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0)
2023(8674)
2022(6998)
2021(6493)
2020(5596)
2019(12524)
2018(12447)
2017(23579)
2016(12886)
2015(14754)
2014(14829)
2013(14735)
2012(13068)
2011(11287)
2010(11646)
2009(11106)
2008(11713)
2007(11131)
2006(9965)
2005(9452)
作者
(35644)
(29631)
(29369)
(27702)
(19229)
(13974)
(13524)
(11320)
(11171)
(10974)
(9972)
(9968)
(9685)
(9422)
(9091)
(8838)
(8812)
(8700)
(8698)
(8524)
(7357)
(7295)
(7074)
(7068)
(6921)
(6768)
(6513)
(6349)
(5848)
(5769)
学科
(80900)
(78313)
企业(78313)
管理(67543)
(53565)
经济(53488)
(26279)
业经(25953)
方法(22505)
(21936)
财务(21899)
财务管理(21862)
企业财务(20743)
(19756)
(16684)
技术(15490)
农业(14843)
数学(14220)
数学方法(14123)
(13979)
理论(13508)
(13401)
经营(12708)
企业经济(12625)
(12605)
(12399)
体制(11417)
中国(11162)
决策(10297)
技术管理(10244)
机构
学院(187450)
大学(178586)
管理(82592)
(75927)
经济(74219)
理学(68312)
理学院(67736)
管理学(67140)
管理学院(66745)
研究(48586)
中国(45916)
(41517)
(37548)
(32359)
财经(31030)
(27960)
(26880)
科学(26401)
(25900)
中心(24524)
商学(24489)
商学院(24278)
北京(23795)
(23751)
业大(22804)
财经大学(22499)
经济管理(21304)
农业(20710)
经济学(20685)
研究所(20172)
基金
项目(107299)
科学(86130)
研究(84523)
基金(77078)
(63586)
国家(62839)
科学基金(57449)
社会(53087)
社会科(50250)
社会科学(50235)
(44348)
基金项目(40839)
教育(38930)
自然(36628)
编号(36191)
自然科(35814)
自然科学(35809)
自然科学基金(35263)
(34247)
资助(30981)
(29740)
成果(28304)
(26095)
课题(24110)
(23304)
创新(23216)
(23149)
项目编号(22950)
重点(22773)
(22333)
期刊
(99195)
经济(99195)
研究(56033)
中国(41779)
(41054)
管理(40039)
(25599)
(21038)
金融(21038)
技术(20727)
科学(20647)
教育(20184)
业经(19765)
学报(18367)
农业(17207)
财经(16175)
大学(15494)
财会(14910)
学学(14441)
(14047)
经济研究(13790)
(13357)
会计(12757)
技术经济(12146)
问题(11593)
现代(11441)
商业(11058)
通讯(10384)
会通(10349)
经济管理(9538)
共检索到302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廖成林  宋福林  
本文通过对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及国有资本从中小企业中退出的意义的研究,认为实施MBO是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首选模式,并对国有中小企业MBO实施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实施MBO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陈松  章仁俊  张晓花  朱昌平  
中小企业对宏观经济的重要作用正逐渐受到人们的肯定和重视。在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更多的阻碍和挑战。研究适合中小企业特有属性的企业发展问题成为广泛关注的新课题。文章着眼于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信用——这一重要而又回归本质的社会资本,以80家上市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这些企业的管理者信用与企业联盟战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万君康  陈全国  
我国中小企业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其管理者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中小企业管理者的人力资源活动存在的问题 ,必须营造一个运用管理人才的良好外部环境 ,建立好管理人才的引进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宗益  章欣  陈鹏远  
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决策一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企业所提供数据的可靠性难以验证。本文提出高层管理者个人信用优先的信贷决策信息结构,通过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个人信用的分析来判断企业信用的高低,进而判断企业提供信息的可靠性。文章在管理者信用属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企业管理者信用信息需求指标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文声  
随着全球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信息化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应用水平较低,强化其信息化意识观念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和成败关键所在。中小企业管理者需要强化的意识观念有信息化意识、学习意识、风险意识和主体意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宇恒  
本文突出制度环境,研究了政府干预对国有企业管理者薪酬激励效应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政府这一制度约束与管理者权力这一契约安排之间的制衡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干预程度越低,管理者盈余管理的空间越有限,薪酬与企业真实绩效的敏感度越强,但这一现象只存在于管理者权力较小的企业。在管理者权力较大的企业,薪酬自定现象明显,政府干预的减少并未弱化管理者的权力,也没有提高薪酬激励效应。本文的结论进一步验证了制度环境对管理者激励契约的重要影响,并对现有相关文献加以扩展,指出了契约安排内的权力取向会削弱制度环境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朝阳  
对于中国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多由政府直接任命而难以成为职业企业家的现象,学术界一般从干部人事制度等制度因素予以解释。本文构造了一个简单的委托-代理模型,证明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内部任命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有可能给政府带来更高的净收益,这是个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市场化和职业化,必须以国有企业经营行为的真正市场化为前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文宇  徐光华  
以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为研究对象,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管理者能力对并购商誉减值的合理性和客观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并购方企业管理者能力与商誉减值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管理者能力和商誉减值程度的负相关关系越强;此外,当并购方企业管理者权力受限时,管理者能力对公司商誉减值程度的反向影响增强。文章基于实证结果,从管理者能力、市场化程度、管理者权力三个角度提出建议。研究结论丰富了管理者能力与商誉减值相关领域的研究,为今后市场并购活动的高效开展,控制和降低商誉减值风险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林崇建  杜铁奇  阎勤  钱京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长江  赵宇恒  
本文突出管理者权力在企业激励契约中的作用,对不同管理者权力下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货币性补偿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权力强大的管理者可以自己设计激励组合,在获取权力收益的同时实现高货币性补偿,并不需要盈余管理迎合董事会的激励要求;而权力较弱的管理者则更关注货币性补偿,只能通过盈余管理虚构利润,以达到薪酬考核的目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志远  
财务预算编制建立在一系列预算假设及管理者经验判断的基础上。虽然在编制财务预算的过程中 ,对企业内部或外部的不确定因素作了尽可能周详的考虑 ,但是很难作出全面正确的估计 ,财务预算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推行预算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和偏差。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员应从宏观全局的高度 ,对财务预算管理作适当修正 ,以提高财务预算的合理性、客观性和正确性 ,发挥财务预算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曲爱国   王波   新众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艳艳  赵曙明  
随着现代企业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加大,企业管理者的道德和伦理问题日益受到各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本文首先对管理者道德和伦理的界定及研究模式进行了考察,然后主要从管理者道德的状况、潜在影响、影响因素及建设机制等方面对有关企业管理者道德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健敏  
对于任何组织来讲,人力资源管理无非要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能够吸引、雇用和保持那些劳动力市场中最优秀的人才;第二个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果,最终提高组织的绩效。显然,第一个目的是第二个目的的前提,只有达到了第一个目的,才谈得上第二个目的的实现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武尚卿  岳希刚  
授权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有效授权可以起到很好的管理作用。本文对企业管理者如何进行有效授权,应注意哪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