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4)
- 2023(8891)
- 2022(7709)
- 2021(7200)
- 2020(6100)
- 2019(14677)
- 2018(14703)
- 2017(27966)
- 2016(15675)
- 2015(18257)
- 2014(18648)
- 2013(18521)
- 2012(17344)
- 2011(15264)
- 2010(16261)
- 2009(15128)
- 2008(15288)
- 2007(14086)
- 2006(12126)
- 2005(11229)
- 学科
- 济(63530)
- 经济(63453)
- 管理(49386)
- 业(49087)
- 企(44075)
- 企业(44075)
- 方法(32013)
- 数学(27599)
- 数学方法(27378)
- 财(24862)
- 务(18410)
- 财务(18383)
- 财务管理(18299)
- 企业财务(17545)
- 制(17251)
- 农(16414)
- 中国(16352)
- 业经(15058)
- 学(12794)
- 银(12579)
- 银行(12553)
- 审计(12298)
- 行(11778)
- 融(11478)
- 金融(11476)
- 体(11475)
- 地方(11325)
- 理论(11223)
- 贸(10943)
- 贸易(10926)
- 机构
- 大学(225507)
- 学院(225500)
- 济(88034)
- 经济(85836)
- 管理(83778)
- 研究(70920)
- 理学(70620)
- 理学院(69856)
- 管理学(68664)
- 管理学院(68226)
- 中国(59226)
- 京(48823)
- 财(47559)
- 科学(43003)
- 农(37455)
- 江(37388)
- 所(37231)
- 财经(36874)
- 中心(35050)
- 经(33273)
- 研究所(32711)
- 业大(32155)
- 北京(30677)
- 州(29743)
- 农业(29471)
- 范(28397)
- 师范(28074)
- 财经大学(27330)
- 经济学(26850)
- 院(25156)
- 基金
- 项目(137934)
- 科学(105735)
- 研究(102366)
- 基金(96860)
- 家(83459)
- 国家(82694)
- 科学基金(70158)
- 社会(61770)
- 社会科(58447)
- 社会科学(58426)
- 省(54937)
- 基金项目(51240)
- 教育(49625)
- 划(45512)
- 自然(45123)
- 自然科(43970)
- 编号(43962)
- 自然科学(43957)
- 自然科学基金(43174)
- 资助(41174)
- 成果(37383)
- 部(31315)
- 重点(31310)
- 课题(30502)
- 创(28173)
- 发(28012)
- 性(27588)
- 大学(27073)
- 科研(27040)
- 项目编号(27015)
- 期刊
- 济(100004)
- 经济(100004)
- 研究(68333)
- 中国(51920)
- 财(44000)
- 学报(35414)
- 农(32823)
- 管理(29933)
- 科学(29639)
- 教育(27502)
- 大学(26639)
- 学学(24550)
- 融(24463)
- 金融(24463)
- 农业(21584)
- 技术(21415)
- 财经(18886)
- 经济研究(16167)
- 经(16046)
- 业经(16039)
- 财会(15268)
- 会计(14086)
- 问题(13154)
- 图书(12975)
- 业(12443)
- 版(11690)
- 理论(11681)
- 技术经济(11340)
- 统计(10956)
- 贸(10754)
共检索到352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的政治生态受到重点关注。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是国有上市公司监督体系的中坚力量。随着国家监督体系与监察体制改革的需求,内部审计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形成大监督格局已然成为国有上市公司管理的必然趋势。本文对此开展实践探讨,以期为相关企业治腐效率的改善和监督效能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部审计 纪检监察 合署办公 监督合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莎莎
文章以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职能结合为切入点,诠释了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的职责区分,分析了两者的内在联系和两者结合的优越性,并从宁波原水集团的实际工作出发,阐述了构建纪检、审计联动机制的主要做法,旨在探索国有企业内部监督转型提升之道。
关键词:
纪检监察 审计 联动 内部控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戴寿琴
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体系建设,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医疗领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给医院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带来新挑战。文章以某三甲公立医院为例,深入分析医院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总结运用实践经验,提出把完善责任与部门协作、线下监管与线上监测、正风肃纪与激励作为、面上治标与推进治本融合起来,探索推行“四个统一”的医院纪检监察体系建设路子。
关键词:
医院 纪检监察 创新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书平
作为国有企业的两个独立部门,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间存在着重复监督、各自为政等问题,监督模式分散削弱了整体监督效能。基于此,本文聚焦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的监督第一职责,打造有效的联动工作机制,从沟通会商机制、资源整合机制、联动处置机制、成果共用机制四方面出发,以协同作战的形式发挥1+1>2的协同监督效应,形成齐抓共管合力。理论联系实际,依托于国有企业展开详细分析,通过实施四个协同监督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整合监督资源,有序协调配合监督力量,避免监督盲区与死角。文章通过协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两个监督主体“前哨站”“探照灯”的作用,及时发现和预防国企的腐败行为。
关键词:
协同监督机制 纪检监察 内部审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吉棠
在新形势下,高校应积极在工作实践中探索顶层设计路线,实现党的领导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有机结合,合理选择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深度融合、联动发展路径,从而达到强化审计结果运用,满足学校内部治理需要,加强高校廉政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确保高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目的。基于此,文章从高校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融合现状入手,明确了审计结果运用、融合深度以及审计监察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更新管理理念、完善机制体制以及丰富治理技术等联动发展思路。
关键词:
高校 内部审计 纪检监察 深度融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晨
