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47)
- 2023(4033)
- 2022(3348)
- 2021(3154)
- 2020(2727)
- 2019(5977)
- 2018(5515)
- 2017(11249)
- 2016(6070)
- 2015(6706)
- 2014(6324)
- 2013(6042)
- 2012(5540)
- 2011(4708)
- 2010(4821)
- 2009(4610)
- 2008(4986)
- 2007(4544)
- 2006(4148)
- 2005(3957)
- 学科
- 企(28714)
- 企业(28714)
- 业(27548)
- 济(26577)
- 经济(26539)
- 管理(26378)
- 财(15465)
- 务(13560)
- 财务(13559)
- 财务管理(13544)
- 企业财务(13232)
- 方法(12816)
- 数学(11399)
- 数学方法(11349)
- 业经(7610)
- 制(7316)
- 体(5563)
- 公司(5359)
- 体制(5032)
- 企业经济(4946)
- 税(4873)
- 税收(4564)
- 收(4527)
- 农(4262)
- 学(4090)
- 划(4068)
- 中国(4002)
- 人事(3929)
- 人事管理(3929)
- 银(3802)
- 机构
- 大学(87877)
- 学院(86320)
- 管理(36283)
- 济(36269)
- 经济(35628)
- 理学(31418)
- 理学院(31154)
- 管理学(30784)
- 管理学院(30633)
- 研究(26984)
- 中国(22941)
- 财(22505)
- 财经(17659)
- 京(17530)
- 经(16151)
- 科学(14486)
- 财经大学(13491)
- 所(13178)
- 中心(12419)
- 江(12141)
- 研究所(11595)
- 商学(11447)
- 商学院(11386)
- 北京(11152)
- 经济学(10767)
- 院(10260)
- 业大(10057)
- 农(10001)
- 经济学院(9757)
- 州(9672)
- 基金
- 项目(55344)
- 科学(45100)
- 基金(43484)
- 研究(38895)
- 家(37996)
- 国家(37709)
- 科学基金(33357)
- 社会(26483)
- 社会科(25197)
- 社会科学(25184)
- 基金项目(23377)
- 自然(22523)
- 自然科(22021)
- 自然科学(22017)
- 自然科学基金(21646)
- 省(19312)
- 教育(17715)
- 资助(17443)
- 划(17071)
- 编号(14566)
- 部(13228)
- 重点(12732)
- 成果(12163)
- 教育部(11740)
- 人文(11406)
- 创(11367)
- 国家社会(11351)
- 科研(11230)
- 性(11031)
- 制(10880)
共检索到129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彦东
本文选取了2010-2014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主要研究这些公司的过度投资水平,具体分析了高管的个人特征、公司的治理以及过度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就国有上市公司而言,高管个人特征对其的过度投资存在较为明显的作用,其中,学历、年龄、受教育水平以及任期均会对过度投资产生显著的不利的影响;在当前上市公司发展背景下,其内部的治理体系不够完善健全,这也导致了公司的治理力低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治理的效率。
关键词:
高管个人特征 公司治理 非效率投资水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文芳 胡玉明
文章以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R&D投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公司第t-1期董事长和总经理个人特征对公司第t期R&D投资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技术职业经验与其所受教育水平都对公司R&D投资强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任期特征对公司R&D投资的影响因高管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青年组的高管任期与公司R&D投资强度显著正相关,而高龄组的高管任期却对公司R&D投资强度有负面影响;股权激励机制对公司R&D投资的影响也因高管年龄的不同而不同。
关键词:
高管特征 R&D投资 股权激励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华 张天敏 徐建斌
以我国上市公司1992~2009年的高管变更及高管个人特征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公司高管个人特征与公司税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高管的变更会显著影响公司税负的大小,且该影响发挥作用的时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公司高管的任期长短、专业背景等个人特征是影响公司税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中国 公司高管 个人特征 公司税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红霞 李红霞 刘璐
一直以来,高管人员作为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备受关注。通过文献研究发现,高管个人特征与企业绩效存在相关关系,但是我们认为高管个人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可能并非是简单的直接相关,更有可能受到一些中间变量的作用。因此,选取在沪深A股上市的983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以投资效率为中介变量,分别对高管个人特征与投资效率、投资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管个人特征除了年龄以外,学历、专业背景对投资效率都是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效率与企业绩效也是正向影响,三者之间形成一个传导关系:高管个人特征→投资效率→企业绩效。
关键词:
高管个人特征 投资效率 企业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雅琴 王梅
信息技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和自身特点决定了其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而且影响潜在投资人对企业投资的信心。文章从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诸多因素中理论上容易被忽视但现实中日益被重视的隐形因素——高管个人特征(高管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和任期)出发,以深市信息技术行业A股2014—2016年经验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高管个人特征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机理,并融进产权性质检验高管个人特征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团队的受教育水平和任期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而女性高管比例和年龄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相关但不显著;同时,在不同产权性质下,高管个人特征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梅丹
以特定行业388家国有上市公司2001-2005年数据为样本,在界定过度投资水平和分析投资决策机制基础上,选取治理机制中的股权结构、董事会和产品市场竞争三方面,分析并实证检验其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国有股比例的增加使国有公司过度投资水平更高;股权制衡对投资过度有制约作用;地方控股较中央控股国有公司,过度投资水平更高。产品市场竞争对过度投资有制约作用,但不显著。董事会特征与过度投资之间无显著关系。
关键词:
国有上市公司 治理机制 过度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倩
