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6)
- 2023(8678)
- 2022(7328)
- 2021(6616)
- 2020(5845)
- 2019(13499)
- 2018(12976)
- 2017(26174)
- 2016(13902)
- 2015(15920)
- 2014(15964)
- 2013(16195)
- 2012(15255)
- 2011(13739)
- 2010(14099)
- 2009(13708)
- 2008(13027)
- 2007(12057)
- 2006(10416)
- 2005(9555)
- 学科
- 济(67775)
- 经济(67724)
- 业(43733)
- 管理(39044)
- 企(37807)
- 企业(37807)
- 方法(30002)
- 融(27097)
- 金融(27095)
- 数学(26749)
- 数学方法(26587)
- 银(24734)
- 银行(24714)
- 行(23905)
- 中国(22193)
- 财(18883)
- 农(17617)
- 业经(17484)
- 制(16137)
- 地方(16099)
- 务(13298)
- 财务(13274)
- 财务管理(13247)
- 企业财务(12696)
- 农业(12131)
- 贸(11589)
- 贸易(11580)
- 产业(11514)
- 易(11242)
- 中国金融(11201)
- 机构
- 学院(206197)
- 大学(205005)
- 济(93971)
- 经济(92135)
- 管理(79518)
- 研究(68064)
- 理学(67909)
- 理学院(67232)
- 管理学(66296)
- 管理学院(65913)
- 中国(59079)
- 财(43775)
- 京(42062)
- 科学(39156)
- 财经(34957)
- 农(34534)
- 所(34386)
- 中心(33965)
- 经(31508)
- 研究所(31133)
- 江(30919)
- 经济学(30779)
- 业大(29284)
- 经济学院(28157)
- 农业(27287)
- 北京(26693)
- 财经大学(26039)
- 州(25303)
- 范(24133)
- 师范(23894)
- 基金
- 项目(131837)
- 科学(103523)
- 研究(97803)
- 基金(95388)
- 家(81537)
- 国家(80859)
- 科学基金(69327)
- 社会(63281)
- 社会科(60264)
- 社会科学(60245)
- 省(52503)
- 基金项目(50786)
- 教育(43706)
- 划(43096)
- 自然(42577)
- 自然科(41563)
- 自然科学(41551)
- 自然科学基金(40860)
- 编号(39717)
- 资助(39380)
- 成果(32127)
- 发(30296)
- 重点(29813)
- 部(29498)
- 创(28378)
- 课题(26972)
- 创新(26524)
- 国家社会(26250)
- 教育部(25515)
- 性(25421)
共检索到308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顾洪梅 孙兆东
近年来,伴随中国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以及金融的不断深化,国有产业资本金融化趋势明显,运行机理出现新的情况,因此关注和研究国有产业资本金融化对金融业的价值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有产业资本金融化现状据国资委官方网站信息,截至2014年末,中央直属企业(下称"央企")共有112家,其中有57家参股或控股金融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东木
近年来,国内产业资本向金融领域的渗透不断加深,产融结合,作为金融市场上的一股新的潮流正越来越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产融结合带来许多新的问题,而了解和分析产业资本金融投资行为的动机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基础。
关键词:
产融结合 投资动机 监管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广立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民营资本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各国经济联系愈加紧密,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此大环境下,民营资本先后进入金融领域,甚至控制一些金融机构。具体来讲,民营资本主要集中在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基金业、信托业、金融租赁等众多领域。民营资本作为一支新的力量,丰富了我国的金融市场,为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完善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必须看到,在这种产融结合的大趋势下,民营资本金融化也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暴露了民营资本金融化的弊端,需要全面正确认识这一趋势,采取相应措施扬长避短。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民营资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晓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资本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部分。目前,民营资本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即产融结合。大量的民营资本先后进入金融领域,且这一趋势仍在不断扩大蔓延。但实际上,我国的金融体系很不完善,民营资本的进入确实会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但相应地也可能造成金融风险形成不良后果。因此,在产融结合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本文深入剖析了民营资本金融化的现状及成因,识别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产融结合效应 民营资本金融化 风险 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韩田
文章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开始追溯借贷资本的演化,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借贷资本已经演化为资本金融化的状态,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演变为全球资本金融化。这是一个长期的演化历程,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形式。次贷危机后,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全球资本金融化进入第二阶段——世界经济被动金融化。在这个阶段,美元滥发造成的后果是世界金融体系更加脆弱不堪。对于拥有巨额美元储备的中国来说,美元贬值的掠夺和金融化的结构失衡是双重打击。挽救这一劣势的策略唯有以人民币国际化打破美元霸权和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从而促使经济更加健康地发展。因此,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家利益冲突下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国内金融监管水平是当下中国急需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
借贷资本 金融资本 金融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元京
增加石化产业资本金投入的对策王元京石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国家一系列倾斜发展政策的实施,石化产业已形成了“高负债增长、高产值递增、高利税收益、高资产扩张”的发展格局。然而,目前资本金供给相对不足已成为制约...