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是公立医院的内部监督重要部门,两者具有不同的职责,但目标一致,因此,具有建立联动机制的可行性。两者的联动机制主要是医院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协同沟通机制、联合监督机制、联合追责机制和人员优势互补关系的方式,形成监督合力,提升医院监督效能,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纪检监察 内部审计 联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洪飞
本文从分析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弊端入手阐述了纪检监察监督体制创新的必要性,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外与国内多角度论证了创新国有企业监督体制、实行纪检监察机构垂直管理的可行性,并对全面推进这项改革提出四点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纪检监察体制 创新实践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响贤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党章》的要求。企业纪委履行着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中的重要监督职责,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督制约机制的目标是一致的。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纪委在多年工作实践中,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管理中,把纪委的监督职责与现代公司治理监督机制两个不同范畴的内容密切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对两者的关系作了总结,探索性地提出了纪委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三重角色。
关键词:
纪委 公司治理 三重角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熊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务依然艰巨繁重。鉴于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在腐败治理目标上的高度契合,加强二者协同运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为了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路径。理论界对于全面深化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合作,凝聚反腐合力,实现腐败治理系统整体功能效应是高度认同的。现有的研究立足于我国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体系,侧重于研究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的契合性和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延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一条规定,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二是促进廉政建设;三是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审计机关纪检监察机构要想完成上述任务,在工作中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就必须准确定位自己的工作,"尽职而不越位,尽责而不越权"是值得每位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深思的重大课题,这是基础环节、关键所在。纪检监察机构只有紧贴审计实际,在发展大局中思考、谋划自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国华 王青松
纪检监察与审计之间信息共享对于实现二者监督合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纪审协同的视角对纪检监察与审计信息共享机制构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梳理了信息共享机制构建的理论逻辑,并基于信息共享主体、信息共享内容和信息共享平台搭建三方面对机制的运行进行了多角度的系统探讨。希望通过纪检监察与审计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提升腐败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纪审协同 信息共享 监督合力 机制构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审计与监察合署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与监察机构合并为一个机构,合署体制的形成路径包括理性思考路径、理念路径和锚定路径。内部审计与监察合署的效果表现为内部审计效果和监察效果,这些效果的产生路径包括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如果这些路径存在,则内部审计与监察合署会有积极效应,否则,就可能产生消极效应。当内部审计以经济行为作为审计主题时,内部审计才与监察存在交叉关系,合署体制对于双方的效果都有提升作用;当内部审计以经济信息和制度作为审计主题时,合署体制并不能提升内部审计的效果,但能提升监察的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审计与监察合署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与监察机构合并为一个机构,合署体制的形成路径包括理性思考路径、理念路径和锚定路径。内部审计与监察合署的效果表现为内部审计效果和监察效果,这些效果的产生路径包括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如果这些路径存在,则内部审计与监察合署会有积极效应,否则,就可能产生消极效应。当内部审计以经济行为作为审计主题时,内部审计才与监察存在交叉关系,合署体制对于双方的效果都有提升作用;当内部审计以经济信息和制度作为审计主题时,合署体制并不能提升内部审计的效果,但能提升监察的效果。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薛贵岐 李彩霞 马春玲
近年来,为预防腐败、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内部控制建设及运行受到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内部控制"两层面、六模块"入手,通过剖析高校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体系,提出构建高校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联动运行机制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薛贵岐 李彩霞 马春玲
近年来,为预防腐败、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内部控制建设及运行受到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内部控制"两层面、六模块"入手,通过剖析高校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体系,提出构建高校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联动运行机制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