我国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现象凸显,亟待解决。在我国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背景下,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连接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桥梁,对于公司投资决策治理作用值得探讨。文章从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视角,着力于探寻可转债发行对我国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的治理。研究结果表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对于企业过度投资具有显著的限制作用。
关键词:
过度投资 可转换公司债券 治理效应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伊 吴振方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以2011年第六次修正为准,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修正方案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激励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同时也对薪酬激励的效应产生了负面作用。文章基于七级超额累计税率制度,通过考察2012年上市高管税前薪酬与税后估算差异,分析个人所得税陷阱,并进一步研究所得税对股票期权等激励方式发挥的效用,为企业制定公司高管薪酬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高管薪酬 所得税 激励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前强
上市公司董事、高管尤其是明星CEO的个人事务可对公司治理、公司利益、股东权益产生实质性影响已不再是法外空间,而是逐渐演化为具有涉他性的私人场域中的"涉公司性"和公司场域中的"准商业性"两类事务,从而应被纳入规制范畴。鉴于主体身份和发生场域的双重特殊性,对两类个人事务的规制将是横跨公司团体法上的行为拘束契约、公司行为法上的信义义务以及公司信息法上信息披露规则的三元领域之问题。为此,需根据私事种类的不同,秉持类型化的逻辑,在公司团体法层面强化内部"道德法典"的拘束性和可执行性;在公司行为法层面,对忠实义务进行目的解释并扩充董事、高管信义义务的监督内涵;在公司信息法层面,构建上市公司董事、高管个人事务的信息披露机制。这既彰显投资者保护的价值追求,在深层次上,更表征着这样一个事实——对上市公司董事、高管个人事务的规制是一个复杂的事情,需多重手段配套使用并进行能动性变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文芳
以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研发数据为样本,从公司高管团队人口特征和团队的异质性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样本公司高管团队特征对公司R&D投资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团队规模、团队平均受教育水平、平均任期都与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之间显著正相关,团队的平均年龄与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并且发现,控股股东类型不同,高管团队特征对公司R&D投资强度的影响也不同。
关键词:
高管团队 R&D投资 人口特征 异质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杜兴强 曾泉 杜颖洁
政治联系是中国资本市场国有上市公司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本文手工搜集了国有上市公司2004~2008年期间关键高管的政治联系数据,采纳多维的政治联系度量方法,实证研究了关键高管的政治联系对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和公司价值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政治联系显著增加了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概率,且政治联系的强度越大、过度投资的概率越大;相对于中央政治联系,地方政治联系显著的增加了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概率。进一步,过度投资行为显著降低了国有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昌国
本文从自由现金流量的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并探讨了独立董事、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经理人员股权激励三个治理机制抑制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行为的有效性。研究表明:⑴我国上市公司较大程度地存在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⑵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抑制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的功能较弱;⑶法人控股公司的经理人员股权激励机制抑制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比国有控股公司的相应机制更有效;⑷机构投资者持股机制不仅没有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反而加剧了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
关键词:
资本深化 进入管制 信贷干预 资本市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克慧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投资行为,这种过度投资行为的原因解释均是从代理理论进行的。行为金融学认为,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也会引发过度投资问题。本文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假说在我国上市公司身上是成立的,即使存在融资约束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也会产生过度投资行为。
关键词:
过度自信 管理者 过度投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润平 李悦 杨英 张文静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出发,以2002~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因素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对它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现有的公司治理机制并不能对这种非效率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也对如何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公司过度投资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琳
国有投资公司作为国家财政投资市场化运作的组织形式,在产权结构上存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产权一元化、公司所有权虚化、公司制衡缺失等与一般投资公司显著不同的特点。其产权特征的特殊性不仅有体制和历史的原因,也有国有投资公司本身目标多元化、政府出资人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以及担心国有资产流失等原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要实现国有投资公司产权结构的优化和完善,有必要将国有投资公司定位于是以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而非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特殊企业法人,并将国有投资公司分为竞争性国有投资公司与非竞争性国有投资公司两类,实行分类治理,通过加强国有投资公司的资源整合功能和实现下属企业的股权多元化,达到完善产权结构、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