业补贴规则的适用范围、明确国有企业作为补贴主体的适格性,设定更全面更高标准的国有企业透明度义务。CPTPP国有企业规则及其背后的竞争中立原则与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目标一致性,但由于过去的国有企业改革较少考虑国际市场的制约因素,国内规则与国际规则未能实现良好衔接,申请加入CPTPP则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加快制度型开放提供了双重契机。应优化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减少政府对商业类国有企业的干预,清理不合理的补贴政策,促进国内规则与国际规制接轨;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谈判,为国有企业改革和转型争取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并推动国际经贸规则朝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