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2)
- 2023(12544)
- 2022(10439)
- 2021(9577)
- 2020(8311)
- 2019(18980)
- 2018(18330)
- 2017(36182)
- 2016(19602)
- 2015(21635)
- 2014(21300)
- 2013(21172)
- 2012(19576)
- 2011(17603)
- 2010(17850)
- 2009(17185)
- 2008(16518)
- 2007(15125)
- 2006(12983)
- 2005(11840)
- 学科
- 济(82069)
- 经济(81975)
- 业(63603)
- 管理(59825)
- 企(56047)
- 企业(56047)
- 方法(40149)
- 数学(36159)
- 数学方法(35922)
- 财(29209)
- 融(27969)
- 金融(27967)
- 银(25960)
- 银行(25905)
- 行(24907)
- 中国(24599)
- 务(21681)
- 财务(21655)
- 财务管理(21616)
- 制(21606)
- 农(20831)
- 企业财务(20826)
- 业经(19621)
- 贸(16072)
- 贸易(16060)
- 地方(15988)
- 学(15918)
- 易(15661)
- 体(14611)
- 农业(14214)
- 机构
- 大学(282924)
- 学院(281859)
- 济(119533)
- 经济(117280)
- 管理(108709)
- 理学(94426)
- 理学院(93430)
- 研究(92772)
- 管理学(91969)
- 管理学院(91463)
- 中国(77694)
- 财(58095)
- 京(57724)
- 科学(56992)
- 农(54207)
- 所(47952)
- 财经(46836)
- 业大(45373)
- 中心(45025)
- 研究所(43650)
- 农业(43229)
- 经(42647)
- 江(41088)
- 经济学(37984)
- 北京(35911)
- 财经大学(35232)
- 经济学院(34773)
- 州(33036)
- 院(32573)
- 范(32051)
- 基金
- 项目(188610)
- 科学(147897)
- 基金(139622)
- 研究(130149)
- 家(123610)
- 国家(122593)
- 科学基金(104694)
- 社会(84750)
- 社会科(80725)
- 社会科学(80695)
- 基金项目(74788)
- 省(73486)
- 自然(69851)
- 自然科(68319)
- 自然科学(68296)
- 自然科学基金(67183)
- 划(62127)
- 教育(59222)
- 资助(57382)
- 编号(50454)
- 重点(42895)
- 部(42188)
- 成果(40122)
- 创(39891)
- 发(39672)
- 科研(37578)
- 创新(37440)
- 教育部(36056)
- 计划(36049)
- 国家社会(35432)
- 期刊
- 济(123510)
- 经济(123510)
- 研究(78152)
- 学报(50356)
- 中国(49135)
- 财(48469)
- 农(47875)
- 科学(43323)
- 融(42312)
- 金融(42312)
- 管理(37862)
- 大学(36897)
- 学学(35652)
- 农业(30596)
- 财经(24414)
- 经(20759)
- 经济研究(20726)
- 技术(20314)
- 业经(20244)
- 教育(17961)
- 问题(16882)
- 业(16664)
- 版(14396)
- 理论(14102)
- 财会(14005)
- 技术经济(13976)
- 贸(13774)
- 商业(13366)
- 统计(12939)
- 实践(12541)
共检索到410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郇庆明 宋修远 张铜钢
本文以股改前后的截面数据,对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认为,股改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有一定的改善;第一大股东的持股地位对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不显著,公众流通股股东对股权融资偏好的改善起了积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雪蓉 钱大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张岗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描述 ,认定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 ,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 ,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文中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道勇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直接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考核指标不合理以及公司有利润无现金是我国上市公司后续融资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尽管股权融资偏好也许是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理性选择” ,但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所存在的融入资金配置绩效差、间接成本高以及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等问题也不容轻视。本文建议上市公司在经济人理性与相机选择原则的基础上 ,采用多元化的融资策略并提出以现金净流量 ,每股税后收益等手段作为考核指标 ,促使上市公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融资方式
关键词:
偏好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资本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竞宇
现代优序融资理论在西方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而在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文章利用Logit模型,通过对深市2006年57家A股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实证研究,得出企业增发股票的影响因素。即:企业的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增长能力均影响着其是否增发股票,从而实现股权融资.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股权融资 增发股票 Logit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健梅 索奇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健,严太华
在存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本文拓展了优序融资理论的假设前提,提出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原有股东与经理人两者的加权收益最大化。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不仅导致了企业实际的经营目标偏向于经理人收益最大化,而且给经理人带来了较大的控制权收益,而上市公司经理人持股比例偏低又弱化了因信息非对称而造成的权益价值低估所带来的损失。这些正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庞博 赵艰申
国内上市公司融资的啄食顺序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反,表现出较强的股权融资偏好特征;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比重偏高,内部融资比重偏低。本文从公司金融角度出发,结合目前中国国情,分析得出国内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如此热衷的原因主要有:股权融资的成本优势、股权分置和国有股一股独大、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经济高速发展期企业的扩张冲动。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融资偏好 啄食顺序理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雪莉
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强烈的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不利的影响,只有依靠制度创新,完善规则,减持国有股,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来合理调整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
关键词: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融资偏好 上市公司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峰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严重违背了西方"融资优序理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即资产负债比率严重偏低,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文章从股权融资成本较低,证券市场发展不平衡,高溢价资本收益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并根据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想法。
关键词:
股权融资 上市公司 证券交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肖泽忠 邹宏
本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并提供了一种检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说的方法,同时为其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持证据。虽然总体上国有股、法人股和外资股比例对上市公司总的负债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国有控股公司的长期负债率要高于非国有公司。这些结果与"国有股比重高—内部人控制—股权融资偏好"的逻辑不符。在发达国家研究公司财务杠杆决定因素时经常采用的变量,如公司规模、有形资产比率、成长机会和获利能力等,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同样重要,并有着相似的作用。然而,这些决定因素对公司财务杠杆的作用方式却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结果不尽相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勇
现有研究文献大多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历年统计数据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不存在所谓的"股权融资偏好"和"最优资本结构",而是具有"偏好融资"的行为特征。现行金融体制缺陷抑制了企业的融资,是造成上市公司"偏好融资"的制度根源。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高晓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秋虹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即IPO)后再次对外发行债券或增资扩股及向外部借款等筹措资金的行为,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低成本筹集资金,加快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优化证券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章卫东
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再融资方式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都有明显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行为的分析,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原因 分析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