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37)
2023(18922)
2022(15740)
2021(14825)
2020(12728)
2019(29251)
2018(29022)
2017(54431)
2016(29500)
2015(33626)
2014(33607)
2013(33226)
2012(30741)
2011(27701)
2010(27687)
2009(26192)
2008(26186)
2007(23460)
2006(20411)
2005(18896)
作者
(85328)
(71584)
(71133)
(67932)
(45391)
(33960)
(32391)
(27927)
(27188)
(25489)
(24380)
(24193)
(22977)
(22686)
(22430)
(22106)
(21233)
(21161)
(20766)
(20499)
(17870)
(17565)
(17428)
(16409)
(16051)
(16046)
(15935)
(15809)
(14393)
(14282)
学科
(125080)
经济(124909)
(102683)
管理(98208)
(90068)
企业(90068)
方法(56058)
数学(46442)
数学方法(45920)
(39365)
(37506)
中国(34619)
业经(34022)
(29980)
(26445)
财务(26379)
财务管理(26325)
农业(25236)
企业财务(24937)
(23706)
贸易(23692)
(23101)
(22702)
技术(21833)
(21667)
(21457)
银行(21415)
(21368)
理论(20925)
地方(20857)
机构
学院(425407)
大学(424540)
(180903)
经济(177313)
管理(166114)
研究(143873)
理学(141829)
理学院(140342)
管理学(138078)
管理学院(137275)
中国(115217)
(90704)
(86994)
科学(85488)
(73553)
(72699)
财经(67843)
中心(66939)
研究所(65351)
(65335)
业大(62299)
(61618)
农业(57788)
北京(57222)
经济学(55246)
(52066)
(51742)
师范(51502)
(50901)
财经大学(50033)
基金
项目(277638)
科学(220022)
基金(203833)
研究(202632)
(177517)
国家(176031)
科学基金(151835)
社会(130009)
社会科(123269)
社会科学(123239)
(107432)
基金项目(107095)
自然(97983)
自然科(95750)
自然科学(95720)
自然科学基金(94073)
教育(93121)
(90437)
资助(83679)
编号(81301)
成果(66147)
(62550)
重点(62450)
(59388)
(59034)
课题(56010)
创新(55090)
国家社会(54492)
教育部(53683)
(53485)
期刊
(203351)
经济(203351)
研究(126548)
中国(89172)
(72512)
(67883)
管理(65660)
学报(65239)
科学(61327)
大学(50182)
学学(47268)
农业(46060)
(42398)
金融(42398)
教育(41891)
技术(39223)
财经(34662)
业经(33313)
经济研究(32277)
(29866)
(27019)
问题(26602)
(23264)
技术经济(22523)
世界(21157)
国际(20767)
统计(20640)
(20463)
财会(19706)
理论(19548)
共检索到652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瑞辉  廖涵  
以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构建两位数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中国制造业行业的产能过剩成因。研究发现:(1)国有产权性质及其与要素价格负向扭曲和预算软约束的交互项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显著,且国有产权性质的产能过剩效应在增强;(2)要素价格负向扭曲的产能过剩效应在增强;(3)预算约束硬化的产能过剩效应在增强,其源于国有产权的预算软约束恶化;(4)加快市场化进程,提高行业集中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前景共识,有利于提高行业产能利用率;(5)政府补贴对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就以上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彬  孙孟  
本文首先选用相关指数对中国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解和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分别对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总体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相同,都与规模经济、市场结构、外资影响和要素禀赋呈显著正相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禀赋呈显著负相关,与产品差异程度、规模经济、外资影响和研发费用呈显著正相关。最后,文章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航  孙早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对称是中国式城镇化的重要特征。受特定的政绩考核观影响,城镇化通常被地方政府视为实现政绩的抓手,使得城镇化脱离产业演进规律而过快推进,造成低技能劳动力过度供给,反过来迫使地方政府要求企业选择有利于充分就业的产能决策,从而导致制造业产能过剩。本文利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城镇化与制造业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城镇化脱离产业规律而过快推进,迫使地方政府从财政、贷款、土地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干预,最终导致产能过剩;技术进步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可以弱化过快的城镇化对产能过剩的刺激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坚持产城紧密结合的原则,适当弱化地方政府在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顶  
我国经济增长在过去的十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相对应,我国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否也同步提高?各行业生产率增长呈现了怎样的特征?在当前经济面临转型的时期,理清这些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论文选取了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1998~2007年的面板数据,用前沿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实证测算了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状况及其分解结果,并回归分析了影响我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提高的因素,据此给出了结论和政策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延方  王冬  
本文运用1998~2007年中国11个主要制造业产业的面板数据,测评满足外需为主的承接外包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除了个别承接外包变量影响不显著外,至今为止中国主要制造业产业承接外包行为并没有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尤其以简单加工制造为主的承接外包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负的影响,因此制造业的经验数据不支持"承接外包促进效率"假说。研究认为,国家应重新审视和合理调整目前主要依赖廉价劳动力投入为主的贸易结构和以承接国外加工业务为主的产业结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国高  
当前我国制造业存在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的问题,利用环境规制政策倒逼企业调整生产投资来促进产能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忽视了环境规制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传导机制及异质性影响,难以提出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对策。文章主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具体传导机制,深入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并对其传导机制的异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通过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两个渠道发挥作用,环境规制更多是通过淘汰不满足环境标准的产能来提高产能利用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国高  
当前我国制造业存在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的问题,利用环境规制政策倒逼企业调整生产投资来促进产能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忽视了环境规制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传导机制及异质性影响,难以提出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对策。文章主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具体传导机制,深入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并对其传导机制的异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通过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两个渠道发挥作用,环境规制更多是通过淘汰不满足环境标准的产能来提高产能利用率,而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来提升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有限;国有企业和小企业比重的增加将会减弱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私营企业和大中企业比重的提高则会促进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积极影响。环境规制对偏重度污染行业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更强,环境规制的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在上述不同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污染强度下的作用程度也各异。研究结论对如何利用环保硬约束监督管理手段来化解产能过剩,以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减少无效、低端供给和推动创新发展战略等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德进  