[期刊] 征信
[作者]
鲁春义
从经济主体角度来看,当前的金融化现象使得家庭、非金融企业以及金融企业等经济主体之间呈现新的经济关系,而且这些经济主体的行为与该国经济之间产生更紧密联系。尤其是在资本转移过程中,经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使得其金融化行为具有新的跨行业、跨时期、跨区域等特征。从全球角度来看,这种新的特征使得经济主体的资本转移机制更依赖于国内外金融体系,而且更具有弹性。这就使得系统性经济风险产生的概率大大增加,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出现金融经济危机。因此,我国推行金融自由化一定要适度,监管部门应高度警惕系统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炳忠 王丹舟
“十一五”期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转移,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资本金充足率,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资本金充足率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本文就其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资本金充足率 成因 对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毅 邳显
资本金是金融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投融资项目运行的基石,是吸收损失、化解风险的最后防线。近年来,随着金融不当创新恣溢,金融企业及其经营活动的杠杆不断提升,一些企业和投资行为变相突破资本金管理制度,将长期坚守在经济领域的量力而行、有多大本钱干多大事的原则抛之脑后,甚至"空手套白狼",破坏经济秩序、聚集金融风险。治理金融乱象,有必要对金融企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伍华林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产融结合)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非常普遍而且极为重要的经济现象,应利用有效条件进行产融结合。本文借鉴了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经验,从产融结合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产融结合的条件。指出产融结合的条件来源于产融结合主体的各个方面,主要是由法律政策、市场机制、资本结构和经营管理等所决定的,产融结合的有效条件是这些方面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
产融结合 条件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孔凡保
本文介绍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现有理论,分析了中国出现产业资本参股和控股金融资本的具体原因,利用GeorgeA.Akerlof的“掠夺”模型揭示了其可能对金融体系构成的威胁,并针对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产业资本 金融资本 融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倩
人力资本金融化是目前一个较新提法。推行人力资本金融化计划,可以较好地满足企业员工财富增值与保值的需求。人力资本金融化成为重塑人才管理战略的新路径。文章结合相关理论,在对人力资本金融化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人力资本金融化与企业人才管理的契合性,并提出如何基于人力资本金融化重塑企业人才管理战略。
关键词:
人力资本金融化 人才管理 战略 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尹兴 董金明
当代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化是金融资本运用金融手段对剩余价值生产、分配、循环和积累领域的全面渗透和高度控制。金融化首先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兴起于分配领域,然后从分配领域传导到资本循环积累领域,再间接渗透到生产领域,最终实现了对全球价值生产、财富分配和资本积累的深度控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由此也被进一步激化,产业危机、金融危机、宏观政策危机、意识形态危机、国际关系危机均发展到了二战后新的高度,意识形态和国际关系方面的危机紧张程度也进一步加剧。因而,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将很可能进入新的帝国主义阶段。
关键词:
金融化 剩余价值 权力逻辑 危机 新阶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郝继伦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理论分析与中国发展●郝继伦一、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发展:现代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以巨型化、集团化工业公司为主体的产业资本和以垄断性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业资本相互依存性日益增强,以至从外在信贷联系转向内在资本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