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53)
2023(3624)
2022(2863)
2021(2677)
2020(2309)
2019(5036)
2018(4775)
2017(9308)
2016(5317)
2015(5604)
2014(5523)
2013(5448)
2012(5107)
2011(4476)
2010(4410)
2009(3898)
2008(4026)
2007(3611)
2006(3052)
2005(2813)
作者
(16695)
(14101)
(13823)
(13389)
(8916)
(6842)
(6278)
(5350)
(5091)
(5036)
(4682)
(4654)
(4633)
(4559)
(4430)
(4345)
(4243)
(4222)
(4084)
(3896)
(3718)
(3386)
(3385)
(3334)
(3142)
(3118)
(2989)
(2978)
(2960)
(2813)
学科
(20080)
经济(20030)
(15215)
(15197)
企业(15197)
管理(14469)
方法(9119)
数学(7893)
数学方法(7793)
(6746)
业经(6422)
(6072)
(5279)
(4969)
财务(4965)
财务管理(4953)
企业财务(4860)
中国(4288)
(4195)
银行(4184)
企业经济(4155)
(3924)
(3769)
(3648)
金融(3648)
(3576)
国有(3374)
国有企业(3318)
技术(3225)
(3172)
机构
大学(75051)
学院(73814)
(28665)
经济(28081)
研究(27399)
管理(25422)
理学(22091)
理学院(21750)
管理学(21222)
管理学院(21080)
中国(20555)
科学(18852)
(16907)
(15659)
(15337)
(14919)
研究所(13744)
农业(13642)
业大(13387)
中心(12222)
财经(12137)
(11128)
(10939)
(9774)
北京(9509)
经济学(9394)
财经大学(9370)
(9222)
(9018)
(8773)
基金
项目(52383)
科学(41593)
基金(40218)
(37092)
国家(36836)
研究(33375)
科学基金(30957)
自然(21984)
社会(21528)
自然科(21517)
自然科学(21511)
自然科学基金(21166)
基金项目(20991)
社会科(20504)
社会科学(20497)
(19902)
(17640)
资助(16375)
教育(15334)
重点(12326)
(11587)
计划(11421)
编号(11291)
科研(10916)
(10876)
(10607)
(10407)
创新(10290)
(9738)
教育部(9629)
期刊
(28987)
经济(28987)
研究(20298)
学报(17995)
(14859)
中国(14685)
科学(14616)
(13517)
大学(12631)
学学(12278)
管理(9791)
农业(9706)
(7968)
金融(7968)
财经(6734)
(5812)
教育(5419)
(5340)
经济研究(5168)
业大(4922)
(4735)
技术(4493)
业经(4189)
农业大学(4114)
问题(3881)
林业(3642)
科技(3607)
财会(3582)
统计(3442)
(3389)
共检索到107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耀东  李倩  
本文以中国国有资本占有率较高的代表性部门为对象,测算了2006—2012年代表性部门福利损失的下限和上限,研究了引起福利损失的原因。考虑到正常收益率和效率损失下,代表性部门的总福利损失估计约占GDP的0.79%-1.00%,总规模为每年4000亿-5000亿元左右。其中下限损失规模超过了效率损失,比例为4∶1。部门间的福利损失有差异,且分布极不均衡。银行和烟草业的福利损失最为突出,两部门的损失额约占全部损失的77%。因果关系表明下限损失可能与国有比率和效率损失等因素有关,市场集中度受规模经济因素影响与下限损失呈反向关系。本文研究了引起福利损失的形成机制,认为福利损失是"政企不分"特殊治理规则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旭光  张嘉祺  邱筱青  
证券市场安全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而证券市场安全与证券监管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根据心理学的一般原理,探讨了损失厌恶、代表性偏差和处置效应对证券监管的影响,并将结果与机构投资者的数据进行比较以发现证券监管者的非理性行为特征。实证结果发现:证券监管者中较高比例人群存在损失厌恶、高代表性偏差和处置效应倾向。此外,监管者在这三种非理性行为的表现中并不显著好于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并且还具备比后者显著更高的损失厌恶倾向;监管者的损失厌恶与处置效应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机构投资者的损失厌恶与处置效应之间则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证券监管者的代表性偏差与处置效应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机构投资者的代表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旭  
基于随机前沿成本函数对商业银行存贷款边际成本的估计,以及对存款、贷款市场势力指标——勒纳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所估计的贷款边际成本均大于存款边际成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明显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行政性市场势力不容忽视;国有商业银行的社会福利损失平均值为GDP的0.0645%,而2003年社会福利损失达到最大,为GDP的0.112%。这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基于市场势力引致的社会福利损失并不高,其影响有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秀芳  
1949—2012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建设外交关系国家和地区有172个,中国有了更多外交朋友。国与国之间互赠礼物,是体现两国友谊的表现。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收到的国礼不计其数,各有特色。不同时代,接收到的国礼类别亦不相同。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向世人展出的604件代表性国礼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不同时期收到代表性国礼具有的各种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细细  龚六堂  