本文对汇率影响资本劳动比例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汇率变化影响资本劳动比例的主要机制,并利用1998-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汇率变化对资本劳动比例的影响,分析表明,汇率升值促进了行业资本劳动比例的提高,汇率风险暴露对于行业资本劳动比例具有促进作用,而加成比例对于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分技术类型来看,汇率升值对于促进中高技术行业资本劳动比例提升影响更为显著,行业融资能力对于促进行业资本深化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芳  夏湾  
通过制造业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动和产业价值链三个方面分析产能过剩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并把制造业分为轻工业类型和重工业类型。2001—2015年制造业27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提高产能利用率和销售利润率均能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企业亏损面和库存的增加均不利于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这种影响不显著。轻工业更依赖于提高产能利用率来增加产值、促进产业结构变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重工业则更着重于企业亏损面扩大从而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销售利润率来影响产业升级。根据实证结果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角度提出政府规制,希望通过化解产能过剩来促进产业升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飞龙  
成本函数法是测算产能利用率使用较多的方法,包括将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产出以及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切点产出作为潜在产出标准。运用1996—2015年我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和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制造业分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分别得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标准以及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切点标准。结果表明,成本函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之间具有可比性,根据两种潜在产出标准得到的产能利用率的相关系数达0.981;成本函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的产能利用率相关系数达0.868;我国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尚有发挥空间;运用产能利用率动态标准判定产能过剩的结论与现实更符合,能够揭示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的严重产能过剩问题;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在1996—2007年间表现出顺经济周期特征,而2008年后在政府刺激政策下表现出逆经济周期的特征。2008年的政府刺激政策起到了延缓产能过剩爆发的作用,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光南  朱宏佳  陈广汉  
本文基于成本函数和要素份额函数,利用中国1998-2005年27个制造业行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基础设施对中国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平均成本和投入要素需求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显著降低了制造业10个行业企业的生产平均成本,同时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劳动力、资本和中间品等投入要素需求存在正负弹性差异,即存在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最后,本文对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基础设施效应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鲁成军  邵光黎  
本文通过ALLEN替代弹性模型对制造业分部门的投入要素的自价格弹性和相互之间的替代弹性进行了测算,发现资本、能源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关系不仅在整个制造业层面上差别很大,而且在每个分部门的内部差别也非常显著。就制造业整体而言,资本与劳动、劳动与能源之间都表现出明显的替代关系,而资本与能源之间表现出较强的互补关系。此外,能源的自价格弹性要明显地高于资本和劳动的自价格弹性,表明了利用能源价格上升进行节能具有较大的空间。在制造业内部,要素价格变化导致每个行业内部不同的要素替代。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能源政策的调整思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巍  李何  王文成  
本文采用1997~2006年我国工业制造业28个行业的有关数据,在使用成本函数法测度产能利用率的基础上,应用面板数据的协整理论对产能利用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产能利用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二者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产能利用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强度对于各行业来说存在着显著差异性。同时,部分行业产能利用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呈现正相关性的结果也说明,由于厂商对未来需求波动的预期和现实总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致使产能利用的调整滞后于需求的变化,进而导致投资"潮涌现象"的发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小娟  刘姣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2~2007年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28个行业面板数据,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考察了进口和出口对制造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变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2002~2007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而非技术效率的增长。从制造业总体回归来看,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出口则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进出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都为正,其中进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出口的影响显著。行业分组回归表明,进出口贸易对不同行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卫红  胥富俊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驱动战略的内在要求。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竞争和创新产出之间的作用机理,使用2010-2020年28个细分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我国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市场竞争和研发投入在其中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创新产出能力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表现为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有效发明专利产出的增加,且对专利产出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新产品销售收入;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行业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市场竞争与研发投入影响创新产出。基于此,应继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促进制造业创新产出能力提升、依照行业专利密集度选择适宜的创新路径、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加创新研发投入以提升制造业创新产出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