债务问题始终作为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以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成立与否为出发点展开的最优债务规模讨论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者极大的关注,但是,这些文章都没有很好地考虑政府开支在生产中的作用。福利分析是经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国现实经济中,在政府行为影响生产这样的经济环境中,国债政策发生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大的福利变化?这样的问题显得意义重大。本文立足于保险市场不完善、劳动力存在着冲击、消费者受到借贷限制下,在政府公共开支影响生产的内生经济框架中,研究最优债务规模决定的经济模型,并从中国的样本经济出发,考虑公债政策变化带来的福利损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晓星  倪红福  
近期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加征关税重新成为贸易保护的手段,关税保护及其福利效应再次成为学界研究热点。本文将估算进口需求弹性的方法推广到双边层面,利用123个国家或地区2000-2016年HS6进口品数据,对双边进口需求弹性和贸易限制指数进行估算,并重点评估了中美经贸摩擦的福利损失。结果显示:中国总体进口需求弹性平均值为-1.79。基于双边弹性和关税测算的贸易限制指数值低于利用多边关税测算的值,这表明已有文献高估了中国的贸易保护程度。此外,中美经贸摩擦可使中美贸易顺差下降975.45亿美元,同时使中美两国无谓损失分别增加25.70亿美元和79.49亿美元。情景模拟显示,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时未完全考虑关税结构,美国征税改善贸易不平衡的边际效应在下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宏涛  王晓芳  
通过构建最优货币政策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以盯住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同时关注产出的变化,但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变化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而通过中国预设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下对股票价格波动不同反应状况的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赋予较小权重时,中央银行的福利损失函数将会有所改善;如果继续加大对资产价格干预的权重,则会导致中央银行福利损失函数的迅速恶化。因此可以认为,中央银行还不适宜对资产价格进行过度的关注,只适合在关注通胀和产出的基础上,对资产价格给予适度的关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龙  
随着我国非国有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 ,人才流失已对许多国有企业运行效率以及长期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面对人才市场竞争 ,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在人才引进、人事管理以及收入分配等诸多领域都做出了适应性调整和改革。本文在一种委托—代理框架下 ,从契约理论角度考察了国有企业为防止人才流失所普遍实行的薪酬激励契约和阻挠人才流失契约之间的内在联系 ,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阻挠人才流失契约如何影响社会总福利水平 ,并针对围绕国有企业劳动契约缔约过程所安排的正式制度上的某些缺陷 ,提出若干改革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锐  刘璇  
无论一元还是二元派性执政,派性政治都存在代表性问题。它突出表现为:一方面,派性在竞选时宣称代表群众利益,另一方面,派性在上台后与大众渐行渐远。在代表性断裂条件下,社会领域的不平等问题加剧,村庄成为精英谋利的竞技场。民众重构代表制的努力,因派性的介入遭遇失败,村庄政治合法性被侵蚀。通过村级治理制度创新,能抑制派性谋利的空间,但要克服派性政治的代表性问题,还需构建更具代表性的体制机制。通过党委重视、部门联动来践行群众路线,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提升自身代表性,能弥补村级程序民主的代表性不足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夏骏  
对学校中的教学信息沟通环节进行了研究 ,认为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有隐性损失 ,分析导致教学信息隐性损失的原因 ,提出提高教学效率的对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立国  
一、隐性投资效率损失概念的提出从宏观层面上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是靠大规模的投资推动的。近年来,我国的投资增长率不但始终高于 GDP 的增长率,而且投资占 GDP 的比率也居高不下。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每年的名义投资率在50%左右,而与此同时,投资效率却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只有20%左右。美国的名义投资率大致稳定在20%左右,但投资效率却在50%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小平  吕宏生  何建敏  
与传统VaR方法相比,期望损失是一致风险测度,满足次可加性,但忽视了资产的流动性风险。流动性调整在险损失虽然考虑了流动性,但传统VaR方法的不足限制了La-VaR的实际应用范围和效果。鉴于此,基于相对半价差,文章研究了如何将流动性引入期望损失,得到带有流动性调整因素的期望损失模型,并给出了计算La-ES的仿真算法。实证分析表明,一致性风险测度La-ES既能够覆盖大部分极端风险,又表现的不太保守,是一种较好的风险度量工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俞海山  朱福建  
消费外部性是指个人或家庭的消费行为影响他人或社会,但个人或家庭并未因此而给予相应补偿或取得相应报酬。无论是正消费外部性还是负消费外部性,其结果都使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为此,政府必须通过直接管制、经济手段等措施来治理消费外部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郝北平  
变量抽样是现代审计的重要方法。审计结论的可信赖程度取决于抽样结果可靠性,抽样结果的可靠性源于样本的代表性。所以,抽样审计中样本代表性的验证必不可少。本文分析了验证样本代表性的三种方法,以期为抽样审计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